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所谋者大
几天后,王家的卷烟工坊终于搬迁完毕,步入了正轨。
各种原材料,配方,还有工人们都搬入了新的场地,还配有新的住处。
巨大的晒场让烟叶得到充分的发酵,各种品质的卷烟分门别类的摆放,井然有序,管理变得十分方便。
唯一的问题在于人手不足。以往商号里的伙计们都是要经过经年累月的培养。但工坊的业务发展太快,这种模式太过缓慢,明显无法满足需要。
为此王少钧让金大海从之前参与修建工坊的劳力中挑选一些可靠老实的人手加入。先从边缘性的活计慢慢做起。
安全问题,则由之前培养的那些护卫们全权承担。王少钧亲自把关,不仅有明哨,还要有暗哨。明哨由张二元统领,暗哨每日一换,由何老六临时制定,尽量做到每个角落都处在监视范围之内。
工坊的产业升级终于告一段落,王少钧也松了一口气。开始着手准备纳官的事宜。
荀先生不负王少钧所托,也将保德州守御千户所的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
按照荀先生的详细介绍,保德州在河曲的南边,算是在山西的腹地。紧邻黄河,与陕西的府谷县隔河相望,右边是岢岚州,南边是兴县。从战略上来讲,并不算是要地,因此少有人问津,并没有设置营堡。除了保德州城外,也只有一个守御千户所。
保德州守御千户所于宣德七年二月所建,归山西都司管辖。
原设掌印官一员,佥书一员。光世袭正千户就有两员,副千户也是两员。另外,还有百户十员,镇抚两员,总旗二十一名,小旗二十四名,旗兵满员,足足有一千一百五十六名。
这种建制属于一级千户所,在山西的诸多千户所中地位超凡。
只是,在嘉靖十八年时,俺答入侵一次,饱获而归,千户所便开始有所损失。到了嘉靖四十五年,瓦剌部从黄河踏冰犯境,杀死防御把总王宰及明军三百余人。从此便元气大伤。
到得嘉靖四十三年,四十四年,连续两年的时间,蒙古人再度入侵,杀掉了百户徐尧臣并百余士兵。整个保德州有上千人死于此难。损失极为惨重。
后来,瓦剌部受蒙古诸部排挤西迁,彻底从西北离开,再加上隆庆议和。蒙古诸部也不再侵入保德州。
数十年没有战乱的纷扰,保德州再也没有补全建制,万历年间到现在,千户所的士兵一直维持在三百余人左右。最高长官也变成了千户一名。
换言之,如今的保德州,除了州府左近护卫城池的标兵。外面只有三百多名士兵掌握着一州之地。再加上灾祸连年,还有山里土匪的影响,按照万历四十三年的人口稽考,百姓们的数量也只有七千余人左右。
人口的分布,也主要都在朱家川河和腰庄河等黄河的支流一带。相当一部分的田地,都处于未开垦或者荒废状态。
听到荀先生讲述的这些信息,王少钧心中顿时一喜。河曲县的营堡实在是太拥挤了,根本没有自己的施展空间。
而保德中地广人稀,墩堡稀少。如此广袤的土地等着自己去挖掘,这岂不是自己的天赐之地?
保德州虽然贫瘠,但其实也只是没有种对农作物而已。
在王少钧前世的记忆中,保德州在建国初期开始种植黑豆,卓有成效。而且在引进了红薯作为农作物后,红薯的种植面积连年增长,最后直接扩大到了七万亩左右,足足养活了数万人口。
而王少钧要做的,只需提前两百年把红薯引进过来就可以了。
据他所知,这个时代是有红薯的,不过名字称作番薯。早在万历年间,尽管番薯在吕宋视为重要作物并且禁止出口,但福建商人陈振龙仍冒死从吕宋国偷来番薯引入福建。直接解决了当时福建的饥荒,帮助无数百姓免于饥饿。
如今番薯的种植已经在福建非常普遍。王少钧相信只要有心的话,虽然费点事,但仍是可以将其搞到的。
他的要求不高,只要能通过屯田的方式,能让治下的军户百姓自给自足便算成功。供养军队的重担,交给商业贸易就好了。
这样一来,自己有人有地,就有了立足的空间,也能够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
而且,保德州也属于河保路。不管是从行政上,还是地理上,离火石梁村都不算太远,现在打下的基业也不用扔掉。
综合考虑的话,绝对值得一试!
荀先生将保德州守御千户所的情况全部讲完,看到王少钧一直在发呆,不由得疑惑道:“少东家,您了解这方面的事情是为何?莫非要去保德州城开立店铺吗?”
王少钧微微一笑道:“你说,保德州如此地广人稀,如果我去保德州千户所纳个百户,怎么样?”
荀先生一听此话,顿时愣在了那里。不由得反对道:“少东家,何苦来哉!保德州没有营兵,全是守兵,又远离三关,没有任何机会立功。去那里,只能屯田,和那些叫花子军户们和村妇们打交道。
咱们现在生意正好,去县城享福也好,去潞安府和太原府那些地方开设店铺也罢,都是好路子。又何必去贴补那些跟咱们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人。——您这不是没苦硬吃么!”
“您说这些我都懂。”王少钧沉声解释道:“可是,生意做得再大,又有何保障?县城里的那些官员士绅们,随便拿捏咱们。土匪的一次光顾,便能让咱们坠入深渊!”
荀先生不解道:“可....就算成了百户,也不过引领一些叫花子墩兵军户罢了。他们也没什么战斗力啊。大爷领了两百名私兵去往保德州,不也没能解决那些土匪么。”
王少钧微微摇了摇头,说道:“练兵和做买卖一样,也是分人的。护卫队的那些人,便是我在为以后练手。您觉得,他们还成吗?”
荀先生回想起这些天来,那些护卫们气势如虹的训练场景,还有整齐划一的列队,确实和一般的墩兵不太一样。
由此看来,莫非少东家早就为此事在筹谋了?
他看向王少钧,只感觉这位少东家所谋者极大,自己似乎完全跟不上节奏。
“那老爷能同意吗?”荀先生最后问道。
“这个我去和老爷子说。”王少钧沉吟着,心中也不太确定。
纳官这件事情,虽说是老爷子提出的。但他的初衷,是觉得生意难做,想让自己有个安稳的事情。为此,他的计划是在附近的河会堡谋个差事,有个官身即可。
而保德州却是另外一种情况,那里地方偏远,人烟稀少,而且还可能有土匪出没。这种条件,跟老爷子的初衷并不相符,或许他不会同意。
但王少钧心下已决,不管老爷子同不同意,他都会坚定的执行这件事情。
毕竟不管在河曲做的再辉煌,明年年底,王胤祥和吴迁贵率领的农民军一来,什么士绅商贾,都会成为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