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你知道这些心理卫生知识吗?

婴儿成长为成人需要近二十年的时间和过程,在这些成长历程中,孩子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方向性和顺序性。美国电视剧《成长的烦恼》和国产电视剧《家有儿女》都与青少年的成长故事有关,让众多青少年和家长产生了共鸣。确实,我们渴望孩子早日长大,但孩子长大的历程并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与孩子的生理发育相比,孩子的心理发展更加复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青少年成长中的那些心理卫生知识吧。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和人的生理发育一样,在人的一生中,人的心理发展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心理学家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很多研究,依据不同的标准如生理发展、智力发展、生活事件、个性发展特征等来划分人的成长阶段。

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是以自我意识发展特征来划分的关于人的一生成长的阶段性理论,见表1。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分别为:婴儿期(0—1.5岁)、童年期(1.5—4岁)、学前期(4—6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成年早期(18—30岁)、壮年期(30—65岁)和老年期(≥65岁)。(10)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个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人发展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就会经历该阶段的主要冲突,也会遇到该阶段需要解决的核心发展问题,这些核心发展问题我们可以称之为人生发展任务。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个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因此,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期,在这个发展任务后面就没有机会再发展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进行补救。

虽然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中每个阶段都没有明确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指标,各阶段的划分也只是一个近似的年龄段,但是他的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当下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问题,很多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让我们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成为现在的样子,自己的心理品质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这些积极和消极的心理品质是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当然也让我们意识到,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孩子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只有及时发觉并及时补救才有弥补的机会。

表1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很多人会感慨,“现在的孩子都早熟”。这里说的“早熟”,一方面指的是由于营养丰富等因素,青少年身高等生理发育提前,平均身高普遍增高,性成熟也比父辈要早一些,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他们希望能告别童年,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寻找到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全新的社会角色,获得全新的社会评价,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心理发展方面,青少年认知发展迅速,知识面广,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更强,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的学习方式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因此,他们的认知水平更是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文化、教育等原因,青少年虽然看起来身体发育好了,心理发展却严重滞后,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会产生强烈的冲击,也容易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产生各种成长的困惑。

心理发展上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并存所导致的不平衡性。

第一,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想长大,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不愿顺从,不愿听从成人的意见。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他们都不喜欢被家长评价尤其是指责。

但是,青少年的内心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比过去有所变化:童年时,对父母的依赖更多的是在情感和生活上;青春期时,对父母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性也很复杂:他们有时是想通过反抗表明自己已经有独立人格了;有时又是为了做出独立的样子给自己看,以掩饰自己的不成熟。

第二,勇敢性和怯懦性并存。

初生牛犊不怕虎,青春期孩子似乎很勇敢,但往往又冒失莽撞。他们的思想没有条条框框,没有过多的顾虑,常常能果断地行动;但同时,他们的认识还很有局限性,因此经常不能立刻辨别危险。

但有时他们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懦。例如,在公众场合常常羞羞答答,不够坦然和从容,未说话先脸红。这种局促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以及这个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心理状态是分不开的。当他们在困难面前感到惶恐疑惑的时候,特别希望仍能像小时候一样,得到父母的关照。

在评价自我方面,有可能因为勇敢,所以可能创造了更多实践的机会;几次偶然的成功,就可能使他们认为自己非常优秀;而几次偶然的失利,也可能会使他们妄自菲薄,认为自己糟糕透顶。

第三,成熟性和幼稚性并存。

青少年的心理是半幼稚半成熟的。因为身体发育了,他们便有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因而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表达情感的方式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变化,同时也渴望身边人能把他们当作成人对待。

其幼稚性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思想方法、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青少年的逻辑思维已经得到发展,但水平还较低,比较抽象,不切实际。他们很有想法,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总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不宽容、不灵活;在人格特点上,他们不够沉着稳重,也缺乏韧性。

第四,开放性与闭锁性并存。

进入青春期后,很多青少年渐渐地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内心心理活动更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减少了,加上他们对外界不信任和不满意,这种闭锁性的程度又增加了。

但与此同时,很多人又体会到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因此,青春期个体在表现出闭锁性的同时,又表现出很明显的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