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的奇幻空间历险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雄伟的都铎古城(下)

1

话说夕阳的余晖渐渐隐去,古城的轮廓在暮色中变得模糊。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在低语,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今日的沉寂。太阳终会落下,但历史的印记却永存。

我、张毅勇和王雅昕用汉语大声朗读《山坡羊·骊山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我们大声朗读着。“望西都,意踌躇。”王雅昕读这一段的时候将手臂缓缓举起,指向夕阳。那铿锵有力的词句在空气中回荡,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鸣。

那些游客也听到我们的朗读,虽然不是用冯特彭的语言。我们的周围挤满了人,但是当我们转过身来,刚和他们四目相对时,“啊!好恐怖!”一个冯特彭人发出了尖叫,原来是因为我们和“外星人”样貌不一样罢了。

他们纷纷后退,眼神中充满惊恐。不过艾尔特迅速走上前,用流利的冯特彭语解释我们的来意,他们的表情这时才从惊恐转为好奇,甚至有人开始微笑点头,显然被艾尔特的诚恳所打动。

艾尔特的话语安抚了众人的恐惧,他们开始接纳我们的独特样貌。我搜肠刮肚,将这首词转化为汉语然后再用冯特彭语说出,尽管我是即兴翻译,但词句间的情感依然传递给了他们。

我们和那群人在欢声笑语中目送夕阳的离去,古城的夜晚悄然降临,星光闪烁,尽管天上的星星我一个也不认识——也许星星还是原来的星星,只是我们换了一个角度仰望,位置有所不同。夜风轻拂,我们随便找了一家小餐馆坐下,点了几道当地特色菜,不过是艾尔特买单。

当第一道菜上来的时候,我们大吃一惊。这道菜黏糊糊、绿色的,就像大自然的琼脂玉露,又像果冻一样,开始看这道菜的时候只觉一阵恶心,但是在艾尔特的鼓励下,我捏着鼻子,狼狈地抿了一小口,但是却发现格外鲜美,入口即化。

艾尔特笑着解释,这叫“绿芳凝”,是都铎古城的特产,由一种稀有植物制成。我们听了大吃一惊,都感叹以前从来都没有吃过,大开眼界了。

紧接着是第二道菜,名为“星辉酥”,不同于第一道菜,因为这是酥,所以我们都能接受。这道菜金黄酥脆,撒上星星点点的香料,表面撒满了闪烁的细碎晶粒,貌似在闪闪发光。咬一口,满口生香。张毅勇用几乎要发光的眼睛盯着那盘“星辉酥”,连声赞叹:“这简直是舌尖上的中国。哦!不,这应该是舌尖上的冯特彭啊!”

2

艾尔特微笑着点头,继续介绍道:“星辉酥的晶粒来自夜光花——也是在星辉谷中生长的独特植物。吸收天地之精华,绽放时如星辰般璀璨,返程时我会带你们去看看。”

这天晚上,我们吃了很多菜,因为篇幅有限,所以我就不一一介绍了。那时肚子都快要撑爆了,但心中却充满了满足和惊喜。餐馆的灯光柔和,映照出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我们彼此分享着美食与故事,感受着异域文化的魅力。夜色渐深,窗外的星光与馆内的灯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有着“烟火”味的画面。

作为外号为“小灵通”的我,见多识广,将我们的中华五千年故事用冯特彭语讲得生动有趣,艾尔特坐在旁边听着,拿出一个小本子,在记笔记。他专注地记录着,时不时点头称赞,有时提问我和其余两人便耐心解答。我们亲切的交谈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但是有时他问我们三个的问题却令我们抓狂,因为那些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奥的文化差异。比方说冯特彭文明是以部落为单位的社会结构,而我们则是以君主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比如,他们对‘他’的使用,说明冯特彭社会结构的平等与简化,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向艾尔特解释却费尽口舌。这些都让我们费尽心思解释。

不久,夜深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餐馆,跟随着艾尔特踏着星光到达了一家驿站,驿站内灯火通明,古色古香的装饰让人仿佛置身于古老的画卷。艾尔特轻车熟路地安排好房间,我们各自安顿下来。尽管疲惫,但心中仍回味着今晚的美食与文化交流。窗外星光闪烁,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

第二天到了,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我们整装待发。艾尔特早早地在门外等候,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他神神秘秘地领着我们去往在古城的另外一端,只见有一汪蓝色的泉水,似乎有些浑浊,我心里猛地一惊,心想:“这莫不是之前首领说的那个蓝色泉水吗?”

我上前去观察,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气味中毒,我打算用“扇闻法”,小心翼翼地蹲下来,用手轻轻地扇动空气,发现竟然没有气味。张毅勇将一个瓢递给了我并对我说:“陈睿,你去舀一些这个蓝色溶液,我等一下去拿一个铁制品,看看铁制品上是否会留下痕迹。”

我接过瓢,缓缓舀起一汪蓝泉,水波荡漾,映照出我们好奇的面容。艾尔特在一旁静静注视,张毅勇不知从哪里拿出了一个小铁棍,上面没有一点锈迹,他把这轻轻浸入装满蓝色液体的瓢中,好几分钟后,铁棍表面竟泛起一层红色的物质,而那原先是蓝色的液体却变成了绿色。

王雅昕用汉语向我、张毅勇说:“看来这泉水确实含有硫酸铜,铁棍上的红色物质应该是置换出的铜。”我点头赞同,顺便用汉语说:“在中国古代,炼铜术已有千年历史,古人用铁置换铜,正是这种原理。这种蓝色的泉水叫作‘胆泉’,北宋张潜在《浸铜要略序》中记载‘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至于我是怎么了解的,是因为一次化学考试中题目出的就是关于这个的,那次考试让我印象深刻,深刻到我迄今为止都难以忘却,那次也让我对古代炼铜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意犹未尽,我又说:“在上中学时有一位同学说‘二价铁是夏天的颜色’,因此我们全班同学都记住了。那位同学还编了许多有趣的口诀……”

“之前我曾经问过你初中班级的化学成绩,人均40啊!”张毅勇插话道,“所以是这个原因吧?”我笑了笑,回忆道:“正是如此,那些口诀让我们对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不过有一些口诀是化学老师留给我们的,像什么‘一氢钾钠银,二钡钙镁锌’、‘三铝四硅负二氧,一二铜二三铁’什么的,我早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甚至有一次,我躺在床上,梦里都在默念这些口诀,醒来时发现枕边还放着化学课本,那时的我觉得我是被化学口诀给‘洗脑’了。”

当张毅勇和王雅昕听到这里,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艾尔特虽不懂汉语,但从我们的笑声中感受到那份轻松与愉悦,他捂着嘴也笑了起来,他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轻声问道:“你们在说什么这么有趣?”我们笑着用简单的冯特彭语解释了“口诀”的意思,就是“一种帮助我们快速记忆的一种语言形式,也是一种方法”。

他听完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艾尔特接着问道:“那这泉水的变化,是否也能用类似的口诀来解释?”我们相视一笑,王雅昕点头道:“当然可以,比如‘铁遇此泉,蓝变绿铁红;锌遇此泉,蓝变绿锌白;铝遇此泉,蓝变绿铝灰’。”我是逐字逐句翻译的,但是他一听就懂,还拿出本子和笔记下来了。

太阳逐渐升高,阳光洒在泉面上,波光粼粼。泉水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清澈,蓝色中泛着微光。我们就要离开了,依依不舍地看着蓝色的‘胆泉’,仿佛它在向我们道别。艾尔特挥了挥手,眼中满是留恋。我们踏上归途,心中却依然回荡着那泉水的蓝色涟漪,仿佛那段化学记忆也随之波光粼粼。

我们上了马车,马车缓缓驶离,塬大陆的奇异景色在窗外流动,银色鬃毛的神兽马蹄声回荡在空气中。艾尔特低头翻阅着笔记,真是‘温故而知新’,我们三人相视一笑。“哦!对了,我们去星辉谷!”王雅昕提醒道。艾尔特眼中闪现出期待的光芒,他答应我们去星辉谷看一看。他笑着说:“放心吧,我是不会忘的!”

都铎古城的历史如同一幅画卷,千年前的繁华与战火交织,蓝色泉水在岁月中沉淀。马车驶过古城遗址,残垣断壁间依稀可见昔日的辉煌。残存的石柱上雕刻着复杂的图案,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回想着昨天和今天上午的经历,陷入了沉思。

本章已结束,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