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要许就许“上等愿”
“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战国策·韩策一·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
生而为人,要有大志向。面对人生的选择和挑战,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有志气,敢拼搏,积极进取,迎难而上,这样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韩国是秦国的“邻居”,也是秦国吞并六国的首要目标。面对强大的秦国,韩国国君准备接受秦国的条件,把土地割让给秦国。
此时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面见韩王进行了一番游说。他先是陈述了韩国的地理优势、兵力优势,然后指出,此时屈服于秦国,向它进献土地,明年秦国一定会得寸进尺,再度索要,这样下去,韩国就是自取灭亡。
之后,苏秦又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意思是,宁可做小而洁的鸡嘴,也不做大而臭的牛后。由此告诉韩王,如果投向秦国,就相当于做了牛后。
此话一出,韩王顿时激愤不已,拔剑而起,仰天大喊道:“哪怕是战死,也绝不屈服于秦国!”
苏秦之所以能说服韩王,关键就在于他激起了韩王心底的志气。志气是立人立国的关键。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要有志气,敢于拼搏,敢于反抗,追求自主,活出尊严,不能丧失自己的独立性而做别人的附庸。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作者写道:“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是的,人生只有一次,要尽情演绎自己的人生,要许就许上等愿,要做就做第一流。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母亲谢氏带着他改嫁到长山朱氏。
据说范仲淹生活极其清苦。他曾经“断齑画粥”,就是将咸菜切成细丝,配着用少量米熬成的粥维持生活,可见清贫至极。
然而,生活的困窘没有压倒范仲淹,反而给了他奋斗的志气。他从小就刻苦学习。母亲改嫁后,为了不受继父家庭的影响能专心读书,他毅然离开家庭,寄宿到寺庙苦读。
他还有感于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联系,从小就立下壮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为国家效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寒窗苦读数年后,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及第,由一介“寒儒”成为进士,走上仕途。他尽忠报国的志向也由此得以施展。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的贮运及转销。当时西溪紧邻黄海,旧的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淹没良田,人民苦不堪言。
范仲淹深感民众疾苦,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的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张纶奏明朝廷,仁宗于是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
天圣五年(1027年),范仲淹为母守丧,居住在应天府宁陵县。当时的应天府知府晏殊邀请他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
范仲淹主持教务期间,勤勉督学,以身示教,倡导时事政论。每次谈论天下大事,他都慷慨激昂,热血赤诚。他倡导士大夫应有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的节操,风行一时,令书院学风为之焕然一新。范仲淹日渐声名远播。
天圣八年(1030年),范仲淹因直言劝谏离开京城,被任命为河中府(今山西省用济市)通判;次年,调任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通判。
虽“处江湖之远”,范仲淹依然不改忧国忧民本色。在此期间,他多次上书议政。朝廷欲兴建太一宫和洪福院,范仲淹上书“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议停工。他还建议朝廷不可罢免职田,认为“官吏衣食不足,廉者复浊,何以致化”。
范仲淹的这些上书虽然未被朝廷采纳,但足见其一片忠心。
庆历三年(1043年)八月,仁宗罢免副相王举正,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此后,为改朝廷沉积弊病,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发起“庆历新政”,以推行朝堂改革。
虽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只推行了一年,但却开了北宋改革风气之先,为王安石的“熙宁变法”打下了基础。
因直言善谏,范仲淹多次被贬。虽经历多次起落,他始终以国家和民众利益为重,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邀请范仲淹为其撰写记文。
于是,范仲淹借此机会抒发胸臆,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这句流传至今的名言,也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实写照。
他出身贫寒,却志向远大,一生致力于报国利民,忠心不改。在他死后,仁宗亲自题写其墓碑额“褒贤之碑”,加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追封楚国公。
范仲淹的一生,生动地诠释了一个从小树立远大志向、不畏艰难困苦,最终成就一番伟业的光辉形象。
无论面对何种困境,我们都要做个有志气的人,给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勇敢迎接困难和挑战。
不做别人的附属品,只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当你目标远大、追求卓越、积极进取时,你将充满力量和勇气,并最大化地实现自我价值,登上属于自己的耀眼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