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鸿都门学宴
接下来的几日,如同郭嘉分析,赵忠果然没有继续在追究张恭和高望的死讯。
但赵忠暗中还是暗中前往案发地点亲自查看。
在看了现场墙壁上的刀痕,以及张恭和高望两人的尸体后,赵忠这才完全相信了执金吾宋醴所言。
赵忠咬着牙怒声道:“该死的张让,我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几日后,鸿都宴正式开始。
这一日,无数京城学子纷纷涌上街头,京城之外的学子也在两日之前抵达京都,只为参加今日的鸿都盛宴。
自汉王朝开创,对文学尤为重视。其中西汉时期,创立最高学府——太学。
到了东汉时期,太学设立于洛阳城南开阳门外御道东之地,后期频频扩建,即分设而立。
顶峰时期所造屋舍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太学生高达三万之多。
因天子刘宏酷爱文学艺术,喜好辞赋字画,所以开创鸿都门学,将校址设于洛阳鸿都门而得名。
鸿都门学收藏文学诸多,最受关注的便是天子刘宏自撰的五十篇幅《皇羲篇》。
因文体别致,吸引了无数太学生学习效仿,导致倾向鸿都门学的学子,最多高达上千人。
一路上,望着无数蜂拥而至的学子。
唐明无法将当今沉迷美色、卖官敛财的天子,与这样的专科文学创始鼻祖联系在一起。
然而,正是因为刘宏的鸿都门学之制,打破了常规守旧,为今后的科举开创打下了基础。
期间,唐明忍不住好奇问道:“奉孝,你对这个鸿都门学有何评价?”
郭嘉幽幽说道:“当今天下以儒学经学主导,鸿都门学却侧重辞赋、书法、异书为主。”
“打破了以经学取士桎梏,开辟以文艺取士门路。虽不利豪门士族,却惠及寒门仕子。”
唐明一怔:“你的意思是,天子故意不顾朝臣反对,设立鸿都门学。”
“其目的,就是为了对抗豪门士族控制的太学,打造另一派朝廷势力?”
郭嘉微微笑道:“东汉百年,独立行使皇权的只有头三任天子,回顾汉室百年光景。”
“豪门士族把持朝政,与梁氏、窦氏、马氏、阴氏等几大外戚势力勾结,架空皇权。”
“当朝发生宦官政变,外戚窦氏被迫交权,天子可谓幸运,即位三年亲政。”
唐明满面震惊:“这么说,天子是为万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郭嘉继续说道:“当今朝廷一直沿用察举制,然察举早被豪门士族垄断。”
“太学就是豪门士族晋级的跳板,这就是天子创立鸿都门学的根本。”
“太学都是豪门士族子弟,鸿都门学皆是寒门仕子。”
唐明可以说收获颇丰,默默地点了点头。
沉思少许言道:“按照奉孝所言,我们来参加鸿都门学宴,就是给天子面子。”
“若能在宴席中有所表现,就是站在天子队列,给天子撑了脸面。”
郭嘉点了点头,冲唐明一笑:“主公所言极是,听主公之意,似乎想要尝试一番?”
唐明顿时有些尴尬道:“你说的那些对我还是有些难度,我字写的烂,五音更是不全,杂技无才。”
听着唐明说了一连串,唯独辞赋和异书未提。
郭嘉笑道:“若嘉没有记错的话,昔日在青州,主公可是一句诗文震惊我与昭姬姑娘。”
唐明有些诧异:“有吗?”
唐明隐约想起,之前似乎确有说过一次诗句,但那也是说的别人的诗文,并非自己作诗。
说话之间,众人已经行至鸿都门附近。
还没靠近,便见四周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别说是靠近了,只怕是连挤都挤不过去。
看着眼前的一幕,唐明忍不住震惊道:“这也太夸张了吧?一场文学宴,有必要这么多人吗?”
郭嘉笑道:“这对主公或许没有什么,但对这些学子可是一步入朝,光宗耀祖之事。”
唐明摇头一叹:“真是比我的九年义务教育都卷。”
郭嘉不解道:“何为九年义务教育?”
唐明连忙闭嘴道:“没事,我随口乱说的。”
“主公,官员通道在那边!”
忽然,甘宁看到旁边有一个特殊通道,周围有禁卫把守。
“走!”
唐明带着几人走过去,在向守卫亮明身份,出示令牌后,果然被放任进去。
“这几位是什么人?看他们的样子,并非是朝廷官员,为何能够行走官员通道?”
就在唐明几人通行时,旁边立即有学生发出争议。
“看他们几个衣着不俗,年纪轻轻的样子,想必是哪个世家子弟。”
“可是世家子弟,从不参与鸿都门学,他们向来只参与太学啊。”
“可能这家伙贪玩享乐,在太学没有建树,被踢了出来,所以来抢我们鸿都门学名额。”
随着一名学子话音一落,所有人看向唐明的眼神纷纷变得充满敌意。
唐明带着几人进入场中,立即被行宫之人指引着坐落在场边一个位置。
看着左右面生,唐明顿觉无趣,若不是那个毕岚前来通传,自己真的没有兴趣参加。
“天子到!”
忽然,有人一声高呼,瞬间全场变得肃静,所有人开始跪地朝拜。
就连唐明等人,也乖乖地跪在一旁,不敢有一丝怠慢。
只见天子刘宏,在一众文武将臣和禁卫的护卫下,来到鸿都门前。
待坐至龙椅之上,刘宏大手一挥道:“平身,今日是鸿都门学宴,所有前来参加宴席者皆不必行跪拜之礼!”
随着刘宏话音落下,只见一官员走上前,先是冲刘宏拱手一拜。
然后转身,冲着台下众多学子朗声道:“本届鸿都门学宴,现在开始。”
“请所有将要展示才艺的学子,依次做好登台准备。”
随着指挥官员话音一落,台下参赛的学子们,立即开始排位站列。
此时唐明才注意到,现场学员虽然众多,但前来的学子是分为不同区域站立。
位列中间的学子,人人手中持有竹简,应该是参加鸿都门学的学子。
其中不少人还背负包裹、箱子道具,应是今天表演的道具。至于两侧的学子,应该只是慕名前来观看,但今日并未参赛。
很快第一个学子怀抱古筝走上前,冲着天子一拜,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一首曲目虽然悠扬,但并未达到精髓。
曲终得评为点评之后,礼貌退场,虽然未尽其意,但天子仍有赏赐,少许铢钱以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