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5当渔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这我不得拉他上贼船?

海滩这边一片热闹,刚收到村里的通知,几乎有空的人都跑来挖蛤蜊。

连隔壁的小浪村也不甘落后,估计早就得了消息,眼下连大浪村的地盘都被他们占了些。

大家都想着趁着这波高价,多挖些蛤蜊卖给村里,赚点现钱。

陈有鱼站在浅水滩上,双手握紧耙子,熟练地翻动泥沙,没几下,几只蛤蜊就被翻了出来,贝壳闪着银白的光泽。

身后的陈有亮拖着竹筐,负责捡拾,腰都快弯断了,手被海水泡得发白,几道伤口也被蛤蜊壳刮得生疼。

他一边往筐里装,一边嘟囔:“今天这蛤蜊怎么这么多?比平常旺得多。”

他心里有些后悔,早知道蛤蜊这么多,还不如自己动手耙呢,省得拖着这么大一个竹筐这么累。

陈有亮疑惑瞅着一边的郭秋鱼,心想这小姑娘怎么又来找他弟耍了?

难道好上了?

他心底有点儿小八卦……

旁边的郭秋鱼正体验耙蛤蜊的乐趣,看到陈有鱼每耙一下就能翻出五六个,眼睛顿时一亮,心里佩服不已,暗自赞叹:“果然是高手。”

她觉得自己花的五块钱值了,不仅收获不少,估计半天就能回本,或许还能赚上一笔,甚至还可能偷学到点技巧。

她带着好奇心问:“这蛤蜊在市场上卖多少钱啊?”

海风呼呼作响,陈有鱼眯起眼睛瞥了她一眼。

小姑娘穿着短袖短裤,露出白皙的双腿,小麻花辫子被风吹得飘起来,看上去倒是一脸享受的样子。

耙蛤蜊说实话是个无聊活儿,没啥乐趣,他实在不理解这小姑娘为啥非得跟着,还塞了他五块钱,估计就是图个新鲜。

陈有鱼撑着耙子停下来歇口气,耐心回答:“市场上也就两毛钱一斤,蛤蜊多,放市场上不容易卖,村里人平时也懒得挖。”

“只是现在村里有专门收购的,大家才跑来挖,要不然平时都懒得折腾。”

郭秋鱼皱着眉,思索了一会儿,心里盘算着,这东西既然便宜、产量又大,能不能用来做点食品卖?

毕竟,她已经暗暗发誓,要靠自己养活自己了,省得遭家里说闲话,她还真不稀罕某人身上的几个臭钱。

一个模糊的想法在她脑子里冒了出来,但还没完全成型,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

她眼珠子一转,继续问:“你们这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腌制方法?或者有什么能让蛤蜊保存更久的办法?我觉得要是能保存时间长些,可能卖得更远。”

陈有鱼不禁乐了。

他算是听出来了,这小女娃怕不是有什么想法了?

富贵人家的娃子,现在竟开始想着做生意了,他呢,则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呢。

陈有鱼瞥了她一眼,挑了挑眉:“哦?你有什么想法?要不要我给你出个主意?”

听到这话,郭秋鱼小眉毛扭了扭,心说我自己都还没想清楚呢,你能有什么好点子?

咱好歹也是个大学毕业生呢,点子肯定没她的好。

陈有鱼倒是不在意她的反应,继续笑着说:“村里不是有不少人闲着没事干?你要是想真弄点事情,可以考虑在村里弄个小作坊,专门搞初加工,批量供应给那些餐馆、饭店。后面小餐馆肯定会多起来,到时候很多地方都会缺食材供货的门路……”

说到这儿,他顿了顿,意识到自己话说得有点多了,带着几分神秘笑意瞟了郭秋鱼一眼。

自己还打算创业呢,全说出来可不行,他心里盘算着,能不能忽悠这小富婆投点资。

如今餐饮业刚起步,需求逐渐增大,后边小餐馆增多,刚起步这会儿,食材供应链可不稳定。

如果能趁这个机会,搞个小作坊,哪怕只是简单的盐水保鲜、烟熏晾晒,加工成干货或腌制品,都有可能打入市场。

再往后,就是扩大销路,卖到省外去……

郭秋鱼听了陈有鱼的建议,脑子里飞快地转起了念头。

这个做小作坊、批量供应餐馆的想法,听起来倒是条不错的赚钱路子哎?

她惊讶地看着陈有鱼,眯了眯眼睛,心里想着:“这家伙的思路这么清晰,肯定还有不少硬货没说出来,如果真要搞这个,嘿嘿!这我不得拉他上贼船?”

这时候,陈有鱼目光往前一瞟,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前方不远处看到两个眼熟的身影,刻意拦在了他们前边耙起了蛤蜊。

那不正是隔壁小浪村的混混头子刘虎和刘海两兄弟?

陈有鱼心里立刻明白了,得了,这俩货明显就是来找茬的啊。

估计是陈才华没罚太重,不长记性,还来找他麻烦呢?

一旁的陈有亮见这两兄弟故意堵在他们前面,气得过去直接开口驱赶道,“去别的地方挖去,怎么,故意找茬啊?”

刘虎听了这话,倒是笑了,笑容里透着几分阴阳怪气。

并没有回应陈有亮,当做没听见,反倒慢吞吞地低头继续耙着蛤蜊。

他心里却打定主意,今天他就是故意要缠住这伙人,看他们还怎么挖到好货。

刘虎瞅着陈有亮,眼睛里带着一丝挑衅,显然是故意来恶心人的。

郭秋鱼瞥见前方的情况,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

见前面两人不肯走,郭秋鱼突然开口提议:“陈有鱼,要不咱换个地方吧?海滩这么大呢,不如挪个地方,省得跟这些人掐。”

瞅着前边两个卖力耙蛤蜊的人影,只想着把周边的蛤蜊都给耙出来,陈有鱼看了就想笑,这沙滩上蛤蜊多得是,就他们俩,撑死也就挖个百斤,估计累得半条命都没了。

郭秋鱼看陈有鱼没在意,眉头紧锁,忍不住问道:“你们跟他们有什么深仇大恨啊?”

陈有亮冷哼了一声,心里也是火气难消,自个拿着耙子去另一头了,可一抬眼,发现刘海又堵在前面,这让他更气了。

他心里忍不住骂道:“这搞什么鬼?欠揍吧?!”

刘虎已经耙了一圈,翻出了几十个蛤蜊,弯腰捡起扔进竹篓,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他瞥了一眼陈有鱼几人,那笑容里满是挑衅。

陈有鱼看着眼前的场景,懒得跟刘虎他们争嘴,心里想着回村后得跟陈才华好好谈谈,这教育工作真是白做了,半点效果都没有。

他作为这个受害者,可得要好好地跟他掰扯掰扯。

没多久,他走到了刘虎刚耙过的地方,正犹豫着要不要换个地方呢,远处的海浪突然打了过来,浪头拍在沙滩上,五六秒后,沙子被海水冲刷,松散的沙粒在水流作用下开始流失。

原本紧密堆积的沙粒因为耙子被扰动,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和粘结性降低,沙子的整体稳定性也降低了。

陈有鱼眯起眼,等了一会儿,浪头一波接一波地冲刷,沙滩上的沙子被慢慢带走,突然,他注意到前面耙子耙过的沙面上露出几个白色的蛤蜊壳。

陈有鱼愣了愣,随即拿起耙子深耙了一下,发现底下竟然还有不少蛤蜊,顿时笑了。

这个季节蛤蜊多得捡不完,前面那俩人估计平时在外边瞎混,没怎么干过这活儿,因此耙出来的蛤蜊都在表层,耙得不深也不细。

实际上,深层的蛤蜊还留在底下没被发现。

刘虎和刘海这种抢占位置的耙法根本没什么效果,能捞的也有限。

想到这里,陈有鱼赶紧招呼陈有亮过来,郭秋鱼也跟了过去。他指着前面刚被海浪冲出来的蛤蜊,笑着说:“你们看,这儿捡得不仔细。”

两人一看,果然,沙子里露出一大片白花花的蛤蜊,半埋在沙子中,顿时一阵窃喜。

这可省了不少力气,等于是有人帮忙挖出来了。

陈有鱼三人乐呵呵地跟在刘虎和刘海身后,捡他们漏下的蛤蜊。

刘虎和刘海则继续耙着沙子,刻意拉开一段距离,显然没察觉到背后的情况,还自以为进展顺利,耙得越来越起劲。

挖了很长一段,可把他俩兄弟给累死了。

这会儿,刘虎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后面的人越来越靠近了?那不正是他刚耙过的地方吗?而且,他们怎么还弯着腰,好像在捡什么东西?

他心里咯噔一下,隐隐觉得不妙,忍不住往回走了一段,眼前的情景让他瞬间傻了眼。

自己辛辛苦苦耙过的地方,竟有不少蛤蜊被海浪冲出来,而陈有鱼几个人正一脸轻松地捡着那些蛤蜊,捡得不亦乐乎。

刘虎脸色立刻黑了下来,气得急跳脚。

这不是摆明了白干活吗?他累个半死耙了半天,全替别人挖出来了!

……

从清早挖到下午一点左右,陈有鱼和陈有亮已经装满了两大竹筐,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五十斤。两人一人扛着一个竹筐,往岸边走去。郭秋鱼早就体力不支,跑到岸上歇着了。

相比之下,刘虎和刘海的竹筐还没装满,顶多五十斤左右。

他们看着陈有鱼哥俩背着满满的蛤蜊走远,既生气又觉得委屈,那里边起码有三十来斤都是他俩挖的。

回到村里,三人直接去了村委会,找正在值班的采购民警陈才华登记。

此时,已经有不少挖蛤蜊的人排队登记换钱。

轮到陈有鱼称重时,竹筐一上秤,总共186斤,换了37块2毛。这一重量已经排到了今天的前几名。

旁边围观的老大爷老大妈都啧啧啧地称赞,年轻真是精力旺盛啊!

三个人能挖出来这么多,这是拼了老命去耙出来的?

拿到钱后,陈有鱼也不小气,直接掏出10块钱分给了郭秋鱼,自己留了27块2毛。

还真是村里收购划算,这要是拿到市场,估计一天也卖不了几个钱。

结完账,陈有鱼想起还有事,便走进村委会,找陈才华顺便打了个小报告,把刘虎和刘海的事提了一下,建议加强一下他们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