第38章 讲两句?那就讲两句
“言和?言踏马的和。”
韩三瓶电话传来消息,差点没把陈青气乐。
“之前他们威胁着要往电影里塞人,不是挺硬气的?现在知道后悔了?”
“三爷当时你也在场,可知道他们有多目中无人。”
电话那头韩三瓶也料到陈青的反应,岔开话题。
“我明天在中影内部搞个试映会,放你的电影。请国内导演来看看,顺便讨论下中小商业片方向,你得来参加。”
闻言陈青来了兴趣:“那几位亿元导演来不?他们有空?”
06年的亿元导演也就三位。分别是张一谋、冯小钢、陈凯各。
“肯定得让他们来,张一谋就在北影厂拍电影呢,其他几人也都在京城。《无极》口碑崩盘成啥了,他们的大制作商业片没你纯粹。”
“这些都是大导演,放不下架子。不可能像我这样拍。”
“总归可以讨论下,好莱坞纯粹大制作商业片可不少。”
挂了与韩三瓶的通话,陈青苦笑一声。真请这国内三大导来,自己的电影要被批的体无完肤了。
陈青与这几位本来就不是一个路子的导演,追求的电影价值也不同。
听韩三瓶意思,张一谋正在拍《满城尽带黄金甲》,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对得上。2月底开机,现在过了一个月。
消化会消息,陈青整理下心态,明天试映会该去还得去。
毕竟等到他的第二部电影上映,他也将跃入亿元票房导演俱乐部,肯定要先和顶流导演打打交道。
同时陈青也猜到了大小王想和解的缘由。
现在华谊兄弟正处在转型重要节点。
想通过明星资本化模式,给艺人、导演配售原始股的方式来实现利益深度绑定。
防止再出现王京花事件。
虽然艺人、导演是稳住了,但是眼下手里却没几个钱。
原时空这几年,还好有冯小钢几部商业片回血,否则他们想稳住阵脚没那么容易。
不过平心而论,06年算是华谊的机遇。大伤之后靠着明星资本化模式,搭上资本入局娱乐行业的快车。
等到上市后更是赚的盆满钵满。不过明星资本化也为衰弱埋下了祸根,后来的去影视化战略也是大失败。
“东方迪士尼”终究是一场梦。
但这些和陈青没关系,他只需要明确一点。
06年华谊出品的电影《夜宴》、《墨攻》等都还未上映,《集结号》也还未拍摄。
现在内部资金很匮乏。其实如果这时候陈青选择,自爆与华谊撞档。
抢夺华谊电影的票房,大小王绝对不好受。
但这是两败俱伤的打法,不到万不得已也没必要。
不过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真被逼急了陈青也没什么好怵的。和华谊对爆即便失败了,他也有退路。
光线、橙天都在向陈青示好,这些公司都想参考华谊的模式,绑定一位商业片台柱子导演。
眼下的国内导演行情,就陈青最契合。
陈青很清楚,自己对其他娱乐公司的诱惑力。野生的八千万票房导演,这哪个娱乐公司顶得住?
况且第二部电影未拍先火,陈青成为亿元导演的概率很大。
正是有着底气,他毫不犹豫拒绝了华谊这次谈和。
现在知道怕了?早踏马干什么去了?
陈青委托韩三瓶,把他的原话传给大小王。
不过他也得做些准备,双方既然成为不了商业朋友,加上之前的矛盾。
那华谊只有一条路走到黑,得罪到底了。
沉思片刻陈青拿出手机,向备注为光线传媒王长田的人通了电话。
早在《疯狂的石头》票房达到八千万时,作为独立电影工作室存在的陈青,收到了光线的橄榄枝。
但陈青不考虑加入,签了公司就有了束缚。他野心很大,电影工作室只是起步。
尽管光线开出了丰厚的条件,甚至可以与05年华谊召回冯小钢比一比,但陈青还是委婉的拒绝了。
但不加入不代表不合作。
陈青清楚未来光线传媒的能量,是能比肩华谊的娱乐巨头。
现在和光线搞好关系,对他作用很大。
.....
翌日中影放映厅。陈青扫眼望去来的导演不少。
国内三大导,碍不住韩三瓶面子都来了,第六代导演也来了不少。
看着这些人面无表情,陈青心里有谱了。
现在能拍商业片的导演都面大,看不上陈青。不愿意拍商业片的导演,更看不起陈青。
中间想拍商业片的新生导演,也没机会拍,更别说打出名气。
现在让陈青来分享讨论内地电影市场,纯是在遭罪。
电影播放完毕,韩三瓶示意陈青讲两句。
来都来了。
作为穿越者,陈青还是愿意真诚说几句。
他起身向各导演示意,深呼吸口气,开始讲话。
“从2002年《英雄》横空出世,内地电影隐约开始走向大片时代。”
“当然大片时代是好事,也是中国电影不可规避发展阶段。”
“大片具有超级资源整合能力,依靠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形成强大吸引力,重新把观众从碟机吸引到电影院,能快速推动内地电影产业的发展。”
“在这点上我很钦佩商业大片导演,为中国电影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与此同时,我认为大片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也带来某种方向性的偏差。”
“第一是‘杀鸡取卵’抢夺中国电影生产力,使其他的生产受到抑制。”
“去年260部国产片(包括与香港合拍),有80%以上的影片属于中低成本制作,但其中95%以上的影片都进不了院线。”
“出了厂就直接堆进片库,国产电影市场两极分化的现象正愈演愈烈。”
“第二超级商业大片,彻底改变了观众的口味,以至于观众只愿意看大片。”
“国内商业大片并不纯粹,大部分在文艺与商业间徘徊。靠着明星声势与媒体策略,蒙蔽观众的感知,这为电影市场带来了不好的风向,也为新生导演起了坏头。”
“对比港岛,香港电影繁荣时有大量超过1000万票房的中层电影,新导演能轻松拿到投资尽情发挥,开拓新的类型和题材。”
“但在内地这是行不通,中小投资商业片宣传资源有限,影院排片量少,观众的关注度也低,很难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内地市场需要大片,这点毫无质疑。但同时中小商业片也需要展现它的光芒。没有新生代导演的涌现,青黄不接的电影业会迅速陷入一潭死水。”
“从2002年院线制改革后,民营院线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国内电影市场涌现蓬勃的生命力。内地票房总额每年都在迅猛增加。”
“在如此迅速的发展下,中小投资的商业片也应该有机会,登上电影业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