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功夫皇帝朱由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2章 泰山压顶

正如玄武使预料的一样,朱由检中了他这诡异的一招,不会再上当二次。

朱由检何等精明,不需要想就能猜到,这银色软鞭,一节一节相连,内里一定有钢索。

对战之时,趁其不备,拉动钢索,软鞭立即变成钢枪,等你以为它是钢枪之时,绳索放松,钢枪又成了软鞭。

玄武使一直憋着杀招,就等朱由检上当。

不过这一掌下去,对方只是翻滚几周,复又站了起来,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打不了,真的打不了。

玄武使看见对方招手,心生惧意,取出一颗霹雳珠便扔了过去。

那颗珠子落在朱由检前面,轰地爆炸,闪亮之后,烟雾滚滚卷来。

朱由检暗自防备敌人偷袭,等到尘烟散去,玄武使已经遁走。

地上朱雀使也被他掳走,只剩两具尸体在这里。

香琴跑了上来:“主人,你没事吧。”

“没有。”朱由检摆摆手,缓缓坐下,胸口一阵剧痛。

是受了内伤,这玄武使不跑,输赢还不好说。

一手扶桌,捡起地上衣服穿上,下身仍然光着大腿,短裤也被劲风撕破。

顺手拿起长裤,让香琴检查一下两个刺客是不是死了。

香琴急忙去探查两个刺客的鼻息,确定已经死了。

朱由检这才穿起裤子站了起来。

香琴在两具尸体上找到了一块令牌,拿起令牌一看,念道:

“日比。”

朱由检:?

什么日比,朱由检疑惑的捆着腰带,移步到香琴身边来。

接过令牌一看,哑然道:

“昆。”

这是人昆家的令牌,或者说是昆宗门的人。

勾了香琴鼻子一下,叮嘱她平时没事,多念书。

香琴扑哧一笑:“哦。”

朱由检翻手收起了昆字令牌,听见外面吵吵闹闹的来了不少人。

这时候,室外来一群人,都是府衙的官员和院里的仆人。

不一会,警铃大响,开元将军邵宗元前来告罪。

“属下救驾来迟,请皇上赐死。”

朱由检摇摇身子,这也不怪你,算了。

“夜深了,都下去吧。”

邵宗元吩咐守卫,将皇帝别院围满,亲自带人去抓刺客。

朱由检没有阻止他,但也不抱什么希望。

两具使者的尸体也摆到外面,盖了白布。

“怎么样?”

知府何复带了仵作验尸,没有查出什么异样,只是这两个人,全身血红,不知道为什么。

江湖上的人,朱由检觉得何知府带来的人也查不明白。

顺手拿起桌上的金叶,这是从青龙使身上收出来的。

没有什么特别,应该是江湖上当作钱币使用。

白虎使身上搜出来也是一样的金叶,两个人共计搜到三十几两金子。

又拿起银鞭看了一下,鞭子由白铁镀银,形如脊椎,一节一节的,中间果然有精铁绳索连接,控制机括在手柄上。

朱由检甩了一鞭,感觉威力很大,却是不会控制,容易误伤己方。

将金银等物交给知府何复,让他收归国库。

武器就是这两根银鞭,自己收下,闲下来了,再好好研究。

“好了,你们下去吧。”

朱由检返回卧室,检查自己的伤势。

筋骨没有受伤,只是运劲的时候,感觉有些迟滞,想是内伤郁结所致,休养一段时间应该无碍。

如此修养了两日,觉得无碍,打马来到西郊。

田地里面红薯已经发出五寸枝芽,一笼一笼的新鲜翠绿,充满生机。

“快快,分芽苗了。”

朱由检带着马光年和曲三宝,教他们把红薯发出的芽苗,分开栽种。

二人依照指示,又新栽种了一亩红薯。

新种下的芽苗特别需要水分滋养,二人顾不得擦汗,又一人挑了一桶水,拿着木勺在地里,弯腰浇水。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两个老农,任谁也想不到,这二人是当朝三品大员。

“嗯,不错,就按照这个技术,推广下去。”

随后,朱由检背负双手,又视察了玉米地,见玉米地涨势喜人,很是满意。

三人看了试验田,远远的巡逻队来了,一行三十二人,个个精神抖擞,干劲十足。

从没听说过,吃官家饭,还给上五修二的待遇。

巡逻队带头向院使院判行礼,他们不认识皇帝,所以没有参拜。

朱由检别了二人,返回城里。

打马来到卫戍营,看邵宗元练兵。

因为皇帝被行刺,这件事震惊了临时政府,皇帝休养的时候,阁臣召开紧急会议,成立卫戍营,保卫皇帝安全。

随后以奏疏的形式,呈了上来。

朱由检本不想这样做,但是大臣们一片孝心,又是会议形成的共识,驳回了有伤大家积极性,所以才同意。

来到卫戍营,守卫跪拜行礼,又有小兵去禀报邵宗元出来迎接,朱由检直接叫住了他,让他不要禀报。

朱由检想看看平时他们是怎么操练的。

来到操场,邵宗元还是按照一贯的套路,带着士兵,拿着长枪短棍,在进行操练。

明显是没有足够的武器,还有拿短棍的。

另外,兵甲也不整齐,士兵一般穿棉甲,夏天最好穿皮甲。

但是显然这些都不具备,哎,朱由检叹了一口气,真穷啊。

不过细数之下,这里士兵不止八百人呢。

现在卫戍营负责保卫官邸,抽调了一部分人走,这里应该是不足八百人才对。

一排五十个人,一眼就看出不止三十排,就知道不止一千五百人。

邵宗元终于发现皇帝陛下来亲自视察,对着士兵吼道继续操练,然后快步跑了过来。

“末将参见陛下。”

“免礼。”

“陛下伤势无碍了吧。”

“嗯,小伤而已。”

邵宗元跟在身后,随同皇帝视察军队。

朱由检说道:“这里多少人。”

“回陛下,有一千六百六十七人。”

“怎么有这么多人,朕的队伍在壮大啊。”

“这还得归功于曲院判。”

“哦,曲院判怎么了。”

“曲院判在西郊设了义粥铺,不仅是本城,就是邻近县域,都有所耳闻,吃了粥的难民,听说军营伙食更好,就纷纷来投,末将在这些难民中,挑选了一些骨头架子好的,补充进了军营。”

“你办得很好,曲院判也办得不错。”

“谢陛下夸赞。”

朱由检明白,很多难民没有田地没有活路,这里能给一口饭吃,就来投靠。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皇帝姓谁家,毫无感觉,有奶就是娘。

所以自古兴科教,育化万民,重礼节,知孝悌,明君臣就是这个道理。

明末天灾连年,好多人大字不识几个,管你皇帝老儿是谁,我自吃饱不饿。

就是差了教育的体现。

当然,饭都吃不起,哪里有余力去搞教育。

崇祯一时间觉得,肩头的担子,又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