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首先说一下书名,伤寒温热论其实是写伤寒温病的,之所以用了“温热”一词,是因为教材的温病定义太狭隘了,远远不能够涵盖发热类疾病,而发热类疾病又有类似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法则,是故用“温热病”一词更为适宜。这本书包括3部分的内容,即基础理论篇、伤寒纲要篇和伤寒温热篇。
我是一名中医师,多年以来潜心研究中医学术,这本书记录着我的心路历程,也是我思悟所得。我早些年学习《伤寒论》时,看了不少注解,学了不少流派,但终不得要领,很是苦恼。虽然每位注家对《伤寒论》都有精辟的见解,但是也有一些解释不通的地方,所以只是精研注家书籍,往往会陷于一隅,无法看清《伤寒论》原文的真义与全貌。
因此,我查阅、默诵、抄写经典原文,静静思悟,如是者几番,便是想着寻出一条路来。譬如爬山,《伤寒论》是一座至今无人企及的高峰,古今上千医家攀登,但见好行处人影幢幢。好行处人多,自古至今不知多少人尝试攀越,但至今无人登顶,可见其山高令人仰止,但同时也说明此路难通。我于不显处,背人之处,寻一蹊径,独自摸索而寻路。我读经典,旁及诸多杂学,多年思悟之后,心中方有一框架,心有定见,读经解经体悟良多,以此解构伤寒便觉顺畅异常。这一蹊径便是“三元及一”的思维,三元及一的思维出自《道德经》《内》《难》。通过研读这些经典中的天、地、人三元思想的内容,我好似找到一条线,把经典之中闪光处串成一串美丽的项链,又似一条路,把《内》《难》《道德经》和伤寒温病串联起来,这条线、这条路便是三元及一的思维,便是伤寒条文背后的逻辑。
中医经典,内容广大而博,其义一出,灿若繁星。譬如《黄帝内经》,亦不是一人一时所写,其中头绪纷繁,若想从中找出一条线来甚为不易。若以此线串联起伤寒温病,达到融会贯通,则更为不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大气层内是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有自身的法则,符合系统法则的生命体才能够存活在这个系统之内。中医是研究生命的,所以中医的道理必然遵循着生命系统的法则。体悟自然,坐看云起云落,把医理落到大自然之中才真实。所以中医理论不仅要出自经典,自身圆融自洽,而且还要落实到大自然中去,如此这个理论体系才有根底,理论才能够溯本归源,才可以把复杂的理论模型溯源到简单的系统法则之上。
很多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也是符合生命系统法则的,特别是一些科学常识。我觉得中医应该是个包容的系统,应该积极吸收现代科学的知识,我们中医人崇古遵古,但绝不能食古不化,一成不变。实际上《黄帝内经》已经把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与医疗实践相结合,并广泛吸收了当时的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地理学及物候学研究成果,兼备了社会、人文等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提出了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天、地、人三元的整体医学模式,并创立了藏象、经络、诊法、治疗及养生等各方面的理论,成为三坟之作,数千年来指导着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贡献。
现代的社会环境已与内经时代有很大的不同,语境之不同,我们学习经典时会更困难。所以我认为中医理论应该积极吸收当前科学技术知识,在不失中医思维灵魂的前提下,提倡各科学识融合贯通。本书借鉴吸收了物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各学科的知识,此亦为中医理论落到实处的地方。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并不是很相信中医,这可能与其教育相关。且古老中医理论听起来玄之又玄,让人难以理解,本书加入一些科学常识,让中医理论更接地气,更多的人也会理解中医、接受中医。
我们知道《内》《难》之类的经典是讲述医道的,其中方药很少,所以只学经典是无法落地的。因《伤寒论》中方药甚多,所以学习《伤寒论》能够付诸实践,然而《伤寒论》中理论阐述却不多,这就导致了我们理解困难,不能够触类旁通。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所以用《内》《难》道理释伤寒原是正理。
我在研读《伤寒论》时发现,伤寒法已然包括温病的各种治法,其中所异者唯方药耳。《伤寒论》是一部医案集,也是一本示例之书,《伤寒论》处处示人以规矩。人是恒温动物,六气外感,最易伤寒。仲景所处的年代气候寒冷,战乱频繁,《伤寒论》的序言也说明了这个情况。伤寒是人最容易得的疾病,观《伤寒论》一书病脉证治,太阳病一篇论述最多,差不多占了全文的一半。伤寒示人规矩,《伤寒论》以伤寒为例,展现出伤寒的全过程,以及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以伤寒为例可以推测到其他外邪的情况,伤寒过程中有温热的症状出现,这是为温病作示范,伤寒过程亦有内伤的因素参与,这也是为内伤疾病作示范。六经实能钤百病,用柯韵伯的话说是:“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
最后说一下,本书中很多观点别致新奇,可能会让人耳目一新。如果你学中医已经有一段时间,书中的许多观点可能与你的观点不一致,那么就要请你“清空”你原有的观点,明白先入不一定为主,让自己的心胸打开,接收各种可能性。尝试建立信任,这样才能明白全书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