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流水线与MIPS
要讲解流水线,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架构——MIPS。
1981年,时任斯坦福大学教授的John Hennessy领导团队实现了第一个MIPS架构处理器。1984年,John Hennessy离开斯坦福大学,创立了MIPS科技公司,开始把他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MIPS的全称为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line Stages,它采用5级指令流水线,能够以接近每个时钟周期一条指令的速率执行。这个设计在当时非常简明高效,奠定了MIPS的架构独特性。
1985 年,MIPS 发布了它的首款处理器——R2000。这款产品是第一款在商业上成功的RISC处理器,它带有整合浮点数单元,实现了强大的数学算力。1988年,MIPS发布了R3000,R3000 引领了消费电子市场的技术革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中,包括游戏机、打印机和路由器等。这款处理器的成功使得MIPS成为RISC架构在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1991年,MIPS发布了R4000,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商用的64位微处理器。此款处理器具有多达100万个晶体管,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此举使得MIPS在64位处理器领域取得了技术领先地位,这一领先地位一直持续到了2012年。
在整个过程中,MIPS不仅推动了RISC架构的发展和普及,也通过其IP(知识产权)许可模式,影响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商业模式。MIPS的许多创新和成果至今仍在电子产品和计算设备中广泛使用。
MIPS架构的主要特点是其使用固定长度的32位指令和较少的寄存器,以及较少且简单的指令集。这种设计让 MIPS 处理器可以实现更简洁、更快的硬件设计,同时还能通过并行和流水线技术提高性能。在 MIPS 架构下,每个指令都会在单个时钟周期内完成,这使得流水线的实现更加直接和有效。由于指令设计的简洁性,MIPS处理器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和能力去实现其他性能优化,如缓存和分支预测等。
现在的MIPS所属公司宣布将放弃继续设计MIPS架构,全身心投入RISC-V阵营。目前正在开发第八代架构,该架构将基于RISC-V处理器标准。RISC-V是因为架构简单、功耗面积小、开源,降低了厂商的开发门槛,而受到众多开发者青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