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意涵
(一)质量含义的历史溯源
《说文解字》载,“质”即“以物相赘”,意即,将某物或人作抵押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此处“质”为交换之意,由此可引申出作为名词的“交换之物”的用法,如“人质”。《康熙字典》载:“《易·系辞》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南怀瑾在《系辞下传》将其解释为: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因果,有开始就有结果,这是“不虚假”的,诸如人生、宇宙,是“可以摸得到,是可以求证,可以研究的”。这同郑玄注的“质,体也”的用法相近,也就是事物本体、本性的意思。事物之本体、本性当然“不虚假”,就像“道”一样自在自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质”的英文表达常见的有nature、matter、quality等,但一般用quality表示,《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解释为质量、品质、特性等。其来源于拉丁语qualis,意为种类、类型、要求,引申为质量、品质。
以上是“质”的几种常见用法,但随着时代语境及词义本身的历史嬗变,后一种用法成为当今的主要用法,即事物的本体、本质,包括其属性、品质、特性等。
《说文解字》释“量”为“称轻重也”,郑玄注:“量,犹度也。谓以丈尺度地。”这里的“量”即动词意义上的估量、测度等义。同时,郑玄注:“量,谓豆、区、斗、斛、筐、筥所容受。”这里的量是容量、体积的意思。另外,“量”还有标准、规格之意,如《管子·乘马》有“黄金者,用之量也”的说法。“量”的英文单词有measure、quantity、capacity等,动词一般用measure,名词一般用quantity,意为数量、总量,来自拉丁语quantus,意为多大、多少。
可见“量”的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估量、衡量等动词义;二是词源学意义上表示程度多大、多少等形容词用法,以及数量、标准等名词义。
简单梳理“质”与“量”的含义有助于我们理解何为“质量”。
“质量”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定义,如古代汉语中质量有资质器量,事物、产品或工作的数量,以及优劣程度等意思,如刘劭《人物志·九征》:“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进入当代社会,不同学科亦有不同的理解。《现代汉语词典》将质量解释为“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经济学中认为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物理学中指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技术学领域将质量指称为标准化规定,质量就是符合行业要求的既定标准,如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印刷标准,是对产品的结构、规格、质量、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哲学的“质量”是物体在相对时空中的一种物理属性,物体所蕴含能量的多少是物体质量的量度。质量管理学语境下的“质量”指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特性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由上可知,质量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如事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等,这是“质量”之“质”的规定性;二是表示由此衍生出的满足特定对象需求的程度,即适用性,如好坏、优劣等,这是“质量”之“量”的规定性。“质量”之“质”的规定性是事物的本体属性,蕴含满足对象程度的可能性,而事物属性作用于不同对象则具有不同的适用性,产生不同的质量观。因此,质量是一个事实与价值耦合的概念,不同主体所理解、认可的质量都是事物自身属性与个体合意性的函数。是故,无论是作为认识对象还是认识结果的“质量”之所“是”都不止一种,而是言人人殊。只是随着人们物质获取力的不断提高、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更新,以及体验丰富性的不断获致,追求高质量成为突出的时代话语,面临着由“量”到“质”的语境转型。如今,质量概念已从符合性质量、适用性质量上升到满意性质量。高质量是对质量的限定,正如质量本身具有事实与价值的双重维度一样,质量之“高”也具有事实与价值两种解释维度,即作为事实的事物属性之高与作为价值的评价之高。这就意味着何为高质量的最终解释权在于个人,但是,这仍然受制于人们对基本事实与价值的范畴框定,并且,事实在逻辑上优先于价值,因为人们总是首先愿意是高质量的,其次渴望是高质量的。基于“人们普通的概念系统大是隐喻的”语言学证据(linguistic evidence),我们可以发现“高”乃是基于“更好为上”的隐喻,“高质量”应是符合真善美且可能更真更善更美的一种要求、程度和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