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陕北知青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2章 最高标准

“这么快!”张光年一听惊讶起来,看到代志平掏出那厚厚的初稿,心里稍安。

这一次的任务不同往日,如果不能按时出版,那就麻烦了。

要知道《亮剑》在前面可是被毕掉的,他刚才担心代志平放下不写了,现在开始写,会不会来得及。

现在听到代志平说定到一半,拿出厚厚书稿出来,心里松了口气。

“我回去后就没有间断过,两个月只写了十万多字。”代志平想说,要是给我一台电脑,我能日万,早就已经完本了。

张光年一听,心里更踏实了。

这是他答应领导的事,而且是重要任务,如果不按时完成,那事情就大了。

其他事情还好说,一旦上升到政治层面,军令如山,耽误了,处分还是轻的。

现在一听代志平这两个月一直在坚持写。

开心地说道:“作为一名作家,有时候还是要坚持要有自己的主见的。”

“谢谢社长。”代志平一口,张光年可是人文社的社长,在文化圈地位特殊,得到他的承认,咱们也是正规的作家了。

接着张光年让代志平把后面的剧情说一下,大家讨论讨论。

代志平把改过的剧情说了一下。

特别是后面的结局还有一些不合现在情况的剧情作了修改。

结局必须要完美。

“那结局到1955年李云龙参加了受衔仪式结束。”代志平说道。

再后面的内容,就不好写了,涉政了。

特别是小说原著的结局,老李、赵刚,结局不太好都是自杀。

这个结局肯定是不行的。

“我觉得可以,留出后面的空白让大家自己想象,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想法,我觉得最好。”张光年点点头表示肯定。

后面的剧情让大家自己脑补去吧。

于是把已经写出来的初稿直接交给终审编辑韦君宜改。

“马上给这小子找一间单独的房间,专门当作工作室。”张光年说道。

这是重要任务,一切的资源都要向代志平倾斜。

“社长,不用了,我要上课,没时间过来像上次那样,就不要浪费一间房间了。”

“忘记你小子现在是华清大学的学生。”张光年一听,原来代志平现在是大学生了。

张光年想到代志平现在还是大学生,不像以前是知青,可以借调回来写作。

一想到这样,张光年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说道:“代志平,你有什么困难可以提,一定要保证质量按时完成任务,最迟在八月份把全部初稿递交上来。”张光年想了想说道。

八月完成全部初稿,还有四个月审核修改,足够了。

上次这小子的《黄土地》也是在半个月时间内改出来的,而且以前他还是个菜鸟,经过半个月在人文社的学习,现在不同往日。

代志平一听,这是在给好处呀。

心里一听激动起来,不过不能表现出来,装作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看着社长说道:“确实是有些困难。”

先确定有困难,看看社长表情怎么样。

张光年一听说道:“说说,都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

“社长你是知道的,我以前是知青,在陕北,生活困难,身子骨不是很好,加上我现在从一文科生转学理科,学习上是很吃力,学习任务重,现在又加上《亮剑》的任务,到时候工作学习两头赶,营养肯定是跟不上,我现在在学校都学习很紧张了感觉有些吧,有点脑子晕,低血糖。”

我都说低血糖了,你应该知道是加强营养了吧,肉票呀粮票呀,肯定是要一些。

“低血糖,那就多给你一些粮票,多准备一些糖果,还有一些肉票,加强一些营养,工作重要,但是身子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注意身子。”张光年一听也没觉得代志平坐地起价,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困难,说道,“你小子说你什么好,多好一作家不读燕大文学系,跑去华清读什么汽车工程,你这是自讨苦吃。”

“我当时就想吧,要想实现四个现代化,还是得靠理科,所以就改了汽车工程,想着将来发展我们的汽车工业,赶超欧美。”

我这格局够大吧?

“这样吧,我特批你预支三百块钱的稿费,还有20斤肉票35斤粮票5斤糖票,大家看看如何?”张光年说完,看向大家。

这一次任务重要性,大家都清楚。

大的层面上,大家也隐约会猜到,不过大家都不敢说。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看没问题,稿费迟早是这小子的,现在只是提前给他而已。”韦君宜说道。

现在人文社工作都在围着这件事,只要能按时出版就行,至于什么票,多少票,在大是大非面前,这点小事不值一提。

大家纷纷举手表决通过。

接下来是讨论稿费问题,这一次人文社也给得高,算是“顶格”处理,千字七元,不能再高了。

现在的明文规定,著作稿每千字二元至七元,这是高级作家水准了。

也许是有《黄土地》的原因也许是这次重要,人文社想激发代志平的热情。

“那就没有问题了。”张光年当场写下批条,交给代志平让他到财务科去领。

最后把写出来稿留下,韦君宜这个小说组的总编亲自把关。

代志平领了钱,来到四楼的作家屋,冯冀才的《义和拳》已经于去年12月份出版,离开了回天律。

《义和拳》的稿费比《黄土地》要高,千字6块钱,55万字的长篇小说共计3300块钱。

不过一想到这一次《亮剑》比《义和拳》高一块钱,心里也有些小得意。

代志平在作家屋里老面孔不多,都离开了,一打听是有些出版了,有些是像赵明远改不出来的,回去了。

里面都是后来的新面孔,一听是《黄土地》的代志平,都热情地跟代志平打招呼,大家都很热情,聚聚在一起,都是聊着创作的事情。

代志平在作家屋里待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带着弟弟离开。

顺着朝阳门内大街向西,从东四西大街到王府井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