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一条诗歌的河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水木清流是汨罗

1

文学根何在,龙舟下汨罗。

我的家乡,就在这文学之根,磊石山下、汨罗江畔。细到村落,埋胞衣罐子的地方,在湘北岳阳,汨罗市桃林寺镇新塘社区玉林村新塘刘屋场金鸡仑。堂号彭城,被看作郡望堂号的正宗,是为汉高祖刘邦之后裔。据一册泛黄的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血洗湖南,吾族先祖克一公自江西南昌府梓溪刘迁居湘阴书林桥,插标落业,固宅守耕,距今六百余年矣。按谱系,我是士英公下敬道房万龄支序二十九世,属正字辈。

犹如水木之有源,祖宗不可忘。追寻中国诗歌的血脉,众所周知,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的,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之前,朝廷委派乐官,经常摇着木铎深入田间地头采诗,如流传于世的《诗经》《国风》等作品,均是民间集体智慧的结晶。自屈原以降,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个人原创的新时代。他匠心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泱泱中华有了第一位以文学才情闻名于世的作家。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因遭朝中权贵诽谤陷害,屈原多次被流放沅湘等地。当听到楚国郢都被秦军攻落后,他心中美政的理想彻底破灭,悲愤交加,舍生取义,“扑通”一声,怀沙自沉于我家门前的汨罗江之河泊潭。

一夕之间,汨罗,这个地图上的微点与蛮荒偏远之地,因为诗人的殉国之举成为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这里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文学发祥地,中华诗词之乡,一个崇尚诗人、给诗人尤其是落魄诗人最高礼遇的地方,一个龙舟飞翔、粽子与甜酒飘香的地方。我们创造的节日叫端午,我期待来客,最好在五月。母亲没有上过学,不识字,却最懂世事人情,从不忘依民风习俗,怀念与祭祀沉渊的诗人。她知道流经屋前的汨罗江,也是一副待哺的肚肠,沉甸甸的粽子,香喷喷的粽子,酽巴巴的粽子,在五月,要多包一些,一半喂养儿孙,一半抛撒江中。

汨罗,堪称诗人的圣地、文化人的圣地。

汨罗江,一条诗歌的河流,长流在人们心头……

以一首《乡愁》名满天下的诗人余光中,也有一句“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广为流传。他绣口一吐,为千古江流挥写了一份意蕴深厚的文化注解。

2006年4月7日,阳光灿烂的午后,厦大芙蓉广场,作为在校学子,我有幸见到了回母校参加“厦门大学85周年校庆活动”的学长。他年逾古稀,精神矍铄,谦和幽默,有君子之风,对学弟学妹们的签名要求爽快应允,举手投足间,容颜与心态尽显年轻。当得知我来自汨罗时,他说:“去年端午,我去了汨罗参加龙舟节,汨罗江是一条充满美与诗意的河流。”情之所至,他当即朗诵起《汨罗江神》:“烈士的终站就是诗人的起点/昔日你问天,今日我问河/而河不答,只悲风吹来水面/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这是诗人特地为“2005年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创作,并由他带领数百人齐声诵读。当天,江渚人头攒动,江上龙舟竞渡,民俗闹端午,愿君常安好。

谈笑间,鲜花盛开的芙蓉湖畔,莘莘学子围着一位满头白发、诗兴盎然的长者,沉浸在对汨罗江与屈原的神往中,我更是为家乡有这样美丽的河、有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自豪。稍后,我们簇拥着学长前往建南大礼堂,众多粉丝与媒体记者堵在门口,水泄不通。在工作人员的开道下,他才挤上讲台,开始一场关于诗与音乐的演讲。当天,高潮迭起的诗歌朗诵,如潮水般漾出窗外,漾向上弦场,将美丽厦大浸洇在浓郁的诗意之中……

如今,回想这些,学长在汨罗江畔与厦大校园的身影与吟哦犹在眼前。斯人远去,乡愁未了,或许可以说,从一颗诗心发轫,在情感的深处,他的乡愁在汨罗,全天下所有的诗人,乡愁都在汨罗。

因为,汨罗是诗歌的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