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段极为辉煌又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段。著名学者程光炜等人发出了“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呼唤,一大批学者响应号召并投身其中,以“回到历史现场”的方法和路径重新打捞出许多被时光淹没的历史细节,结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丰富而珍贵的细节和成果再一次佐证了八十年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但也再一次提出了新的历史问题,即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八十年代,需要回到历史现场进行更加深入的勘探和研究。这种“历史的呼唤”为我研究这一课题提供了最初的动力。
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令人炫目之处当然首先在于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以及此起彼伏甚至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学思潮,后者犹如万花筒般地绽放,令人心醉。重新阅读和研究这些作品和思潮,给予这些作品和文学潮流更为客观的评价不仅具有历史的意义,也具有现实的参照功能,它可以作为一种方法给当下文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参照。事实上,当下大多数“重返八十年代”的研究实践都是在这个角度上进行的,它所面对的对象都是八十年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语境,是聚焦于作家、作品以及文学制度文学环境之上的,这是目前“重返八十年代”研究的主潮和主攻方向。
但八十年代文学的辉煌灿烂之处并不仅仅在于文学创作的硕果累累,还在于文学批评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确切地说,八十年代的文学创作之所以如此辉煌繁盛,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功劳要记在文学批评的互动甚至是驱动之上。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八十年代的文学批评就是那把开启八十年代文学宝塔的钥匙,研究整理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发展才能真正找到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繁盛的秘密。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讲,是八十年代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紧密结合、水乳交融,共同浇筑了八十年代的文学大厦,二者是一个有机结合体。虽然中国文学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在每个时代都如此紧密地相互缠绕,共生共建。这种特殊的“关系”和状态也是八十年代文学特有的历史风景,应成为当下文学研究的关注点。
另外,从文学批评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作为文学发展之一翼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八十年代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型,进行了自“五四”新文学以来最为彻底也最为激进的一次自我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也付出了“极端的代价”,但其积极的影响和丰厚的遗产仍是当代文学批评发展史上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因此,梳理和研究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也应该成为“重返八十年代”的动力和方向之一。将其作为独立的考察对象而非文学创作的附属物,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脉络,也有助于给当下问题重重的文学批评提供参照和借鉴。但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方向来看,对于文学批评的研究一直是比较薄弱的,尤其是对被遮蔽在八十年代文学创作光芒之下的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研究更是严重不足。因此,本选题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填补文学研究薄弱环节的意义,也会对“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起到完善和补充的作用。
二、概念界定
“先锋”原指“行军或作战时的先遣将领或先头部队”,如《三国志·蜀志·马良传》:“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也常用来比喻具有前卫意识、起到先导作用的精神。在艺术领域,先锋一词常被作为一种具有革新意识和开创价值的精神来使用和推崇,与前卫、新潮等词语混合使用。比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也常被称为新潮小说,先锋批评也常被称为新潮批评。比如著名学者吴义勤对学界影响深远的对于先锋文学思潮及其作家作品的研究专著命名为《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李洁非、杨劼主编的“80年代文学新潮丛书”将批评卷命名为“新潮批评选粹”。马俊山颇具影响力的对于先锋批评进行反思与总结的论文《新潮批评的僭妄与困顿》也将这一思潮称为“新潮批评”。
“先锋批评”一般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内涵的文学批评文本或思潮,但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语境之中,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常常边界模糊,游移不定。一般来讲,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先锋批评是指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文学批评,并不专门针对某个特定时期、特定文学流派或特定的作家作品,只要在文学批评的范式、理论、方法上有所创新,其批评实践即可被归入先锋文学批评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先锋文学批评的范围和内涵是宽广的,向所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批评实践敞开大门。狭义的先锋文学批评专指围绕1985年先锋文学思潮所生成的批评文本,比如围绕马原、残雪、苏童、余华、格非等先锋文学作家的文学活动、文学理念和作品文本进行的批评实践,是附着在先锋文学本体上的批评活动,范围相对狭窄和固定。比如学者杨扬在《先锋文学、先锋批评在当代》一文中就将“先锋批评”的概念限定为专门针对“先锋文学”所产生的批评活动上。
本文所要论及的先锋文学批评在时间范围和对象上,与上述两种均存在不同,从时间上来看,主要指发生于1980年代(1978—1992)这一时间段内的文学批评,在内容上,主要讨论的是1980年代具有创新性、革命性的文学批评。在具体的研究中,将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看作是一个流动的潮汐和文学思潮,将这一批评思潮萌发、发展、高潮、衰落的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批评史的意义上进行纵向的梳理,宏观勾勒这一思潮萌发的历史过程和演变轨迹,也在微观层面努力考察这一时期的批评文本,进而论述这一批评思潮的艺术特征及其历史贡献。
三、研究现状考察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相比于先锋文学创作研究的热闹与喧嚣,学界对于先锋文学批评的研究相对冷落,研究成果也比较薄弱。
在研究专著方面,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专著出现,但从文学批评史的角度涉及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专著有如下几部:吴俊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以编年体的形式对1949年至2009年的文学批评史进行详细梳理,对于1980年代刊发在各类文学研究期刊上的批评文章有细致整理,按发表时间的先后顺序分阶段整理成册,共十二册,是一部非常实用的进行文学批评研究的工具书。黄曼君的《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册)是较早出现的对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进行系统梳理的专著,其前身是1997年出版的《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1895—1990》,后经过修改、增写以及更名之后,于2002年再度出版。该书梳理了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末跨度近百年的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史,对各个时段的批评理论、批评特征及批评成就有较为均衡的论述,其中第四编的前三章是对1980年代文学批评的研究(大陆部分),从宏观的角度归纳了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对几次重要的文学理论论争有详细介绍。古远清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1949—1989)是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梳理,时间跨度为四十年。其中第二编为专门针对1980年代文学批评的内容,他将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概括为“‘后毛泽东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并以“多元化”来作为总特征予以概括,该书侧重于对1980年代纷繁多样的文学理论和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批评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研究,范围上也包括了小说批评、诗歌批评、散文批评、报告文学批评以及戏剧批评等诸多领域,研究对象比较全面。陈厚诚、王宁合作主编的《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一书对于1980年代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各西方文学批评流派在中国的传播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述对象包括精神分析学批评、英美新批评、现象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解释学批评、接受美学与读者反映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这些在1980年代初先后进入中国的西方文学批评流派,对于1980年代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它们作为一种外来的武器,深刻影响了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该著作对于各批评流派“在中国”的传播实践有深入的研究,是研究1980年代文学批评的重要通道和参照。
从上述对研究专著的分析不难看出,目前针对文学批评的研究更侧重于对“史”的梳理,着眼于整个二十世纪或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历史时段的批评史研究较多,尽管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作为重要的论述对象之一也在研究范围内,但由于范围的宽泛,很难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发展的细部做更深入的研究。相比较而言,一些硕士论文反而对这一领域做出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总结。
近几年来,随着“重返八十年代”研究的不断升温,一些硕士研究生也将关注的热情和目光投向了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这一领域,并结出了优秀的成果。比如辽宁大学何秀雯的《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研究》考察了1980年代先锋批评的主要特征、批评力量和阵地以及式微的原因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创造性的见解。华东师范大学陈碧君的《“先锋”的崛起与没落——论八十年代的先锋批评》也是以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为对象的研究论文,从先锋文学批评诞生的时代语境、主要内容、价值取向、先锋批评话语的建构过程及其困境进行论述,对于先锋文学批评发生及没落的主要原因有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江西师范大学杨欢欢的《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家的文学批评研究——以余华、格非、马原、残雪的“文学笔记”为例》以余华、格非、马原、残雪几位先锋派代表作家的“文学笔记”为研究对象,研究先锋派(作家)文学批评的特征和价值,从广义的角度来讲,这也是属于先锋批评的组成部分。
上述几篇论文都是较为紧密地围绕“先锋文学批评”展开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且都在不同方面有建设性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三篇论文分别完成于2016年、2012年和2014年,均刚刚完成不久,由此可见,伴随着“重返八十年代”的热潮,在学院内部的研究生群体也开始了对于这一薄弱地带的掘进。
从研究深度上来讲,目前对于“先锋文学批评”研究最卓有成效的成果是发表在文学期刊上的研究文章,这些文章虽然篇幅不长,看上去也比较分散,但它们从不同角度切入了先锋文学批评的内部,虽短小分散,却富有锐度和深度。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马俊山《新潮批评的僭妄与困顿》,潘凯雄《回望80年代文学批评》,吴亮、李陀、杨庆祥《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和先锋批评》,叶立文《“复述”的艺术——论当代先锋作家的文学批评》,晋海学《马原小说叙事与中国先锋文学批评的阐释困境》,程德培、白亮《记忆·阅读·方法——程德培与新时期文学批评》,李建周《批评的圈子与尺度——以残雪的接受为例》,程光炜《80年代文学批评的“分层化”问题》,杨庆祥《“新潮批评”与“重写文学史”观念之确立》,等等。这些文章创作的时间不同,跨度很大,研究形式也多样化,有访谈,有对话,有回忆,有总结。关注点也比较分散,遍及这一领域的各个角落。但实际上这些分散的文章正在慢慢汇聚成一个整体,一点一点完成对于这一领域研究的拼图。如果说专著性的研究成果算是体量庞大的重型武器,那么这些零散的论文犹如战场上的轻骑兵,正在以先遣队的身份进行前期的勘察和试探,正在为更全面的战斗进行铺垫和准备。正是这些看似分散的力量,在逐渐汇聚起向这一领域全面进军的动力。
从上述对几种不同形式的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分析不难看出,对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研究从整体上看仍然是薄弱的,不够充分的,它既没有建立起属于文学批评自身的独立的史学系统,也没有完成对于具体批评实践活动和研究成果的清理,可以说,有待开掘的工作是十分繁重和迫切的。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学界近几年来对于这一领域的重视一直在不断加强,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兵力一直在不断增加,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因此,我们也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这就是目前学界对于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现状。
四、研究目标及思路
尽管研究对象是确定的,即1980年代的先锋文学批评,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必然跟研究的目标是紧密绑定在一起的,不同的研究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
程光炜在谈及“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时曾提示说:“我们的研究应当从批评家这里开始,把他们因时代局限而有意无意遗留的工作作为新的起点,然后回过头来注意作家在自述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他们所说的究竟与作品是什么关系,在什么层面上有关系,同时还要反复再三地重读作品,了解作者的原始想法,了解小说的每一个细节,用铁锤仔细敲打每一个断面的碎屑,重找历史信息,辨别微妙的用意,发现哪些部分已经被批评家总结过了,哪些部分还没有被总结,了解被总结照亮了的部分,把掘进性的研究朝着没有被照亮的部分谨慎推进。因为,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有价值的工作,我们虽有不满,但我们的重新研究必须也只能从他们那里开始。否则,如果说批评家已在外围构筑起一道无形的高墙,我们怎么能越过这道高墙再一次地走进作家,走进作品?文学史研究就是与文学批评的博弈,同时也是一种对立、妥协和协商。”[1]在这里,程光炜所强调的是针对这种面向过去和历史的研究,要从批评家遗留的工作出发,同时绕过文学史已有叙述的“高墙”,对历史现场进行重新打捞,对作品文本进行重新细读,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重新估值和定位,这个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与现有文学史叙述的一种论辩和博弈,但惟其如此,“重返”才有必要和价值。可以说,这不仅是“重返八十年代”的思路,也是所有“重返历史”性研究的基本思路。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也在此轨道上展开。
在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我将最大限度地“重返”八十年代的历史现场,借助于八十年代的政治文献、文学期刊、会议记录以及作家访谈、作家通信、作家日记、作家回忆录等多种历史见证媒介重新打捞历史碎片,在对这些碎片化资料进行阅读和梳理的基础上努力还原先锋文学批评的发生过程和演变轨迹,从“批评史”的角度完成对于“先锋文学批评”发生的时代语境和发展脉络的整体描述。在这个过程中,本文力争做到史论结合。在勾勒先锋文学批评历史过程的同时,从细部入手进行“批评阵地”“批评力量”“话语特征”的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文学史结论,对于“先锋文学批评”进行反思与总结,祛魅与建构,给予先锋文学批评更为客观和公正的评价。
注释
[1]程光炜.批评的力量——从两篇评论、一场对话看批评家与王安忆《小鲍庄》的关系[J].南方文坛,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