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好妈妈一定要懂的育儿心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让孩子成为能为自己鼓掌的人:关注自尊心

乔乔是一名5岁半的男孩。周末的一天,屋外刮着大风,天气限制了乔乔的户外活动,他只能窝在家里玩。妈妈在忙家务,乔乔没有缠着妈妈陪他玩,而是很专注地在拼搭积木。过了一会儿,妈妈听到乔乔在开心地鼓掌,走过去一看,原来乔乔用小块积木拼搭成了一个有绿色院子的大红房子。妈妈乐了,乔乔是在为自己鼓掌啊!

以前,乔乔并不能做到一个人默默地完成作品,当拼插不上或者积木倒了,他就会哭闹、喊叫。妈妈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他,积木就是这样,拼插结实就不会倒,所以需要小心一点,积木倒了就重新来,慢慢地就能做得很好了。每当乔乔完成一个作品,妈妈就为他鼓掌。

时间久了,乔乔悟出了一些道理,理解了妈妈说的话,也能控制自己不哭了,而且会琢磨着新的花样,拼出想要的形状。

当一个孩子能够为自己鼓掌的时候,说明这个孩子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他很享受这份努力的成果,当然也很喜欢自己。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四五岁的年龄为自己鼓掌。那么,什么样的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呢?首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孩子的自尊建立得比较好。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评价,是对感知到的自己拥有的品质的评价,其实质是个体是否喜欢所认识的这个“自己”。

1.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

心理学家凯西迪的研究显示,自尊植根于幼年时期与主要照顾者之间互动的结果,之后则继续受个人与有特殊意义的成人和同伴之间关系的影响。

早期依恋对个体社会性发展可能有长期的影响。心理学家沃特斯等人的研究很好地说明早期依恋和幼儿期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幼儿园里通常充当领袖角色,他们发起活动和游戏、对他人的需求和感觉十分敏感,很受同伴欢迎。这样的孩子在学习、游戏、社交方面都很主动。

3岁前孩子和妈妈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关系,使得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家里人喜欢、被这个世界所喜欢,觉得自己是值得喜欢的孩子。有这些正向的情感做指导,孩子就会按照让自己、让大众喜欢的标准去做事情,就会成为被人喜欢的人。

幼儿阶段,亲子之间努力营造互相信任、爱护的关系仍然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妈妈接纳孩子的行为,不打不骂、不呵斥、不娇纵,有话好好说,更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除了亲子关系以外,同伴关系在幼儿阶段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孩子是否被小朋友喜欢、有没有受到小伙伴的影响,都会影响孩子的归属感建立、性格发展以及自我评价。

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我们具有被我们自己所关注、被我们自己的同类所赞赏的本能倾向。当一个孩子没有那么多小伙伴的时候,可能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相反,当一个孩子有很多朋友一起玩,被很多人喜欢,孩子通过同伴的眼睛就能看到了一个友好、可爱、宽容、大度的自己,他们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所以,在幼儿阶段,父母不仅要注重在自己和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要为孩子创造与小伙伴相处的机会,培养孩子与小伙伴相处的能力,使得他们成长为受人喜欢的孩子。

2.尊重孩子的人格

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尊严,有着强烈的保护自己的尊严不被侵犯的愿望。这个时候,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有被尊重的感受,他们就会更加尊重自己。

举个例子:平时妈妈对孩子说话有礼貌,从来不大呼小叫。当孩子做错事,妈妈生气了也不打骂孩子,冷静以后同孩子讲道理,让孩子心服口服地承担行为的后果,孩子就会有一种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感受,并落实到行动中。当这个孩子养成做事之前考虑行为后果的习惯,他就懂得了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3.促进孩子的主动感发展

3岁以后,孩子的身体灵活性、行为能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获得了很大发展,他们接触到的环境也更广阔,他们参与和征服的欲望也更强烈。不管能不能解决问题,他们都要伸手试试。他们的大脑更加活跃,思考的内容更广博,内心有一种“我要做”“我要尝试”的冲动,而且是一边想一边行动。很多时候,他们还没来得及想就行动了。行动代表了他们内心的愿望,体现了他们的思维轨迹。

当身体的发展为认知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与认知协同发展的是他们的情绪情感体验,他们在行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身能力的提升,拥有的一定是积极、美好的情绪体验。一旦他们感受到这种主动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愉悦、快乐,这种行为模式就被保存下来,成为他未来生活的主体模式。因为自我体验会使得自我认识转化为信念,进而指导一个人的言行。自我体验还伴随自我评价:激励适当的行为,抑制不适当的行为。

不管孩子想做什么,裁纸、绘画、写字、扫地、洗衣服、叠衣服、拎东西、参与到做饭过程中等,只要他们想做,就给他们机会去做。他们做的行为只要有了结果,家长就给予肯定和支持,这些都能让孩子体验到行动带给自己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