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劳动者是建功新时代的主力军,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强调智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结合不仅能提高劳动者的素养和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指向“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一崇高理想,由此可见劳动和劳动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中的重要性。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全党全社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和学生生活实际,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劳动教育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格局,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这既是党和国家在当下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也是对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做出的积极、有力的回应。

新时代是广大劳动者共建、共享的时代。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勤俭淳朴、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美德,但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者、劳动能力退化的现象;在学校,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开发,劳动教育观念淡化、弱化,劳动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化、流于表面。劳动教育的边缘化及劳动教育独立地位的丧失和落实不到位,导致个别青少年轻视劳动、轻视体力劳动、不愿意劳动、不会劳动,形成了不劳而获、贪图享乐、职业偏见等错误的劳动观念。因此,亟需全党全社会加强价值观引导和落实劳动教育的力度,全力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和独特育人价值。

本书在开发过程中,紧扣党和国家对于劳动教育的顶层部署和政策规划,立足于构建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力求达到以下目的,同时这些目的也是本书的特色所在。

(1)打破偏见,拓宽劳动教育的视野。劳动教育不等同于劳动能力教育,并非一门完全强调实践操作的课程,仅仅依靠劳动课、志愿服务等课外实践活动无法从根本上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爱上劳动、尊重劳动。劳动教育的理论性很强,其核心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思考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将劳动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理论层面充分理解劳动致富、劳动创造价值的深刻内涵,这是劳动教育的关键。

(2)与时俱进,彰显劳动教育的时代性。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劳动的内涵在不断拓展和变化,一切运用一定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都属于劳动。劳动教育应与时俱进,学校应不断拓展劳动教育的范围,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推进符合时代特性和学生需求的劳动教育。例如,学校可致力于让学生理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只是分工的不同,二者本质上并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并且二者的差别随着科技的发展正在逐渐消失。只有立足现实,对青少年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劳动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才具有现实意义;否则就会流于形式,空有劳动教育的“壳”,没有劳动教育的“核”。

(3)理论支撑,构建劳动教育的知识体系。劳动教育的落实需要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的支撑,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劳动理论和劳动方法、端正劳动态度。教育者要牢牢把握劳动教育价值取向,使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认识劳动,理解和思考——为何说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性活动,劳动如何创造了人、如何创造出衣、食、住、行等人们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以及如何推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引导学生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解劳动对于创造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意义。

(4)多元协同,打通劳动教育的落实路径。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自觉地将抽象的劳动教育理论付诸具体行动。劳动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涉及活动设计、活动实施、活动评价全过程,融合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参与多环节。因此,劳动教育的方法应当是综合的,劳动教育的参与主体应当是多元的,劳动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协作。多元主体协同创设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能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反思和认识劳动,将劳动视为生活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真正接受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根据开发目标和特色,本书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内容上,设置了理念篇、技能篇、素养篇三大板块。理念篇旨在让学生从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品德、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方面,多维度地理解和认识劳动,帮助学生思考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学会辨析不同的劳动观念,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技能篇旨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技能培养、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培养、社会实践中的技能培养,拓宽学生对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素养篇旨在通过讲解社会服务、劳动安全教育、劳动法律知识,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社会意识、安全意识及法律意识。此外,本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为学生增强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打下良好基础。本书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可以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借鉴和引用了有关学者的著作、文献与部分网络资源,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若有疏漏和不妥之处,烦请广大读者、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