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降60分上复旦?
林健东回家时,见家里多了个流里流气的“长发男孩”。
走进了瞧瞧,才发觉是个女生。
长得英气中带几分秀意,挺好看的。
他还偷偷问了薛琴一嘴。
“你不是昨天还担心林商早恋么?”
“怎么这都领家里来了,你还沉得住气?”
薛琴却对纪凝一万个放心:“那是个假小子,他们俩处得和亲兄弟一样,要谈早就谈了,拖不到现在。”
晚饭上齐。
纪凝吐槽归吐槽,但糊涂粥加点小咸菜,配上辣椒炒肉,她干饭干得满口香。
而林商则更是米饭一碗接一碗,菜里的辣椒不过瘾,他还去拿了两包辣条,倒在第五碗米饭上。
“哥,你别这样……”
纪凝顺手挡掉林商递来的辣条,挪挪凳子,坐得离他远一些,她额头上隐隐有汗:“你这个吃法,我害怕……”
薛琴在对面笑着说道:“他一个男生,食量就是大一点,林商,你就不能慢一点?和拱槽似的——纪凝,你吃你的,别管他。”
“小凝,帮我拿瓶可乐,就在你身后的冰箱里。”
“大冬天的,还喝冰镇可乐?”
纪凝看不到他的胃是不是铁打的,但还是乖乖取了一瓶,放他桌前。
“这碗是中号的,五碗饭,也就抵得上正常饭碗的两碗半。”
“两碗半,也够夸张了吧。”纪凝讷讷道。
林商心笑不已,她是不知道,自己在重生前,还不满三十岁,身体机能却已经衰退得厉害,很久没有这种敞开了肚皮,饱餐一顿的感觉了。
小时候一顿饭能干掉半瓶辣酱,可工作后过劳加班导致身体拉胯不行了,吃根辣条肠胃都受不了,整个肚子都火辣辣,翻涌着烧疼。
甚至就连肥宅快乐水,喝起来竟然也是苦的。
人一旦失去好身体好心态,就好比直接丧失了分泌多巴胺的能力,从根本上快乐不起来。
林商笑道:“珍惜能吃能喝的健康身体和良好心态吧,多践行一句古诗: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努力加餐饭,是古诗?”
“真有这句诗。”
林健东见俩孩子拌嘴之余,吃饭还口口香,不禁笑道:“儿子,就你这饭量,还是别去沪市上大学了。”
“我听说啊,他们那边吃米,一桌子人,只上一个海碗的米饭,用更小的碗,几个人分着吃。估计你十个小碗都不够吃的。”
“就是。”薛琴一听,立马也在旁边帮腔,“南方菜你吃不惯怎么办?还是离家里近点,口味吃得习惯。”
“哥。”纪凝歪歪脑袋,她还是第一次听说林商谈他的报考志愿,“你怎么想起来一定要考去沪市的呀?”
“他想考清北复交,复旦和交大不就在沪市么。”薛琴说道。
“哦。”
纪凝顿时一脸“那没事了”的表情:“哥,你加油吧,我精神上支持你。”
在父母面前,林商忍住想用筷子敲她脑袋的冲动。
“正常考,我是考不上了。查了查,复旦的理科,在我们省,几乎要690分以上才包稳,每年基本是全省前二三百名的尖子生,才考的上。”
按2013年算,鲁省高考人数50万人,其中理科生26万人。
即排名前1‰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复旦大学。
“所以……”
“所以。”林商冲纪凝笑了笑,“让复旦降个60分录取我。”
“哥,你脸皮有够厚的。”纪凝不听他胡诌了,转而低头扒饭,“复旦是你家开的嘛?之前干嘛瞒着我。”
“你这孩子,越说越没谱。”薛琴给他夹了一个藕盒,“给,堵堵你的嘴。”
“正好纪凝也在这儿,妈,我就请她当个见证人了,如果我明年顺利考上复旦,你就别操心我以后干什么了呗?”
“行行行,小儿羔子。”
薛琴啐道:“你能考上复旦,就当我们没本事指导你了,你就是想去西伯利亚挖矿去,我们俩也不拦你。”
……
吃过饭,纪凝还想帮林母洗洗碗,薛琴一个眼神甩给林商,让儿子拉着她去客厅呆着看电视嗑瓜子。
不久后,有辆奥迪A6在楼下停好,林商送纪凝上车,让她到家给自己发个消息。
回到自己卧室,关门继续查起资料。
“父母的过来人经验,有时很透彻,但终究差了些调查研究、旁搜博采的敏锐啊。”
老爸对他的评价,“八面玲珑,只做到了一面”,林商不置可否。
放到重生前高中生的他身上,其实非常精准。
不过现在,攻守之势异也。
林商的手机屏幕不断闪烁亮光,他盯住搜索栏中的“农村专项自主招生”几字,想了很多。
他出生于济城下面的一个小县城,因为林父生意需要时常靠在主城区,一家人搬来了这边。
2014年的济城,虽然GDP等数据相对好看、拿得出手,可实际上,人们生活在这里的感受,还是相对滞后和保守的。
自主招生,一项已经实施了多年的政策。
高中学生通过向高校申请,证明自身具备某学科方面的特长优势,可以获得笔面试资格。
成功通过自招的话,学生就能够得到20至60分的降分奖励。
极少数人更是可以破格择优录取,分数只要达到一本线,就可以上顶尖的985高校。
林商锚定的目标,是录取分降60分,等同于给自己成绩加60分。
六十分,什么概念?
少民考生在非聚集区,普遍加5~10分。
华侨子女以前是加10分。
考生父母壮烈牺牲的,才加20分。
加60分,可以让鲁省的理科生630分、文科生590分左右考上复旦。
林商想到,如果他明天去隔壁教室,拍着纪纱班里的尖子生们的肩膀问:哥们哥们,590分上复旦了解一下。
他们一定嗤之以鼻,全然不信,全然不知。
因为关于自招的消息,在2014年的济城,形成了上下参差的信息差。
济城最好的三所高中,私立的至圣国际学校、公立的济城一中、致知中学,早就掌握了其中的套路。
他们年年大范围组织学生申报自招材料,并且有专门的奥赛班、作文班,帮助学生拿奖项、充实简历。
济城二中,是在2014年爆出某高校卖名额、次年自招大幅改革后,才意识到这条路子的重要性,零星几个老师,私底下和班上最好的学生提一嘴,然后放任他们自己搜集简章、准备比赛、修饰简历。
而下面一些县城的学生,高中时光只有埋头苦读这一个选项,连听说的机会都不曾有过。
以至于自招政策在2020年被叫停了,县城里的学生们,才偶然从新闻中得知,哦,原来以前,还有这样一种“逆天改命”的剑走偏锋之路存在啊……
父母与前辈的人生经验,可以当做对自己的警醒。可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获取信息和检索信息的水平,将直接决定一个人能力的高低。
所以该轮到你与时俱进、跟上风潮的时候,一些“权威”已经无法为你提供可靠的信息源和价值判断了,还是需要相信自己、放手一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