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命印象
面对人生,不必气馁!只要你的目光和想象力够遥远,好多大戏才刚刚上演!
如果你感到对生命的意义模糊不清,那么,我们从生命的印象开始,试着一点点解答,总有清晰的时候。若任由困顿无休止地制造麻烦,不如及早把它不留一丝疑虑地彻底铲除。
我们不妨最大限度地依据所知浅显的结构知识做一个大胆异想:宇宙空间、地球、以及一切以地球为依托的物质存在形式,完全被一股强大的神秘力量所创造,没有目的,只有无尽的为。我们至今不能理解,自然界存在的一切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那样,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是,仍处于一种半开的混沌状态。这股神秘力量把全体置于一个既不永恒,也无尽头的空间区域,让其自行抉择,再基于一些合理性的生存条件,暗中却标定了任何物质都不可逾越的界限。仰望星空,我们与生存引以为豪的地球,轻如微尘。对极其浩瀚的宇宙而言,我们的存在似有若无。比较是客观的。一个浩瀚无际,一个细小如沙。但我们的存在,却基于地球自然的禀赋,同时基于自身的变化,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开拓的能力。同样谁都不能准确地说出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太阳会辐射地球,为什么因为一束阳光的存在,使地球生长出无数鲜活的生命。凡此种种,似乎都有一个微妙而突出的焦点,使一切顺理成章有迹可循。
我们灵活的社会系统,似乎是人类积蓄力量的一只拳头。内部错综,外部却是独立的,自成体系,一刻不停地循环流动。无疑,就目前而言,集体以国家社会形式存在于自然界,是人类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一种模式。它也在不断地为更好地发展自身而努力改进着。每个社会单元,其中心就是国家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传承,是无数传奇凝集的生命精华。
相对无限的宇宙而言,对地球生命的影响,似乎有限。或者是我们不能观察留意到,许多估计不到的影响,但影响和威胁却实确存在。
一群蚂蚁,它遵循自己的生命轨迹运动,我们或者更大的障碍出现,依然不会彻底地干扰到它们“巡察、进食、繁殖和抵御嗅到的危险”。除非环境与气候发生极端爆发性的变化,这种不可逆转的集体灭绝才可能出现。当我们赞赏自身具有多么顽强的生命力时,自然界与我们一道进化并生存下来的物种,同海滩上的沙子一样多。
我想,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同样应该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尽管,现代科学对地球的存在形成,依然不能给出十分充分和肯定的解释。对我们来说,不求甚解,只求获得一个大概印象即可。因为,无论是深不可测的宇宙,还是奥妙无穷的地球自然。当我们获得了人的生命那刻起,有无你的态度,正如不断发生碰撞的事物那样,并无考虑一个人的意见而继续在运动和变化。但在积蓄人生见识方面,只须知道些什么,总有益无害。何况这对我们了解“生命印象”环节,似乎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就像精奥复杂的论文阐述某些观点时,必须由内而外或由表及里应用许多夸张内容,由此才显得有理有据,脉络事实清楚。观察与了解地球上“生命”形成环节,与我们急迫了解自身和社会的态度一致。
一百年前,科学家对地球的年龄与起源做过严谨而有趣的推测。大体观点英国历史学家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有描述。当时,科学家趋向于把地球年龄与起源估算的时间越来越长。地球在遥远的时代,由空间“涡状星云”聚集而成,它环绕太阳一圈一圈地运行了二十多亿年。或许环绕更久,年龄比估算的也更老,老到无法想象。地球的“童年”,表面没有坚硬的固物,而是白炽熔化状态,像冶矿炉里熔化的液态金属,没有冷却的岩浆,没有水。迷雾的蒸汽之下,是翻滚的、沸腾着的岩浆“海洋”。漂浮火云的天空,耀眼的太阳和月亮飞快掠过,像一股火焰上腾起的灼人热浪。当时,太阳、月亮与地球的运行速度“飞”似的,非常快。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也非常近。之后,又几百万年过去了,太阳与月亮距离地球越来越远,它们看起来也越来越小,运行的速度也越来越慢。地球上,天空中漂浮的水蒸气越来越少,它们逐渐凝结成雨,落到地面,熔岩也逐渐凝固成巨大的熔滓,在熔岩的海平面上上下漂浮,随后又被其他漂浮物所覆盖。然后,又经过了非常漫长的时间,地球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变成了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科学界估计的地球年龄为46亿年。而至生命存在的时间,或在8至16亿年之间。地球孕育生命,及生命进化途中依然经过相当漫长的岁月。猿人的出现与演化,可追溯到二百万年前。而人类从有了意识和分节语的出现,直到成为“食物生产者”的农人时代,中间又经过几万年漫长的时间。
当读过这段地球生命的简介后,我不能说,它能立刻改变或加深你原先对生命的某些认知与观点。或有待时日。但如果你能打开大脑界面,利用思维工具,在头脑中绘制出整个包括地球生命等待和演化的全过程。你将获得一种对自我生命的全新体验。当然,须将种种一切看似无关的与自身强行联系起来,而不是仅仅当作一段变化的历史来读。它或促使你更加慎重而正确地看待与理解世界万物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和生命原始形态。自然生命的此消彼长,逐渐发展起来人类文明的兴衰更迭,国家、民族与社会的文化缘源与传承,个人与社会集体关系的建立。只要努力去想,总有一天必定能正确理解人类精神与生命内涵。
前段时间,看中央电视台《生命之歌》纪录片时,留意到一个地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使青藏高原隆起。而在这次剧烈的地壳运动中,一些亚热带和温带植物四散而去,取而代之的是多植物带分布的生命景观。”生物们进行了一次生命的大迁徙和大组合。时至今日,我才从中看出一点端倪。生命必须先从适应环境的变化开始,才能谈及它与种群的延续、成长和变化。一切都要追寻环境变化的足迹。我们人类也一样,分分合合,战争、疾病,社会制度的不公平,都得用生命或生命中的磨难来弥合。
所以说,生命的缘源非我们之前想的那么简单。
也许你会这样认为:这段地球历史与地球宇宙空间架构的说辞,或青藏高原的抬升,和你没什么实际意义。也不会使你得到任何有益的回报。但是,任何有益的回报,都是有条件的,都是自己有为思考和体验而获得,不是凭空给予的。世界从地球诞生之日起,就历经无数磨难才有了今天的模样。而我们,要想获得生命最初印象,助益正确地看待生命与人生,就必须从多个维度去尝试解读,而不是故步自封站在现有位置,只顶着眼前世界的风云变幻或自己的人生颓败的格局望洋而兴叹。
我们只能从最原始的地方,才能找到一切变化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