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学霸到神级科学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2章 主编,我想做科研(求追读)

打开Latex工具,江铭导入Nature的模板文件,出现在屏幕上的不是如Word般的文字界面。

而是一个编程界面。

Latex竟然是一个程序化的论文编辑器!

江铭稍微学习了一下,就明白了Latex应该如何使用了。

所谓模版,其实就是储存了一个期刊全部的字体、行间距、大小、图表样式等等的信息。

因此只有通过编程一样的方式,把论文标准化,才能实现自动排版的目的。

就好比要在文章里插入一张图片,如果用Word,就直接把图片拖进去就好了。

那么图片的大小,图例的文字大小,及其与图片的距离等等格式内容,都是作者自己手动去调整。

但是在Latex里,模版已经固定了这些格式内容,作者需要把图片存在图片库里,然后在想要放图片的位置引用图片,再在程序里填写图例的文字,一张标准的图片和图例就出现在论文上了。

还有一些给引用自动标号之类的功能,可以说是非常方便了。

江铭飞速地在键盘上敲击着,他在编程窗口里不断敲下写公式相关的代码。

屏幕右侧的显示窗口里,一行行格式正确、排版专业的公式就不断浮现了出来。

有了Latex工具的辅助,江铭的论文写作进度突飞猛进。

他趁着手感爆棚,一直在实验室肝到半夜两点,终于是完成了策略梯度的论文。

江铭又花费了一番功夫,登上Nature的投稿通道,把论文提交了上去。

顺便也把文章发到了预印本网站上。

...

日不落帝国,首都伦敦。

一个精致而带有科技感的六层小楼里。

莫里森正坐在办公桌前发呆。

他做自然杂志的审稿编辑已经两年了。

在他入职的那年,多少人恭喜他找到了这样一份体面而舒适的工作。

在科研氛围浓厚的蓝星,能当上顶级刊物的审稿编辑,对普通人来讲可以说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一份工作了。

然而,两年过后的他却只感到困惑和迷茫。

曾经的他也是在大学期间就早早晋升初级研究员的信息学天之骄子,却在机缘巧合下没能继续深造,而是转行来自然杂志做了编辑。

原本刚入职的时候,他还踌躇满志,希望能通过他的努力,让更多好的工作问世。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入职以后,莫里森才发现,自然杂志编辑的工作是那么复杂。

自然杂志的审稿流程,是分为初审与同行评议两部分。

由于自然杂志收录了各个领域的顶尖工作,因此作为常驻编辑的他是看不懂绝大部分论文的,只能负责初审的工作。

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大致浏览一下系统上提交的论文,然后大致判断一下研究领域与方向,就发给对应的高校或研究机构的高级研究员们去审稿了。

这让他觉得,自己简直像一个学术界的快递分拣员。

上班两年,他仿佛与自己梦想的工作越来越远,甚至他都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审过一篇让自己眼前一亮的论文了。

这让他甚至产生了放弃这份人人羡慕的轻松而体面的工作,继续去学术界深造的想法。

只是...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再重新回到学术界。

况且,一个毕业两年的初级研究员,难道回到学术界就做出什么很厉害的成果了吗?

夕阳西斜,一束光线透过窗子在他桌前留下痕迹,下班的时间到了。

莫里森叹了口气,晃了晃脑袋,摒除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正准备合上电脑下班。

忽然,伴随着提示音的响起,一篇论文卡着时间发了进来,出现在自然杂志的审稿系统上。

莫里森准备关电脑的手停了下来。

论文的标题深深吸引了他的目光。

《Solving Complex Decision-Making Problems with Policy Gradient Algorithm》

使用策略梯度算法解决复杂决策问题...这是什么领域的论文?

莫里森顿时来了兴趣。

不如,把这篇审完再走?反正也花不了太长时间。

他点开论文,轻读出声。

“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我们首次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策略梯度算法,该算法能够使机器自主训练并生成复杂的决策策略。在以往的研究中,机器的决策能力往往受限于人类预设的规则和边界,而我们的工作打破了这一局限,为机器赋予了自我学习和自我进化的能力...”

上帝啊,这是什么研究!

莫里森瞪大了眼睛,从未听说过有研究是能让机器自我学习策略的。

而且,这似乎,是信息学领域的?

莫里森继续往下阅读,发现这篇文章他是完全可以看得懂的。

作者在论文的第一部分introduction里就简明扼要地抛出了自己对策略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理解。

“策略是一个函数么...”,莫里森顿时有种恍然之感,这么来看作者的想法就很合理了,如果用神经网络来拟合函数,似乎真行得通!

“不过,你要怎么去训练呢?”,莫里森一边思索,一边喃喃自语。

他似乎没有发现,自己已经顺着论文的思路逐渐往下看下去了,完全超过了平日里初审所需要的阅读范围。

莫里森继续往后阅读,后面的内容简直堪称惊世骇俗。

竟然是让由神经网络构成的智能体自行探索,逐渐学习策略。

莫里森初看到的时候只觉得异想天开,但是随着后面作者的公式推导与证明,他发现这似乎真行得通!

而后面的详尽的实验验证也证明了,这个技术是实实在在可以应用的。

莫里森的脸都因为兴奋而发红,如同喝醉了一般,如痴如醉地把整篇论文前前后后读了两遍。

直到他缓过神来,才发现天色已经黑了,整个自然杂志社就只剩下他一人。

莫里森看了看表,天,竟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

自己就这样因为一篇论文,坐在位置上看了整整三个小时。

他赶忙操作系统,把论文通过了初审,然后,从列表里找到了蓝星几所顶尖大学的著名研究员,把论文发给了他们。

发出论文后,莫里森仍然坐在位置上深深回味着。

他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快速编辑了一篇邮件,深吸一口气,发给了杂志社主编。

那标题为辞职信的邮件中,只有短短一行字。

“主编,我想做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