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应时而生:新质生产力是什么?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征程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第一节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经济新常态、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等重要理念,逐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所属的时代背景,正是在理论和实践不断推进的当下诞生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概念——“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与其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与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一 “新质生产力”亮相东北
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时刻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植根中国实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针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东北区域经济提振不力的局面,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要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方面,从产业发展看,实现东北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须形成新质生产力。实体经济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基。实现东北全面振兴需要进行产业基础能力再造、经济创造力重塑和新旧动能转换,这是一种发展基于创新和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并与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新经济形态;只有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才能为传统经济找到新出路。另一方面,从国家安全看,维护国家安全亟须新质生产力护航。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等“五大安全”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突破核心技术、培育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综上,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东北地区特点和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现实问题而开出的新“药方”,是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方向,为实现东北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而提出的新期许。
二 全面释义“新质生产力”
毋庸置疑,随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新质生产力”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新春前后,习近平总书记频繁提及“新质生产力”,并进行了全方位论述。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驱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需要依靠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12月21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强调:“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再次强调“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受表彰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致以热烈祝贺,并指出:“希望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2月2日,在听取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2月7日,在同党外人士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2月8日,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2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使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高质量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新质生产力。同时也应看到,新质生产力是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
首先,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企业研发力量不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名第12位,创新指数排名连续10年总体保持上升势头,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为新质生产力形成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其次,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算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产工具从传统的机械升级为以算力提升为驱动的信息化设备,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数据和算力的相互协同配合为塑造更高水平的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再次,科技创新推动劳动力升级,在新旧职业交替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将会带领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质量有效提升能够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最后,科技创新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加快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也能为我国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三 “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内涵
社会各界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对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内涵、时代价值、形成路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更详细的释义,他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指明了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基本内涵、核心标志、特点、关键、本质等基本理论问题,为我们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我们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式提供了系统性的认识。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把握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创新在提高生产力中的关键性作用。
“新质生产力”由“形成”到“发展”的表述,说明我国在生产力领域开启了新征程。事实也证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这说明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而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必将带来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在生产力发展中取得领先地位,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占据发展先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
四 “新质生产力”风靡全国两会
2024年3月初,全国两会如期召开,“新质生产力”迅速成为全国两会重点关注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再度阐释将此概念提升到了新高度。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同时,针对江苏省的具体情况,他提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他特别强调:“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联组会上指出:“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务实建言献策,助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要乘势而上,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
可以看出,“因地制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把握好自身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新质生产力并不局限于高精尖领域,也包括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等内容。同时,不同地方的发展状况不同,新质生产力发展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重要的是分类实施,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紧扣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在固长板、补短板、锻新板上狠下功夫,探索出发挥本地优势、展现本地特长的新路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同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1];要求天津“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2];要求广西“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新布局”“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要增强内外联动,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3]。这些都是考虑到当地特殊性而提出的。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渐进性、继承性的特点,这决定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马克思曾在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写道:“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4]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我国生产力发展之路与马克思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一致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和巩固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力,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新时代,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要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观察和理解。
将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结合起来,为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指明了方向。新质战斗力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集综合感知、实时指控、精确打击、全维防护、聚焦保障于一体的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基本形态。新质战斗力的生成有赖于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新理论、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深度挖掘和应用,进而赋予军队无人自主、跨域融合、全域作战等全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质战斗力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都是着眼和强调时代发展、科技革命带来的颠覆性、突破性变革,谁能抓住数字技术、低碳技术、新能源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加快应用新科技新技术,改变战斗力、生产力的形态,提升战斗力、生产力的现代化水平,谁就能够在未来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谁就能够在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国家竞争中占得先机,具有竞争优势。
第二节 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5]。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它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生产力的一种能级跃迁。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新促质”,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能够带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事实上,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已经取得了诸多瞩目的成果。
一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纵观人类历史,回顾科技革命与生产力的发展进程,社会生产力的突破与发展从来都寓于创新之中,每一次生产力的进步事实上都是一次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6],“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7]。我们要在百年大变局、产业大转型、数实大融合中把握科技创新机遇,找准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发展产生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一方面,科技创新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同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端化转型;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为企业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目的,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此外,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通过创新、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及其相关知识体系的传播和落地,推动了社会整体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1万亿元增加到3.1万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从1.91%提高到2.55%,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2022年末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21.2万件,位居世界第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45.5%提高到52.8%,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进程加速。[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9]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在全球科技创新周期不断缩小的今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注重质的提升,更要注重方向,抓住关键方向,把握科学技术创新的关键窗口期,在正确方向上以速取胜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本质要求。
二 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有机体,只有全面地考虑和处理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从总体出发,补短板、重协调,整体才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10]协调发展是唯物辩证法在新时代新理念中的具体运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辩证认识。“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11]。
新质生产力通过协调发展产生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一方面,协调发展有助于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保持相对均衡。通过优化区域发展战略,促进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可以有效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高整体经济的效率和活力。另一方面,数字赋能均衡发展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应有之义。通过普及数字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各行业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此外,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空间带来了平稳均衡的社会结构,在此之中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了教育公平、促进就业机会均等化等重大民生事业。
新时代以来,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逐步降低。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区域重大战略稳步实施,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所创造的软硬件分离为新质生产力开发布局和服务布局分离创造了可能。通过分析不同区域资源优势,依据资源禀赋权衡利弊,在发展导向中优化资源配置,为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形成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产业协调发展要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解决我国工业体系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城乡协调发展就是在城市和农村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是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基础上发展智慧农业和绿色生态健康农业,从而引导创新人才回流与农业新质生产力落地。
三 绿色低碳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2]。绿色发展既是化石能源枯竭、全球变暖下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赋予了我们以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使世界上少数国家率先走向现代化,但如果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根本无法承受。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避免走少数发达国家所走过的传统生产力高排放、高能耗的增长模式,探索出一条低能高效的集约式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质生产力通过绿色低碳发展产生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一方面,绿水青山带来了金山银山,绿色发展要求产业结构向低碳、清洁、高效的方向转型。这促进了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制造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同时,绿色发展也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新整合了社会劳动要素,推动了生产各个环节的变革发展,推动了互联网和智能科技产业的融合和创新,对传统汽车产业造成的冲击也倒逼整个汽车产业的创新和转型。另一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有效减少了高质量发展中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
新时代以来,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稳妥推进,“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碳达峰十大行动”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从14.5%提升至25.9%,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以上。[13]我们要秉承提高环境质量、实现生态平衡的观念,强调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宇宙观,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四 高水平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水平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强有力的保障,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产业体系不断完备,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但随着要素成本优势逐渐弱化、传统产业优势动力不足、外需在全球经济衰退中走向低迷,亟须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成为全球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成为我国新时代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有效途径。
新质生产力通过高水平开放产生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一方面,高水平开放为我国科技产业创新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既可以吸收国际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加速国内科技水平的提升,也可以吸引国际高端人才,促进人才的国际流动和知识技能的交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高水平开放有利于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内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需求和标准,促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同时,高水平开放还能够引入国际竞争,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此外,高水平开放还能够展示国家的软实力,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促进文化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以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持续提升,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14]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截至2022年末,我国已与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15]我国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加强,新质生产力快速形成。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需要我们秉承开放理念引进技术、学习技术,不断向西方先进技术经验学习。同时,要让新质生产力“走出去”,服务于我国贸易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建设要求,促进国际产业链的形成,掌握国际生产力话语权。
五 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牢牢把握的重要原则,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目标。人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生产力的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劳动、开拓创新,以高质量劳动者参与到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发展中去,汇聚起巨大的社会财富。
新质生产力通过推进共同富裕对高质量发展产生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一方面,共同富裕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和谐稳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享,更需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保障高素质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充分尊重和调动起人民首创精神,从而创造出更多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需要的高质量产品,推动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意味着人力资源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利用。通过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此外,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丰富和高尚的精神生活的向往。
新时代以来,共享发展成效显著。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近1.3亿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6万元,年均实际增长6.2%,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形成超4亿人口的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公共服务全方位普及普惠,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3年,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5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16]可以说,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普及。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的质量。
第三节 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支持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崭新探索,是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通过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要素市场化发展,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动力。
一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支撑载体的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前瞻性科学技术创新具有契合性高、消耗低、潜力大等特点,高质量发展要求新质生产力锚定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潜力。
一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新科技的研究运用及由此催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放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位置。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长期规划,调整和优化生产力结构布局,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预期,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为新产业新业态孕育、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条件。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短途运输、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具有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条长的特点。从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传统通航作业的稳步增长,到空中游览、航空运动、医疗救护等新业态的加速发展,再到无人机在个人消费、地理测绘、影视航拍等应用场景的不断开发,低空经济火热升温。低空经济涵盖广泛的产业链,涉及政策制定、应用场景拓展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高效协同,将成为新质生产力落实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
二是推动产业智能化,向高端产业链迈进。产业体系高端化离不开产业技术智能化,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新质生产力的广泛应用将持续提升产业链向高端迈进。要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就要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发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的优势,利用数据、算力等新兴生产要素,以智能化数据平台、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系统实现生产与资源管理智能化,实现产业链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升级;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聚焦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数字产业集群,提升产业体系的先进性。人工智能产业是高端产业的代表。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为13.9%;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17]迅猛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人工智能+”行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产业思维也由过去的“互联网+”转向“人工智能+”。可以说,“人工智能+”行动不仅是对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拓展的落实,更是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布局,人工智能要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三是推动产业绿色化,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要素,要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应用,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加快实现绿色低碳技术的重大突破与融合应用,革新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工艺与基础设备,必须注重推动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因而,必须加快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产业长期能效的改进,满足产业绿色化的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要求;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优化绿色供应链的相关标准要求;发展循环经济等绿色新经济模式,以绿色生产力助推建设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同时,随着终端用能电气化、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以及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能源供应端和需求端智慧化互动,使能源供需两侧更匹配、更节能、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可以说,数字化技术赋能各领域,将催生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供热、智慧空调、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等一批新业态新模式。这些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不但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可持续。
二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不断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新质生产力是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下提出的,正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才使生产力环节的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了技术升级,使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完备。
一要依靠新兴能源推动产业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新质生产力在新能源领域的不断发展,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绿色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保障。以核能、氢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以风能、潮汐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不仅在环境友好性方面远强于传统化石能源,而且在未来的经济潜能上空间巨大。新质生产力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的应用,有效降低对高污染、低效率、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加快了能源结构转型优化,提高新能源在能源使用中的占比,在生产、消费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加速变革。在新能源开发方面,截至2022年,我国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在能源生产总量中占比突破20%,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和循环资源综合利用产值相对2012年分别增长了30%和500%。在新能源应用方面,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二要强化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协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持续保障,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能力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要强化不同产业间跨界创新、自主创新,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发挥平台企业作用,融通不同行业的产业创新壁垒,加速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第二,要优化区域产业链发展,政府要加强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等不同类型产业的顶层设计,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发挥区域内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引领区域内企业间的创新合作,提升产业链水平。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拥有发展最完善的区域协同产业链,它以不足4%的国土面积,连年保持约全国1/4的经济总量。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基于此,长三角三省一市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发展规划。上海市要制定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江苏省要规划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推动沿海港口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融合发展,更高水平建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浙江省明确要高标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推动数字长三角、“轨道上的长三角”等建设取得新进展。安徽省则要协同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合作共建,深度参与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加快产业锻长补短。“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成为长三角发展的关键。这说明促进区域产业融合的重要性。同样,我国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南地区、西部地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需要发挥集聚优势,提升产业档位。
三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要素市场化发展
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迈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赋能的高级生产要素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凸显。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0.2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由21.6%提升至41.5%,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从1.66提高到1.75。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受到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的保障,又由于体制机制的相对滞后性而产生多重影响。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推进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健全,完善分配制度,来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潜力,打通要素市场和资源市场。
首先,加快培育数字要素市场。构建数字要素市场关键在于突破核心技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效能,推进5G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数据基础设施的平衡发展。构建高标准数据要素及其赋能产品市场体系,要推动数据要素基础设施的区域平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形成城乡互通有无、一体化的互联网,补齐乡村在宽带网络、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短板,缩短东西部数据资源差距,促进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其次,推进资本市场建设。数字产业集聚可锻造多参与主体、高技术密集度、复杂数字产品结构的产业链条,吸引大量产业链上下游与支撑性企业形成较小空间尺度上的高密度集聚,有助于促进知识流动与专业化分工。一方面,要保持资本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服务热情。政府要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资本市场向科技创新、数字产业升级等领域倾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另一方面,要将资本市场建立在规范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监管机制之上,健全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落实,以优质市场环境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来我国投资兴业,以完备的新质生产力形成机制确保我国资本具有强大竞争力。
最后,健全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人才是最活跃的创新要素,新质生产力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有机结合的结果,只有把技术劳动力、普通劳动力、资金、设备、专利等各种资源以更为科学合理高效的方式进行组合与搭配,才能形成具有突破意义的原始创新成果。相关数据表明,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提升,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但区域间劳动力素质差异较大的现象仍存在。2010—2020年这10年间,东部省份大学及以上学历人数比重达20.9%。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大学及以上学历人数比重分别达到13.7%、14.5%和16.6%,学历差距较大。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要通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高制造业利润,对接高质量劳动力市场,借助国家“两重一新”战略机遇及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畅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运输难、运费高等痛点和堵点,做大做强制造业,提升劳动力福利水平,拓展制造业劳动力就业空间,使劳动力“引得来、留得住”。要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论证和推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进一步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通过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劳动者技能等措施,增强全体劳动者参与新产业新业态的能力,从而推动社会整体向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迈进。
注释
[1]《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民日报》2024年3月6日。
[2]《习近平春节前夕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祝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人民日报》2024年2月3日。
[3]《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人民日报》2023年12月16日。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4年2月2日。
[6]《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 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人民日报》2023年7月30日。
[7]《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23年9月9日。
[8]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人民日报》2023年6月1日。
[9]《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页。
[10]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求是》2019年第10期。
[11]《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5年10月30日。
[1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
[13]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人民日报》2023年6月1日。
[1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4年2月2日。
[15]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人民日报》2023年6月1日。
[16]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人民日报》2023年6月1日。
[17]《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人工智能+”有何深意?》,人民网2024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