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驻的师魂:谢孟自选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进入“小说篇”,自然都是讲故事。但论讲故事,有讲得精彩的,也有讲得无彩的。当然,我一直追求那精彩的。

首篇《小飞飞的梦》,是我尝试童话创作的一次实践。怀着一颗不泯的童心,沿着儿童们的心路历程,通过丰富的想象及幻想,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和适合儿童的浅显、易懂、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一个神奇而美妙的故事,令小读者们在获得乐趣的同时增长科技文化知识。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1980年10月出版的《365夜(下)》收录了该文,并请著名画家戴敦邦先生为此文绘制了精美的彩色插图,亦拿此文作为《365夜》后续征稿的范文。1982年5月该社又另行出版了彩色小人书《小飞飞的梦》。

《远去的陶棨》是一篇写实性小说,它以笔者亲历的事件为主线,真实而深刻地记述了一件本不该发生的悲剧。本文前部分笔者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勾画了陶棨——一位笔者邂逅的马列修养颇高、革命理想坚定、朝气蓬勃且深受学生爱戴的中学党支部书记的光辉形象,而后在得知他竟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时,对心中无比崇拜的偶像跌落“神坛”,变成人人唾弃的“坏人”的不解、困惑、悲悯……以至后来不期而遇的尴尬场景,入木三分地刻画出笔者当时内心的挣扎与煎熬,进而烘托出时代悲剧的多重色彩,并无声地呐喊:但愿此类悲剧不再重演!……此文已在由许承庸校长主编的《长毋相忘——献给北京市三十一中学九十周年华诞》一书中全文发表,影响颇巨。

对比话题沉重且更像一部历史剧的《远去的陶棨》,《笑声,在理发馆里》则更像一部轻松幽默的市井风情剧,它是笔者探索特殊语境下,个性化语言运用的一次有益尝试。一次,笔者目睹了胡同理发馆里一起矛盾冲突从发生、转化,到化解的自生自消的全过程,就此题材创作时,除了真实、生动地还原了此情此景,更突出人物对话的描写:或平实或拙朴,或诙谐或幽默,或辛辣或曲缓……如此多样的对话跃然纸上,让人物鲜活起来,文章显得更有生机,富有灵气;也让读者在充满现场感的多彩的北京市井文化感染下,领略了人与人之间要“宽容、理解,互相帮衬”的深刻意义。

《赴宴》是一篇尝试性的意识流小说,意在打破时空界限,通过事实与虚幻、现实与回忆的互相交织来回流动,直接与间接的内心独白,使叙事显得扑朔迷离。这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把读者带到一个飘忽不定的虚幻世界,在恐怖离奇中展开多重想象,或置换为美的图景,进而产生强刺激后的快感,令读者回味。

……

故事性、可读性、艺术性、思想性、娱乐性,有人把这五性定义为好小说的五个特质。我不敢妄言自己的小说达到了此标准,但至少它们是朝此努力的。

我的小说篇目不多,但自己断言它是“少而精”,即不求丰产,但求“精致”。这“精致”就是:围绕不同立意而尝试不同的写作方法,加强修养与功力的提升,走出约束自己的藩篱,深入读者的心里、生命里。

接着走进“散文篇”,则是另外一种天地。它没有一点儿虚构,源于生活的真实;它声情并茂,行文灵活;它个性化鲜明,精神内涵深蕴其中。

《永驻的师魂》是笔者为《现代教育论集》着力打造的一篇散文。该集出版之前,笔者萌生了撰写“北大名师教学风采”的散文,以总结他们教育教学之精华,欲给现代教育作点儿贡献。几位名师都是授课予我的恩师,他们各具风采,要想写好他们也很不易。如何概括出他们的特点,如何凝练出他们的为人及授业之道?因年代久远,记忆已有些淡漠,就要把笨功夫用上。首先,把仍存于记忆库里的素材调动出来,并记录下来;其次,记忆模糊的,借助昔日笔记勾起回忆;再次,找寻当年同学共同回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素材准备较为齐全。后经过取舍、概括、思考,到最后撰写,昔日王力、季羡林、冯至、林庚、朱光潜、宗白华、吴组缃、朱德熙、冯钟芸、赵齐平、陈贻焮等十一位名师,品德高尚的为人之道,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气度非凡的人格魅力等,在《永驻的师魂》一文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各具特色的鲜活形象跃然纸上。而“吴组缃:小说家讲小说”“朱德熙:年轻的长者”“目光·刺人·征服力——忆朱光潜先生讲课”等精心打造的小标题更起到凝练全文、引领读者、增加可读性的作用。该文被收录在《现代教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该书序言作者杜祖贻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评价说,将前辈学者的风范一一呈现于世……获悉了这些大师们渊博的学识、认真的治学精神,以及培育后学的热忱;……前贤如王力教授等,都是今日年轻教育工作者的典范。

笔者年轻时读过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却未曾见过绞刑架,但在李大钊纪念馆里见到了,并受到极大的震撼。那由特殊方钢制成、粗粗的两条绞索冷冷地挂在坚固的横梁上的绞刑架,虽是复制品,仍透出当年敌人的狰狞。《绞刑架下的凝思》一文始终围绕绞刑架展开叙述,时而描述,时而发问;时而思考,时而回味……在描述大钊先生遭到残酷行刑的场面之后,笔者挥笔写出神女与大钊先生关于信仰的精彩对话,其实这也是普罗大众的提问:何谓信仰?如何看待信仰?当下文魔鬼亵渎正义之声时,笔者又义正辞严地以革命的批判精神予以有力的驳斥。尝试意识流的巧妙运用,让文章的思想有了穿透力,愈加彰显了大钊先生的不死精神。全文情绪激昂,荡气回肠,文字凝练隽秀,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英雄精神的赞扬。《中国教育报》于2003年6月24日第8版全文刊登。不少读者反映,该篇彰显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读后让人热血沸腾!

《云顶寨——一个消失了的神话》,以饱满的思乡之情,采用见闻式笔法,展现了极强的现场感和画面感;同时叙中加议的笔触,又使文章具有深刻的内涵。现代时尚语言的运用,比如:“云顶寺……网红打卡之地”“梁家小店的美食……成功地挑战了我们的舌尖”等,使文章更具有现代感,富有朝气。通篇见闻、叙述、思考穿插自由,变化起伏,呈现出散文的灵动与可读性。

《妻子的三部曲》,力求真实、生动。因此,它以平实、朴素的语言,客观地描绘了妻子人生的三个阶段,而在每个阶段,又都有鲜活而生动的细节描写,令本篇增色不少!该文通篇洋溢着“不懈地追梦”的向上精神,真实性中渗透着人生的真谛。

……

纵观自己的散文,虽谈不上篇目甚多,但还“异彩纷呈”。笔者满足于它们把我鲜活的感觉带到了文字的苗圃,使具有了生命特征与活力的文字再现我眼中的世界。

“评论篇”则展示的是笔者对教育领域重大问题的探讨与研究。这些文章看似板着面孔说话,实则背后深藏着笔者对教育的深情,表现出笔者对教育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世界教育的现在及其将来》和《中国教育的现在及其将来》,这一对姊妹篇用充分的论据、理性的分析,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现在再到将来,全方位地深入论述世界及我国教育的现状、发展及走向,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及权威性,给我国教育的发展蓝图增加了参考价值。《世界教育的现在及其将来》一文载于《百科知识》1982年第3期,《新华文摘》1982年第4期转载。《中国教育的现在及其将来》一文载于《现代化知识讲座》第7辑。

“学术篇”收集的论文,均属于笔者的专业范畴——中国古典文学,它们只是笔者著作中的冰山一角。传播中国古典文化,让经典永流传,笔者除了进行名篇《兰亭集序》的讲析,《李白诗歌中的意向》等的赏析,还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大家格外关注。《杜甫在华州的“诗兴”》一文,笔者运用详尽的史料,加之周密、客观的分析,得出:杜甫在华州的“诗兴”,不是游山玩水的闲情雅致,而是忧国忧民的倾心之作,对郭沫若先生《李白与杜甫》一书里几处关于杜甫在华州创作的说法,提出完全不同的见解。该文刊登在《文学评论丛刊(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政治功利与白居易新乐府》一文是笔者针对《光明日报》某文里对白居易与新乐府的偏颇认识而发表的不同见解,提出了“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政治功利与作品的成就相对立,更不能以是否含有政治功利作为衡量作品优劣的尺度”,再一次肯定了新乐府是白居易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一项有重大影响力的积极探索,为白居易和新乐府正了名。

“颂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弘扬经典,荡涤糟粕;追求思想高度,向社会传递向上的精神与力量,为中华文化的更加灿烂增添一抹重彩!”始终是我写作追寻的目标。为心中的目标努力,再努力!

辛丑之春于北京方庄未名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