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1章 就问省不省事吧

能执掌地级市多年,只是思维僵化了难以接受新思维,不是水平不行。

甚至业务能力无比娴熟。

让卫东都万万没想到,这位老领导最后才顺着开始的瞎扯收尾:“我希望你能争取把这家育婴袋的生产厂能推动在商州建立,带动这里落后的生产规模环境。”

改开小能手十脸懵逼:“您别看这就是个褡裢锁扣,难度甚至比电器厂还大,这里面很多细节跟材质目前很难做到。”

老领导反而笑起来:“尤启立跟我谈这些事,就是先拍胸口说大话,一定能做出来,最后却各种要钱要粮一场空,所以我反而相信你能成功,而且你不会跟我要钱要粮对不对?”

让卫东都学着石头那种装着天真无邪了:“您不能这么欺负小孩子吧,又要马儿跑,还不给吃草,不行不行。”

老领导更加哈哈大笑:“好啊,商州所有的国营、集体厂家,你都可以选择去带领,这还不够支持吗?”

做了四十年老保安,就很清楚那种单位人的心态,私底下提到局长书记都是老大老板之类的简称,整个天地都只有这家单位企业。

很多国营厂员工一辈子都只知道厂长更迭,不关心国家上变更,仿佛这就是个独立王国。

无数人一辈子都不敢想能当上厂长,感觉那就是人生至高。

让卫东却立刻像拒绝上回西山厂的程厂长那样使劲摆手:“哎哎哎,您别这么说,如果我是赵云,您给我十八铁骑,我能在长坂坡杀个七进七出,现在我没那份战斗力还罢了,您还给配一堆老弱病残,我都杀不出去还要顾着他们,咋办?不行不行,这件事万万不行。”

老领导不笑了,却不是严厉变脸,而是有点慈祥:“你会顾着他们,对吗?”

让卫东不说话了。

换老领导来给他洗脑壳:“你冲出去了,给父亲治好了残疾,更改善了生活,商州市十三万八千城镇人口,市辖十个县市,99个县辖区,682个公社,6766个生产大队,738万人口,里面有多少人的家庭会经历同样的事情,又会得到什么结局,你应该很清楚。”

让卫东还是不说话。

老领导算是动之以情:“我要求不多,不管你生产育婴袋、还是相机带,用你在外面看到学到的东西来改造一家厂,既是你交给我的一份答卷,也是你反复提到的改革开放标杆,不然凭什么让人民群众都相信改革开放?”

让卫东抬头对视。

老姜还是狠辣:“看似你跟尤启立都在为经济开放摇旗呐喊,你们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做给我看看,只要你能证明这是对的,那商州就能更加坚定的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列!”

昨天让卫东还在跟董雪莹强调划下时间线,等不出来人就坚决走。

今天被召见,也是抱着来都来了的态度,看能否影响下把老尤放出来。

没想到得出这么个态度。

让卫东肯定会怦然心动的选项。

他在这里生活了四十年,哪怕基本都没有踏出税务大院,这里依旧是他最熟悉最深沉的家乡。

不可能没有感情。

所以对视几秒:“让我全面的思考下,再来给您汇报我的想法和决定。”

老领导很满意:“对,我要对七百多万人负责,我就不会贸然决定去放开局面,那才是要出大乱子的,那些动不动就给我拍胸口说没问题的人,往往就会出问题,而且出了问题以后往往还会销声匿迹,只有深思熟虑、如履薄冰的人才是干事敢担责,我等你来给我说说你的计划。”

让卫东还是嫩了点。

他说的决定是还没确定要在商州搞事,人家要的是计划,那就已经做了选择。

没听出来的默默点头说是。

老领导还有点促狭的从自己办公桌上找了份文件,叫他带回去好好看。

《商州市企业名录表概况》。

董雪莹目瞪口呆的翻看这几页文件:“让你任选一家去管理?!”

这一带是很穷,但商州本身不穷。

就像后来江州直辖了,很多外地人都搞不懂为什么江州这么出名、繁华,还年年有外地对口支援贫困地区。

其实直辖就是让江州来拖动这片穷乡亲,而直辖前就是商州在干这事儿。

整个蜀川有蓉江商的说法,就是这里仅次于蓉都、江州排第三。

后面能成为全国最大直辖市的江州,就是并进了这片又大又穷的商州。

守在三峡口自古就是万商云聚的地界儿上,尤启立、董雪莹这些老街土著,祖辈应该都有经商传统,才会有老屋祖业。

所以从近百年前这里就是被外国打开的通商口岸之一,换句话说这么个内陆腹地居然百年前就有海关!

江州都没。

所以商州的工商业基础还不错。

居然可以给让卫东任选一家去改造管理!

“老尤曾经做梦都想有这种机会……”小少妇相当难以置信:“不,他都没想过能带领管理,只要能给他点厂家的配合就不错了。”

让卫东抱着孩子,躺竹板椅上闭目养神:“人家是怕他接手拆了卖钱,或者一将功成万骨枯,他出了名留下一地鸡毛咋办。”

董雪莹就拿了蒲扇轻轻给这俩送清风驱蚊虫:“那你会接手做吗?”

让卫东反问:“商州有什么好的企业吗?”

还真有那么两三家,省属机械厂带着军工性质,规模挺大肯定高攀不上,据说以前级别跟市领导都平起平坐。

但商州电池厂卖得不错,还出口东南亚,水果罐头厂合作过,目前效益挺好,再就是酱园厂的豆瓣酱算是西南地区炒菜做菜的居家必备。

董雪莹马上掰着手指如数家珍:“以前我们家就是卖酱的,马帮、川江船运都南来北往的奔波,嘻嘻,我觉得酱园厂不错。”

她都不由自主的斜倚在竹板椅上,温柔又憧憬。

让卫东从市里回来,吃过午饭坐到东家后院树荫下商量。

大老爷躺那种竹条椅上,跟后来零重力模式的航空座椅似的。

小少妇穿件碎花衬衫和黑色长半裙坐旁边方凳上倚着。

远眺的江面上仿佛都百舸争流了。

不由自主的心胸开阔。

其实让卫东脑海里也大概知道这几家,商州的纳税大户呗。

肯定后来倒闭得也快。

只是嗅着馨香,刚睁开眼就看到近在咫尺的沉甸甸曲线,赶紧闭眼摇头:“底子好的就算给我们接手,能好做吗?”

小少妇马上反应过来:“对!人家自己都做得好,凭什么跟我们改革变化?更容易摆烂拆台!”

这比跟小姑娘唠起来要舒心得多,让卫东嗯:“而且已经都做得好了,我们锦上添花,再做多好也难显我们好,所以真要做得选那种不太好的,才容易立竿见影。”

董雪莹欢喜得拍手:“对对对,就得是这样……”

小婴儿被动静吸引睁开眼,看见饭钵在前面就立刻顺着让卫东胸口脸上踩着爬过去。

一岁多了,欢喜有劲儿的折腾扒拉,让卫东跟着睁眼立刻脸红。

连忙抱稳了塞过去喂吃的,自己也躺不住赶紧起身。

口中还尽量念叨岔开注意力:“玻璃厂、肥皂厂、皮革厂……嗯?搞个皮鞋厂?”

天气热起来,之前在江州买的翻毛皮鞋,早就换成了董雪晴给他在省城买的回力篮球鞋。

让卫东本就爱打球,那傻子还顾着给他买高帮,帆布面的包裹住脚踝更保护,加上质量挺好的橡胶底儿已经算这年头高档货。

缺点就是容易捂着汗脚滂臭,所以让卫东现在没事儿都趿着。

这下踩着想起来,之前不是带着二凤他们在江南岸厂区上面买了不少皮鞋,那里有一片大大小小的鞋厂!

当了少妇就很少红脸的董雪莹居然满脸滚烫。

转身忙碌却也听着:“没做过呀,商州以前也没听说做皮鞋厂的吧?”

让卫东的思路肯定超前:“周围农村不是只能养点猪补贴收入吗,其实猪皮在商州一直都算个产出,对,抗战时候猪鬃还出口到花旗军舰是战备物资呢,我们从江州挖人挖设备过来做皮鞋,只要质量过得去,关键还是看怎么卖,我有熊猫做广告啊。”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是要能跑多快,只要能比猪队友们跑得快点就行。

八十年代的产品真不要求有多绝,只要比大家稍微好点,只要在信息不流通的时代迅速成为“知名”产品,后面好多著名品牌全都是这个阶段杀出重围打下江山。

当然以让卫东那点懒散劲儿,这皮鞋肯定也叫爱克斯牌了,多简单方便,都不用再去注册。

于是在爱克斯照相机、爱克斯收录机之后,又要多个爱克斯皮鞋。

让卫东还压根儿没有什么品牌集团化的概念,纯属节约省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