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二·九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在红军北上到达陕甘边区前夕,日本军国主义者以咄咄逼人的骄横气焰,利用国民党统治者的不抵抗主义政策,加紧对中国华北地区的争夺。1935年6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先后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即《察哈尔协定》),把包括北平、天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一时间,平津上空乌云密布,整个华北危在旦夕。国民党政府的丧权辱国政策助长了日本吞并整个华北进而灭亡中国的嚣张气焰。1935年12月9日,在日本侵略扩张前沿的华北地区,中共地下党组织发动北平学生举行的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的残酷镇压。然而,这次游行引发的一系列示威和抗议活动,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形成了一二·九运动(图2-11)。
图 2-11 一二·九运动现场
受一二·九运动的影响,许多大中城市的学生和工人纷纷加入抗日救亡运动。从1935年12月11日开始,天津、保定、太原、西安、济南等大中城市的学生纷纷举行大规模的爱国集会和示威游行。各地工人在全国总工会的号召下,纷纷举行罢工,抗议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和镇压抗日运动,支援学生斗争。上海等国内其他地方的爱国人士及爱国团体成立救国会,发出通电,出版各种救亡刊物,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出兵抗日。海外侨胞和在国外留学的学生团体也通过发表宣言等形式,支持国内人民的爱国行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联合会组织了平津南下扩大宣传团,到河北农村进行抗日宣传。随后,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立,迅速发展到2万余人,对团结广大青年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并妄图独占中国的阴谋,同时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退让政策。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不仅加深了对民族危机的认识,而且看到了自身的磅礴力量,增强了中国人民奋起救亡的信心和决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迎来了新的高潮,也为后续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