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成神,从斩三尸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5章 荒火

太阳,似乎变得不一样了。

如果说之前的日光夺目刺眼,叫他难以直视,那么此刻,太阳就像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光明的背后,是一颗黑发披散的巨大头颅。

李良心神一颤,下意识的摸了摸脖子,毕竟在铜镜之中,他就是太阳。

不对.....

难道他是那颗脑袋?

李良定睛凝望,只见那颗头颅目唇紧闭,狂乱的黑发化作太阳波折的玄气,神情恬淡,仿佛安详睡着了一样,却又一动不动,显得死气沉沉。

在那头颅的下方,有着一道光滑的黑色伤口,像是被人用刀剑斩下,悬挂天空。

看了许久,李良突然生出一股悲怆之感,他连忙收回目光,那种感觉才逐渐缓解。

头颅的主人是谁?

师尊传授他《太昊伏羲功》,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连串的疑惑在心底冒出,李良却不知道答案。

这颗头颅的来历绝对不简单,或许等到《太昊伏羲功》修炼至圆满,会有所解答。

一万缕香火,只将进度提升了1%,要想修炼圆满,至少需要百万香火......

李良有些宽慰,虽然百万香火很多,但不是遥不可及的。

他每天能得到五百缕香火,就算一直维持现状,也需五年才能攒下百万香火。

听起来很多,可换个角度想,一门天帝秘法,只需五年就能修炼圆满,这还不够快吗?

何况,香火会越来越多的。

用不了五年,他就能将《太昊伏羲功》修炼至圆满境界!

“来。”

挥手一招,一缕赤霄之气便从太阳分出,落于李良掌中。

这和张景之前招来的太阳玄气是同种东西,对抗邪祟有奇效,自从与太阳建立了某种联系,李良就能简单控制游走于太阳周边的气,甚至......

“化。”

屈指一弹,赤霄之气疾射出去,顿时化作荒火,命中一颗大树。

顷刻间,大树被荒火吞噬,变成一堆灰黑余烬。

再挥手,荒火飞回,又变作赤霄之气,乖巧的依附于掌中。

这一操作消耗了不少灵力,李良估计,以他现在的实力,最多能操控十几缕赤霄之气,比绘制雷符难多了。

“这荒火与青雷,哪个更厉害?”

李良盯着掌中赤霄之气,眼睛一转,打出一道雷符。

轰隆!

乌云顿时汇聚,狂风骤起,李良甩出赤霄之气化作荒火,引一道青雷劈了过去。

啪!

青雷与荒火触碰,轰然炸响,李良本以为这是一场硬碰硬的对决,没成想荒火刚一接触青雷,就附着其上,迅速消耗着青雷的力量,直到青雷落到地面崩碎,荒火才慢悠悠的飞起,一点事也没有。

要论威能大小,李良没看出个所以然,但荒火能够在堪比金丹初期全力一击的青雷手中毫发无损,想必是更胜一筹的。

“若是赤霄玄气呢?”

李良又进行了测试,这一次,他将荒火变回赤霄之气,再次与青雷接触,结果却截然不同。

赤霄之气一下子就被青雷劈散,但在分散后,很快又恢复成原来的模样,并未就此消失。

比之荒火,赤霄之气少了许多攻击性,也不是那么有灵性。

这还只是将进度提升了1%,若是提升至圆满,荒火又该有怎样奇妙的变化?

“真是让人期待。”

李良松开手,让赤霄之气回归太阳,然后将剩下的两千多缕香火全数化作修为,汇入眉心泥丸宫。

功法虽好,但也要修为做支撑,没有足够强的修为,再强大的功法也难以发挥出威力。

“真是奇怪,这天怎么一会儿阴一会儿晴的。”

“肯定是云阳公的手笔,他老人家不知道在弄什么,别管了,赶紧开垦荒地吧!”

在王永山的带领下,村民们动作很快,仅用一天时间,就开出了一亩田地。

开荒并不简单,大部分土地并不适合耕种,得先松了土,把一些树叶、瓜皮或者其他食物掺进土里,待到腐烂,就是顶好的肥料。

开垦一片荒地通常要一年多,除了要浇粪施肥之外,最好是种植一茬豆类,等成熟了不收割,连同根茎、果实一并埋进土里,如此反复两次,才算是养出了一块适合耕种的田地。

但由于李良有熟地灵液的帮助,这个过程可以省略,熟地灵液就是最好的肥料,哪怕是盐碱地,也能结出丰盛的果实。

撒下宝药种子,只需定期浇水,就能等待其开花结果。

唯一需要惦记的,就是每月滴一滴熟地灵液,这是宝药成长的根基。

良乡开乡的消息很快传遍平江县,其他村的村民听说了王、梁、厉三个村庄的事情,都羡慕的不得了。

虽然供奉香火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总比衙门盘剥少得多,关键是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同样是供奉香火,县城的三宝真君只能为他们提供镇邪符箓,反观李良,不仅能庇护村子,还能降下熟地灵液,给村子带来更多的收成!

田地是农民的命,填饱肚子是首要大事,若是以前,大家也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可如今李良来了,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日子还能过得更好!

只要.....

供奉云阳公!

偏偏就是这点让其他村子犯了难,良乡开乡之后,他们不能再把云阳公请回村,只能供奉三宝真君。

看看良乡,再看看自己,说不羡慕是假的!

就在众人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有人出了个主意。

“不如我们搬去良乡,如何?”

“去了良乡,房子怎么办?”

“房子又不会长腿跑了!”

“有道理.....祖坟呢?”

“都在平江县,横竖不过多走几十里山路罢了,你又不可能天天祭祖,等在良乡过上了好日子,买辆驴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我这里的田刚种下晚稻,走不开,等霜降之后吧。”

“你不去我去!”

有些人选择留在了村子里,有些人则收拾行囊,跋涉来到了良乡。

第一批来到良乡的都是各村精壮,他们肩负着开垦荒地、盖建房屋的使命,家里的田都交给妻子父母打理,等在良乡落了脚,再把一家老小接过来。

对于这些人的到来,王永山来者不拒,直接将他们以流民的身份接纳,登记造册。

消息传到县城,县太爷顿时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