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齐有凤与林秋,英雄惜英雄
与此同时。
靖天县,县衙。
屋中有一中年男人坐在主位,一年轻的贵公子坐在右侧,正中央则站着的一名男子。
此人正是今日在常山县县衙户房的小刘。
作为县令大人手下的官差,可他所说的话却丝毫没有去避讳那位年轻人,并且极为恭敬的朝那位年轻人作了一揖。
“禀大人,我这里有一份三方公证的地契,是关于东城那个叫林秋的少年的。”
一听到林秋二字。
本来闭着双目养神仿佛对所有事都有些心不在焉的的齐有凤,陡然睁开眼来,盯着刘徊。
靖天县令扫了齐有凤一眼:“小齐,这叫林秋的就是你这几天一直提起那人?”
“是的钱叔。”
齐有凤点了点头,看向刘徊问道:“刘主事,他怎么了?买了块地?”
刘徊重重点了点头:“五百亩!”
话落,一片寂静。
靖天县令瞳孔一缩,齐有凤坐直了身子。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异口同声:“李家那边的人盖了章?”
刘徊“嗯”了一声。
随后,就是死一般的沉默。
靖天县令看向齐有凤,打破了持续很久的沉默:“呵呵,五百亩地,买来干啥?”
齐有凤一笑:“总不可能是种地吧。”
靖天县令笑了笑:“这常山县的新起之秀野心还不小,五百亩地,想养多少兵马?”
齐有凤略一思忖:“一千不多,两千不少,只是….粮从哪来,武器从哪来…..李家真能对其放任不管吗?”
靖天县令看了眼黑夜:“常山县的县衙蠢人多,可也不缺聪明人,那叫林秋的小子今天走了大运,遇到头猪,不过虽然这地买下来了,可后路却不好走啊。”
齐有凤往后一靠,略一沉吟:“后面的路,谁知道呢。”
聪明人都清楚,买地只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往后的每一步,都比现在要难走。
靖天县令朝刘徊摆了摆手,刘徊便拱手退下。
短暂的沉默后,靖天县令又看向齐有凤,问道:“你的心思我懂,老爷当年落魄下山,你一直对此事心有余悸,想着终有一天风光回乡,替老爷争回那个面子。”
靖天县令,这位从很早起就跟着齐家家主下山来到流泉郡城的中年男人,也一直是齐家最忠心的仆人。
钱三萍道:“齐家这二百年,有能力的人不少,可在你面前,也都是踉跄学步的孩子,你是齐家最天才的天才,也是祁川最天才的天才,可终究是独木难支。”
他略一沉吟:“你觉得这小子有资格做你的搭档吗?”
齐有凤咧嘴一笑:“钱叔觉得呢?”
钱三萍缓缓喝了口茶:“常山县这二百年也不是没有突然横空出世的雄才,可在李家的手中,也没撑住过三回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钢则易折,李家不会让他太过膨胀,在局面还不明前,你不能只身入局,李家,现在还不能得罪,更别提他和赵家同气连枝,又有姻亲。”
闻言,齐有凤打了个哈欠,笑起来满面春风:“很多人都不信他,但是我信,钱叔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钱三萍看向他,问道:“为何?”
齐有凤收回笑脸,颇为认真道:“他说,他在竹巷挑头那一日起,就要问鼎祁川!”
钱三萍一愣,再无言语。
英雄惜英雄。
……
天启十七年。
正月初一,元旦。
普天同庆。
帝王家有帝王家的习俗,百姓家也有百姓家的习俗,大街上,尽管仍在下雪,可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几乎所有人都离开被窝,踏出了门槛。
欢庆的吵闹声不绝于耳。
放眼看去,便是有几人踩着高竹竿,往前走着,这便是踩高跷,是大乾的风俗。
再往前走,又有太平奏乐,紧接着有两人成狮上高台,要去咬那颗红球,就在此时,又一红狮舞上前来,要角逐红球。
舞狮,被誉为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在大乾民间,每逢佳节和重大活动必有舞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不仅是民间,帝王家亦是如此。
传闻,太皇太后七十寿辰之际,请了民间舞狮班入宫表演,把太皇太后惹得喜笑颜开,积郁已久的心病竟然好了许多。
天启帝一高兴,赏了舞狮班一万金。
并亲自赐下牌匾,天下第一班!
此后,这个舞狮班水涨船高,民间不少富商,每有庆事,都想花高价请这个舞狮班来庆贺。
久而久之,能请到这个舞狮班莫名都成了一种荣誉。
穷人们热闹,有钱人更热闹。
桃花街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酒楼满座,青楼也是人满为患。
温晴的青楼也刚好在今日这般普天同庆的日子开业,鞭炮声不断,舞狮高上台,庆贺新生。
林秋带着竹帮的一众人到来,算是给温老板捧一捧场子,而温情也没有揭开高处象征着青楼名字的那块牌匾。
“温老板,都啥时辰了,还不揭匾?”
林秋大步上前一笑,左右两侧分别是娄天壮与秦虎,秦虎多日不见,又富态了不少,手上依旧拿着一只烤鸡,壮哥身材愈发魁梧。
身后则跟着小林冬,其身后则是徐海,徐天,再往后,就是其余的竹帮嫡系。
温晴妩媚一笑:“林爷一时不来,我这牌匾就一时不揭,若是一天不来,我这牌匾就一天不揭。”
林秋一笑:“若是一直不来呢?”
温晴挪开脸颊黑发:“那我这青楼,也就不用开了。”
闻声,林秋大笑。
身后众人也是哈哈大笑。
林秋摆了摆手:“不磨叽了,揭布吧。”
温晴把自己的地位摆的很明白,正如她所言,她很能抓男人的心,只见她伸了伸手:“林爷是大东家,林爷先请。”
林秋扫了她一眼,笑道:“你是老板,日后要应对东城的牛鬼蛇神,便一起吧。”
温晴会心一笑。
两人一同走上前,拉下了那根垂在半空中的绳子,下一刻,牌匾上盖着的红布缓缓垂下,紧接着,由紫檀木修饰的三个鎏金大字便浮现在眼前。
仰头看去。
微微一愣。
那上方赫然高悬着“君如故”。
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这一首诗作为青楼的门面,读起来有些讽刺,可也有一番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