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写作法3:创作吸引读者故事的9种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写不出来”的三大理由

“写不出来”的理由大致分为三种。

A 不知道写什么

B 不知道怎么写

C 不想写、没劲头写

其中C项“不想写、没劲头写”,有时会随着AB两项或AB其中一项的解决自然消失。倘若解决了AB项还不行,可以试试本书最后的特效秘法(Special Recipe),这里就暂且不多作展开了。

所以,A不知道写什么,就跟晚饭不知道做什么菜一样,处于一切未定的状态。

如果定下了晚饭做咖喱或者烤鱼,就可以知道必备食材、做菜工具和制作方法了吧?

若是定下了做什么菜却不知道怎么做,那就是B不知道怎么写的问题了,这部分内容请大家参阅下一章节。

言归正传!

我们以晚饭菜谱为喻,来想一下“不知道写什么”这种情况。

当你要决定“晚饭做什么”时通常会怎么做?

“看看冰箱里的剩余食材,想想能用它们做什么菜。”

“先去趟超市,用眼前看到的食材搭配菜谱。”

“凭感觉,‘现在你想吃什么呢’——与当时的心情和肚子商量着决定。”

是啊,无论用上述哪种方法,都可以定下晚饭菜谱。写故事亦是如此。

 

首先,看看冰箱里的剩余食材(=手头上的素材),想想能用它们做什么菜。我们先来试试这种方法吧。

这里所说的“冰箱”,相当于你的大脑。在你的大脑里,一直沉睡着为数不少的“故事素材”。它们可以是你之前读过的有趣桥段、留在记忆深处的精彩场景或经典对白,也可以是你自己突然想到的零碎片段或者想法,等等。

我们要把这些故事素材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形式。

具体来说,就是把这些零碎的片段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你可以写在纸上,也可以打在电脑里。

以前我去过各种各样的教室,见过不计其数的学生。我发现,越是嘴上说“写不出来”“不会写”的学生,越是嫌这种输出方式麻烦。

也许他们觉得:“就算不特意写下来,也会好端端地存在自己的脑子里,所以没多大关系”,可一旦要求他们说出来,就一个个“这个……那个……”地舌头打结了。

这倒也不是什么特别难为情的事。明明存在脑子里的,应该是个场面恢宏的故事,可一旦说出口,一行字就说完了。又或者,明明是个奇巧新颖的构思,一旦写成文章,就远不如想象中那么有趣了——凡此种种,就连写作高手也在所难免。

所以,为了能精准地把握现状,请大家务必把手头上的素材变成文字写下来。如果目前这个阶段,你就能打开思路、文思泉涌,那就得恭喜你了。请大家暂且把本书搁置一边,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吧!

接下来,请大家来练练笔吧。

我会给你们一些时间,所以请大家广开思路,尽情发挥,无论是你脑中隐约浮现的某个故事、某种构思或某类人物角色都可以。以笔记的形式写下来即可。如果是些零碎的片段,也不必强行串联起来。大家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

 

……大家都写完了吗?

 

好的,那么让我来看看同学们写的内容吧。

 

例子:大家觉得凶手是A,但其实B、C、D都是同谋。

 

原来如此。这看着像是推理小说?

“是的。其实我自己也不清楚,大约就是某座宅子里来了一群神秘的男女,他们一个个接连被杀,却不知道凶手是谁。但根据情况分析,凶手必定在这些人当中……我想写类似这样的故事。但是,关于他们为什么来这里、如何被杀等细节却全无头绪,很是头疼。”

我知道了。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是查找凶手的人,还是凶手那边的人?也就是说,他是BCD中的一员吗?

“这个嘛,他不是BCD中的任何一个,只是碰巧在场的局外人。杀人事件就在此人的眼前发生,我觉得类似这样的情节会比较有趣。”

你的意思是,他是查找凶手这边的人?

“嗯。有点接近侦探的角色,但他对查找真凶并不积极。类似于碰巧来到案发现场,目睹有人被杀这样子。”

如果是这样,写成文章就是:

 

碰巧来到某宅子的主人公,目睹了杀人事件。大家最初以为A是凶手,但后来知道其实B、C、D都是同谋。

 

是不是这样呢?

“是的,我想就是这样的。”

我知道了。那么,我们把故事内容稍微扩充一下吧。请这位同学思考下列问题后充实内容。

 

1.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舞台背景又设在哪里?

比如,笼统地说都是“过去”,可“过去”的范围甚广,从石器时代开始到你刚刚说完话为止都是“过去”,对吧?“欧洲中世纪”通常是指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1000年,即便是日本的“江户时代”也持续了265年。

只要不是历史小说,自然不必细到去设定公历年份或年号,但若是把舞台背景设在与当今世界相连的过去,至少也得把时间锁定在类似“大正时代”或“1900年代1”才好吧,不然在考虑细节时便不会那么轻松了。

至于故事背景中的地点,例子中只说是“某座宅子”,可到底是平安时代京都右大臣的府邸,还是路易十四时代的巴黎凡尔赛宫,抑或是遥远未来建造在火星巨蛋城里的住宅楼,都会使故事氛围大相径庭的吧。

 

2. 主人公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目前只说是“碰巧出现在宅子里的某人”,但这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都还没有明确,对吧?与1中列出的“时间、地点”同理,主人公的人设不同,故事氛围也会天差地别。

例如,在这段情节中,将碰巧出现的主人公设定为刚上小学的女孩子,就和设定为年过六旬、年轻时曾是警界精英的老伯截然不同。他们对凶手的反应肯定很不一样吧?另外,故事情节的展开,也应该会因为主人公是妙龄美女,还是不忍直视的丑八怪,是人见人爱的好青年,还是性情乖戾的老人而不同。

 

3. 主人公会在故事里做些什么?

我们已经知道这个故事说的是“碰巧出现在宅子里的主人公目睹了杀人事件,最终知道了谁是凶手”。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主人公做了“目击杀人事件”和“获知凶手是谁”两件事。

其中,“目睹杀人事件”这部分姑且不论,“获知凶手是谁”这部分内容还是需要进行扩充的,比如“为什么”会知道,“怎么”知道的,等等。

 

4. 主人公为什么这样行动?

之前说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对于查找凶手并不积极。即便如此,毕竟是碰巧自己所在的地方发生了杀人事件,一般人应该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比如“谁杀的”“为什么杀人”。而且,视情况的不同,主人公也许还会产生“或许自己也会被杀”的危机感。

不管怎样,若是主人公对查找凶手不积极,也是需要相应理由的。比如,宅子里还有其他侦探存在,主人公相当于华生医生的角色;或者本来就不是真正的杀人事件,只是个故事,且相关人员都认同,等等。

 

5. 主人公是如何行动的?

在这个故事中,大家最终都会知道“B、C、D皆是同谋”的事实。可主人公为什么在现在这个阶段就知道,这部分内容是没做任何交代的。就算主人公对查找真凶不积极,可他既然知道谁是真凶,必定是看到了什么,或是听谁说了什么。所以,如果能把这个过程(主人公看到了什么,从谁的话中得到了启发,等等)想明白,那么这个故事应该基本成形了。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按照“看看冰箱里的剩余食材=手头上的素材,想想能用它们做什么菜”的方法,举例进行了说明。

我们把之前的过程总结一下,具体如下。

 

1. 把目前存在于自己脑子里的“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想写这么个故事”的大致轮廓、人物、台词、场景、故事片段全部写下来。

2. 在下述问题的基础上,扩充1中列出的故事片段。

(1)故事的舞台背景=“什么时候时间、什么地方地点”?

(2)主人公的年龄、职业、性别是什么?

(3)主人公会在故事里做些什么?

(4)主人公为什么这样行动?

(5)主人公是如何行动的?

 

以上是这种方法的缩略版,在拙著《故事创作入门7堂课》中有更为详细的版本。感兴趣的同学,请参照此书。

接下来,让我们试试“先去趟超市,用眼前看到的食材搭配菜谱”这种方法。

这里所说的“超市”,是指书店、图书馆、电影院等在外部世界中可以接触到故事的地方。就算自己没什么特别想吃的,逛逛超市里的蔬菜柜台,路过香气四溢的面包店,食欲自然就大增了吧?写故事也是如此。

为了转换心情,可以逛逛大型书店或者DVD租赁店,读读网上书店为你推荐的书和漫画。接触这些外部刺激,有时就会擦出“想写这样的故事”的心情火花。趁着这股余热尚未冷却,马上记下自己“想写的故事”吧。如果你还想到什么零碎的场景或者台词,也请一并记录下来。

如果这样就能动笔开写,那就趁着这股热火劲儿,把能写的部分全写下来吧。如果写到中间写不下去了,那就重新回到接触外部刺激的步骤上来。

“不好意思,能打断一下吗?”

嗯,请说。

“我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读着别人的作品时,觉得别人写得有趣,于是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气馁认输,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么厉害的作品’,结果很多时候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

是啊,写作之人常有的事儿()。

输出(OUTPUT)不畅很多时候是因为输入(INPUT)不足。明明已经绝食数日,却还要强迫自己运动,换言之,身体都已经“燃油耗尽”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勉强自己去写,创作本身也会让人痛苦万分,而且还无法长久坚持。

一旦陷入这种困境,就得下定决心一门心思地输入了。当你在品读别人的作品时,一旦产生“写得真好,我也想试试”的想法,就是你创作的最佳时机。

 

最后,我们再来聊聊“凭感觉,思考‘现在你想吃什么’=想写什么”这种方法吧!

这种方法的秘诀在于,一定要给出明确的菜单。请大家回想一下做晚饭时的场景。

如果只是“反正要好吃”,那就不知道做什么了。

“豆腐锅2”“咖喱饭”就是明确的菜单。同样的,如果只是“反正要有趣”,那就不知道写什么了。

“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的悲剧爱情故事”“像《夏洛克·福尔摩斯历险记》那样的侦探小说”就是明确的故事。

“哎,就是想不出来要写什么才头疼哪……”

是啊。我建议这类同学去试试前项中提到的“先去趟超市,用眼前看到的食材搭配菜谱”的方法,或者从以前读过看过的图书、漫画、电影、连续剧中列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来点燃沉睡在自己体内的火种吧!

至于列出中意作品的方法,我已在《故事创作入门7堂课》中做了详细说明。想试试看的同学,不妨尝试一下哦。

那么,在下一章中,我给大家介绍一下B不知道怎么写时的方法吧。


1 是指1900年到1909年的十年。——译者注

2 把豆腐煮过后加酱油、作料等。——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