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传:晚清首富的传奇一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机遇

1

道光十九年(1839),十六岁的胡雪岩正式加入金华火腿行做了学徒。金华是古婺州的所在地,生产火腿的历史相当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人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写道:

火腿,产金华者佳。

火腿真正盛行是在宋代,因此很多关于金华火腿的传说,都与宋代有关,比如金华火腿的起源就与抗金名将宗泽有关。

宋朝末年,金兵进犯,义乌的父老乡亲将自己腌制的咸猪肉,送给大将军宗泽作为军粮。长途跋涉中,猪肉因为经过了长时间的腌制发酵,居然有了另一种风味。其味道奇香,让人垂涎。宗泽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礼品献给了皇上。宋高宗大赞咸猪肉的美味,见其色泽火红,赐名为“火腿”。因其产地当时统一归金华府管辖,故取名“金华火腿”,宗泽也被尊为金华火腿行的祖师爷。

入行之后,胡雪岩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隔行如隔山。不同的生意有不同的门道,粮食行和火腿行有着本质的不同。粮食行业赚取的是差价,囤积的是商机。火腿行业的重心在于品质,讲究味差一毫,差之千里,对制作加工的工序把控严格。

金华火腿又称“兰熏”“烟蹄”“熏蹄”,以独特的“两头乌”猪肉为原材料,以“色、香、味、形”四绝著称于世。想要制作出好火腿,不但腌制分季节,腌制不同的火腿需要的原材料、腌制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入火腿行的胡雪岩眼花缭乱,根本摸不清门道。他小心翼翼地周旋于各作坊之间,生怕因疏忽酿成错误,对带徒的师傅很是尊重,和师兄弟相处也极其和睦。

火腿这一行,最考验的就是人的定力和眼力。按照惯例,火腿腌制成功后,要按火腿的优劣给火腿分级。把握火腿腌制的分寸不容易,通过眼睛分出火腿的优劣更不容易。

一条腌制好的火腿,根据肉质分为“火爪”“火蹄”“上方”“中方”和“滴油”五个部分。上方肉质细腻,咸淡适宜,是整个火腿的精华部分。“中方”仅次于“上方”,但含的骨头较多。“火蹄”是蹄髈的部位,处在上部,味道偏淡。“火爪”处于猪蹄位置,皮骨较多,难入味。“滴油”处在最底部,盐分、油脂都聚集在此处,故味道偏咸。

分级的时候,师傅会拿一根特殊的竹签,采用“三签香”的方式,分别扎在火腿的膝关节(琵琶头)、髋关节(腰峰)和髋骨中部。戳一处,抽出闻味;再戳一处,再抽出闻味。如果三签味道统一、芳香均匀,才算上等。细节的把握里,是经验的累积,是气定神运。这种功夫不是一日能练成的,常看得胡雪岩心驰神往。

胡雪岩之所以能发迹,与三件事密不可分:一个是为王有龄和左宗棠筹集粮食,一个是通过送礼结交官员,一个是开连锁钱庄。

第一件事与他做蒋老板的学徒有关,后面两件事皆与他在火腿行的经历密不可分。

在金华火腿行,胡雪岩见得最多的就是送礼的人。金华火腿品质优等,是绝佳的礼品。

送礼是一门学问,与人生的机遇关系紧密。如何挑选礼物,如何投其所好,都是需要花心思考虑的事。火腿行每天都要与送礼的人交往,很多实操性的东西,对胡雪岩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胡雪岩曾这样描述送礼的精髓:“最好的礼物,一定是别人求之不得的东西。”

给手下送礼,胡雪岩是这样做的。

每到年底,给手下发福利,必发火腿。火腿是淮扬菜中最常用的食材,过年过节家家必备。发火腿给手下,一方面意味着红红火火,一方面彰显自己不忘初心。胡雪岩会将火腿一分为三,将“上方”“中方”送给手下,将剩余的部分留给自己。

在那个时代,只有有钱人才吃得到上等火腿,胡雪岩让自己的伙计享受这种待遇,这种尊重,是员工求之不得的。同时,虽然这个细节非常微小,但其中渗透着胡雪岩的经营理念。

胡雪岩始终坚持“先做人,后经商”的原则,非常注重建立与他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让大家心甘情愿地满怀热情地工作。大家都知道火腿的哪个部位最好,如此将大“利”让于人,自然在潜移默化中赢得了大家的真心。

给上级送礼,是胡雪岩送礼的重中之重。对此,他掌握了四个要素:能隐蔽送礼的绝不公开,能够送大礼的绝对不送小礼,不投心意的礼物绝对不送,能够割舍的礼物绝对不私藏。

浙江藩司麟桂调任江宁藩司,有意让自己的亲信向胡雪岩透露了一下口风。胡雪岩得到一个重要信息,麟桂在浙江任上有两万两银子的亏空。于是,他悄悄地把这笔款项补上了。

胡雪岩的弟弟胡月乔后来也跟着胡雪岩经商,胡雪岩经常教育胡月乔说:“做生意的人送礼,要么不送礼,送礼必须吓人一跳。”

在胡雪岩娶三姨太的时候,胡月乔就给自己的哥哥送了一份大礼。他雇了七八个人,将自己所有的家私兑换成了黄金,挑到了哥哥家里。

胡雪岩点头赞叹,然后笑着说:“你所有的钱都不及我财产的十分之一,还是拿回去吧!”既肯定了弟弟的诚意,也将哥哥的体谅回赠给了弟弟。

二人一起创业,胡氏自此兴盛。

2

见惯了礼尚往来、物欲横流,也激发了胡雪岩赚钱的欲望。

火腿行的买卖做到了外地,与钱庄的来往频繁,胡雪岩因此发现了一件令他惊讶的事情。这些来往的交易,并不像他曾经认为的那样,带着大宗的银两来回押运,而是把数目写在一张叫“银票”的纸上,然后去钱庄兑换。

之前,胡雪岩在粮食行做学徒的时候,对“银票”虽有所耳闻,却没有真正见过。如今亲眼见证单凭一张纸,就能完成交易,胡雪岩很是惊喜,如果能够参与这种交易,发财应该不难!

清代的流通货币是白银。白银在流通中有很多缺陷,比如携带大量的白银有诸多不便;比如有些人在白银中掺入其他金属私自铸造,使得在交易时要对白银的成色进行鉴定……钱庄和票号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时而生的。

钱庄诞生于江南,票号诞生于山西。钱庄比票号出现得要早一点,大约在乾隆年间;第一家票号正式上线,则在道光初年。钱庄和票号都是专营银钱汇兑、存放款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明显的区别在于,钱庄更多地服务于本地,票号却是服务全国。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的前身是山西李氏的颜料行,颜料行的东家李氏聘用雷履泰为经理将自己的颜料行转为票号。之后日升昌不断壮大,在全国各地开设分号,一跃成了票号界的大哥。

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清政府需向英国赔款两千一百万两白银。当时国库空虚,赔款是由各省缴纳的税款拼凑完成的。大宗白银的押运成了令清政府头痛的难题,日升昌的掌柜雷履泰主动请缨,承担了资金运输的任务。

胡雪岩接触钱庄、认识银票,恰恰是在票号为清政府押运白银事件前后。这也许就是后来胡雪岩借鉴票号的运作模式,在全国各地开设钱庄分号,将其经营为跨地区的金融机构的诱因。

当胡雪岩看到票号钱庄只需要在自己印制的独特票据上写上数字、盖上自己的独家印章就可以当成货币四处通行时,那种从心底而生的惊喜,促使他一定要改行。

从钱庄伙计那里胡雪岩了解到,钱庄用徒非常严格,一般通过保举才能进入,并且进入的人员一定要人品过硬、素质过硬。

钱庄最需要两种人才,一种是字写得漂亮的,一种是会打算盘算账的。想要跳槽,就要有本事,胡雪岩因此开始苦练书法和珠心算,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就成了不用算盘也能快速计算的人才。

在与杭州钱庄核对火腿行的账目的时候,胡雪岩集中全部精力默默测算,竟比打算盘的钱庄伙计还要快而准确地将账目理清。钱庄伙计对此大为惊异,将此事作为奇谈在钱庄谈论。

钱庄的于老板在与金华火腿行的刘老板交谈时,对胡雪岩也是大为赞赏。刘老板听后非常高兴,将胡雪岩因为拾金不昧进入粮行做学徒、自己在大阜病倒时得到胡雪岩照顾的事情讲了一遍。

于老板听后非常惊喜,便对刘老板说:“胡雪岩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我们钱庄恰恰需要这样人品和业务能力都过硬的人。我能不能请求刘老板忍痛割爱,将胡雪岩让给我呢?”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刘老板想起当年带胡雪岩来金华时的场景,真诚地对于老板说:“让胡雪岩自己做决定,他愿意跟你走,我绝对不会阻拦。”

胡雪岩因为品格遇到了两位贵人,这些贵人为自己带来了两次机遇。当胡雪岩听说钱庄老板来挖掘人才的消息时,他很坦诚地和刘老板表达了自己想要去钱庄做学徒的愿望。

道光二十二年(1842),胡雪岩成功地进入了阜康钱庄,完成了第三次人生蜕变。

巨大的惊喜伴生巨大的挑战。据《杭州金融史》记载,钱庄学徒的学制是三年,一般拜经理为师傅,每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非常辛苦。

学徒要从最基本的打杂开始,做杂工、学账务、打算盘、跑外勤、听指挥。不但要给老板倒夜壶、给伙计同伴打水,还要接受业务上的严格训练,熟悉钱庄各部门的运作流程和基本的规章制度。师傅则根据徒弟在这三年里的表现,判断他能力的强弱,决定他今后的出路。

钱庄大体分为内场、外场、信房、库房。胡雪岩每天早晨起来要先把钱庄内外的铜招牌擦得透亮,而后清理内务,打水扫地。待大家正式上班时,他则在钱庄内坐庄,背诵歌诀,练习用眼力甄别白银的成色。

坐庄的时间是一个月。期满后,当其他师兄弟到杭州城内游玩放松时,胡雪岩却没有离开钱庄半步,他仍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钻研业务,这样的举动得到了师傅的夸奖。

为了考验学徒们的诚信,师傅有时会故意把银圆丢到地上,暗中观察徒弟捡到后的反应。交上来的人被默默记录在册,据为己有的人也就在无声中被取消了进阶的资格。胡雪岩非常珍惜进入钱庄的机会,坚守本分,不贪财,不多事,还常常做很多额外的工作。

在汪康年的《庄谐选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胡雪岩责任心非常强,就睡在钱庄的柜台上。有一天晚上,他听到动静后叫醒众人,果然逮到了一个小偷。

小偷磕头如捣蒜:“我穷困潦倒,为了生活才做这样苟且的事情。不料刚进门,就看到一个金面神卧于桌上,我被吓坏了,哪里还敢偷东西。请各位高抬贵手。”

伙计们听后就将小偷放了,并因此对胡雪岩刮目相看。

故事虽然不一定真实,但胡雪岩确实在钱庄发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