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故宫看文物2:书法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冯承素 行书《摹兰亭序》

冯承素(617—672),唐太宗贞观年间内廷从事书法复制的“搨(tà)书人”之一。“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流传至今的摹本中,冯承素本最为可靠和珍贵,被称为“下真迹一等”,意思是几乎等同真迹。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书圣”王羲之(303—361)和他的好友共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相聚。当天,天气晴朗,大家酒兴正浓之时,纷纷拿出纸笔,赋诗言志。王羲之将大家所作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序》。整卷书法矫健多姿,字字变化无穷,如“之”字出现二十余次,次次各有姿态,成为书法史上不朽的名篇。

唐太宗极度痴迷王羲之的书法。据说,唐太宗死后,原本收藏在内府的《兰亭序》真迹成了他的陪葬品。唐太宗曾为《兰亭序》制作过复制品。复制书法名帖在当时被称为“搨书”,即用极薄的白纸覆盖在真迹上,先勾出字形轮廓,接着填墨,再将真迹中因为毛笔开叉或笔毫不齐而带出的细微痕迹逐一描出。

冯承素的《兰亭序》摹本,就是当时的宫廷“搨书”留下来的唯一作品。冯摹本几乎毫发无遗地复制了《兰亭序》真迹的面貌,无论是笔丝牵连处,还是原稿的笔误,都完全照搬。更珍贵的是,整个摹本神气生动、运笔流畅,毫无一般摹本的局促和迟疑,这在古代书法真迹的摹本中可谓独一无二。

装裱:卷 材质:纸 尺寸:纵24.5厘米,横69.9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