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诸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3章 讲座

所谓内参就是内部参考,分不同级别,每个级别的密级不一样,有资格阅读的人也不同,最高级别供长老阅览,次一级的巡抚以上能看,然后是处级以上乃至普通体制内工作人员。

最有名的是新华社主办的《参考消息》,最早是收听果党电台,把消息摘要记录给领导看,建国后扩大了一些,每期发行两千份。

五十年代改成日报形式,每期发行四十万份;之后逐渐扩大,七十年代末发行量超过九百万份;到了今年,转型为大众报纸,所有人都可以订阅。

张立峰专门打来长途电话除了告诉高加林这个好消息,也是提醒他不要把这篇文章随便乱传,“内参都有密级,你写的文章也是如此,外传就会涉及泄密!”

“不过也不要太紧张,我投递的内参密级不高,很多文章过段时间就会解密刊登到其他报刊杂志上,比如《参考消息》之类,等《参考消息》一登,就不存在泄密的问题了!那时候你再把文章拿出来也不迟!”

“好的,我除了给系里的领导看过,其它人都没给!”高加林估摸着,这篇文章要上的内参大概属于处级干部就能阅览的范畴。

“那不要紧,他本身就有资格阅读内参,你提醒下他就行!长途电话贵,就说到这儿吧,剩下的话我在信里说!”说完张立峰就挂了电话。

高加林赶紧去给张长青说了这事儿,张长青羡慕不已,“你这样的文章确实适合内参,能在内参上发表文章对你将来大有好处!尤其是将来分配工作的时候,肯定会被抢着要!”

过了几天,开学时间就到了,去年是别人接高加林,今年轮到高加林接别人了,他带着学生会的干部来到火车站前,支开摊子、举起牌子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

除了一些常规的东西,高加林还准备了热水、常见药品乃至卫生纸等物资,很多同学远道而来,旅途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而这些物资可以及时解决他们的麻烦。

其他学校见了也赶紧照着做,浦江学院在全上海的高校面前又出了一次不大不小的风头。

开学后,高加林接过了协助老师组织全校迎新晚会的重任,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把这次晚会办得非常成功,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凭借这一功绩,高加林顺利拿到了校学生会副主席的职务,要是没啥意外的话,等明年的时候,他就可以扶正了。

校学生会换届刚刚结束,市学联也迎来了换届,高加林被选为学联下属的社会服务部部长,随着“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这个部在学联内部的地位也是不断提升,能当上部长,就意味着他成了重点培养对象,等明年的时候有机会当上市学联主席。

这可不容易,因为在学联内部,各所高校的地位并不相同,看看全国学联历届名单就知道,除了最开始由领导干部担任学联主席那几年,之后这一职位基本上就在清华北大两家轮流,这一届清华,下一届就是北大。

而在上海学联内部,也有类似的现象,交大、复旦基本上垄断了这一职位,浦江学院才刚刚成立不久,底蕴远不能同复旦、交大相比,高加林能拿到这样的机会着实不易。

新官上任,高加林便开始着手把全上海的高校学生会组织起来,根据上级号召,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他搞这些的经验十分丰富,提出来的活动既能让上级满意,又能得到学生们的支持,很快就搞得风风火火,他也因此在会上得到了领导的表彰。

这天,学联的干部们聚集在会议室开会,总结上个月工作中的不足,制定本月的工作计划,大家各抒己见,会议开的热热闹闹。

高加林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上个月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正,领导很满意,勉励过后宣布了一个好消息,“我们上海的‘第二课堂’活动搞得很不错,前几天团系统的领导还专门打电话来表扬,这都离不开各位同学的辛苦努力,希望大家今年能再接再厉,做出更多能让上级满意、老师满意、同学满意的工作来!”

“我在电话里向领导发出邀请,请他们来上海参观咱们的‘第二课堂’成果展,领导很高兴地答应了!所以接下来咱们除了日常工作,还要做好成果展的准备工作!”

“各所院校都把自己的优秀成果拿出来,到时候找个学校统一布展!”

高加林在下面一边做笔记一边琢磨,成果展的地点不用想,肯定是复旦、交大二选一,浦江学院基本没啥机会,只是不知道会来那几位领导。

稍微回忆了下团系统的领导名单,高加林便忍不住激动起来。

会议结束,各校的代表从会议室出来,也没急着走,而是三三两两地聊着成果展的准备工作,其中数交大和复旦的代表最为激动,从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下定决心要把成果展留在本校。

“加林,找你半天了。”没一会儿,复旦大学政治学系的段晓东便走了过来。

高加林还以为他要找自己拉票,以增加复旦在成果展选址中获胜的概率,没想到段晓东说的却是另一件事,“加林,我们学校每星期都会邀请知名学者、艺术家以及其他校外人士来校演讲,这次想请你过来办个讲座,给复旦的大学生讲讲广东的改革见闻,不知道你有时间没?”

“嗯?为什么要讲这个?”高加林反问道,要是讲小说创作,这倒是挺正常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前段时间又加印了,是当下最火的青春文学作品,让高加林讲这部小说实属情理之中。

可南边的改革他只在内参上写了,段晓东又是怎么知道的?

“我看过你的那篇文章!写的很深入,要不是之前就认识你,我还以为这是政治学或者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写的呢!”段晓东神秘一笑。

“而且据我所知,你这篇文章马上就要被《参考消息》转载了,等报纸发行之后,你正好过来给我们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