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4章 桃李春风一杯酒,获得骚客命格!
而面对杨业的质疑和挑衅,萧安也不过是一笑了之,道:“既然杨兄如此盛情相邀,也吧,武举殿试场上,你我便真正较量一番。不过杨兄可千万别在第一轮就出局了。”
今日被他踩在脚下,心境自然会出现裂缝,从而滋生心魔。当然,若不诱发,那便没有多大问题。
可若来日到了武举场上,他只要释放出同样的气势,那么杨业就会方寸大乱。除非他能在接下来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又有所突破,但这显然不太可能。
所以,这也算是除去了一大劲敌。
那么接下来,他需要考虑的便只有那个回纥小王子移地健继了。三年前的草原第一勇士,绝非浪得虚名。
而要打败移地健继,耍一些旁门左道的花招是没有用的,而且他也不屑为之。
所以,他还是得尽快提升自身的修为。
“拭目以待!希望你到时候还能站着与我说话。”
杨业眉间展露一抹阴狠之色。
这个比试的小插曲过后,宴席又很快重新回归到了“文举”上来。
众文人士子们不再吟诗作对,而是发表了策论。
不愧是大唐最顶尖的学子,几乎人人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好不热闹。
尤其是杨纮,他的一番言论,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不过,萧安听了也不过是心中冷笑连连罢了。
什么狗屁的独特见解,在安禄山祭出的屠刀之下,都将尸骨无存。
这些人啊,不过都是意气风发而已。
真要他们入主朝堂中枢,施展国策,呵呵,只能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仅凭一腔热血,最终还是会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甚至比杨国忠为相时还要差。
最起码,杨国忠的手段虽然卑劣了一些,但还能勉强压制住那些身处边疆的骄兵悍将。
“小友,你似乎不太认同他们?”
高适笔挺坐着,双手互藏于袖中,笑呵呵地说道。
“前辈不也是一样不认同吗?”
萧安一番风卷残云,将案几上的食物全都吃光,这才感受到了七分饱意。
“你呀,不过二十来岁,何必这般老气横秋呢?”
高适瞪着眼睛道。
萧安笑问:“对了,前辈之前说四月就要离开长安?”
高适回道:“嗯,哥舒翰已发来调令,充我于府内掌书记。”
“哥舒翰将军真是小气,一个小小书记官,岂不是埋没了前辈的能力?”
萧安吐槽道。
“哈哈,小子莫要激将老夫。能为哥舒将军鞍前马后,老夫心满意足了。”
高适哈哈大笑。
他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沉沉浮浮近三十年,其实早已看开了。
而之所以去哥舒翰帐下听用,也是因为当年的一场约定。
“不管哥舒将军会不会亏待前辈,小子都想和前辈做个约定。”
萧安说道。
“哦?且说来听听。”
高适可没那么容易上萧安的贼船。
“如若有朝一日,哥舒翰将军离你而去,而我身边又恰好缺人,还请前辈能够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萧安斟酌道。
历史上,唐玄宗明明手握王炸,可偏偏非要拆开打,简直就是昏招屡出。
其实至今萧安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当年那么一个英明神武的帝王,怎么到了晚年会昏聩成这般模样?
别的不说,唐玄宗若重用哥舒翰镇守潼关,那么安禄山根本翻不起浪花来。可偏偏他听信谗言,非要哥舒翰出击,结果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败,不仅坑死了哥舒翰,更是坑得他自己丢了江山。
时也,命也?
“你小子……怎么让老夫感觉话里有话啊。”
高适不禁有些疑惑。
“吾夜观天象,紫微星黯淡,而三大凶星极耀。”
萧安压低声音装模作样道。
“你小子也懂星象之术?”
高适大感意外。
萧安:“高前辈可知道青阳道人?”
高适微微颔首:“虽未见其人,但神交已久。”
正是这个钟南山的炼气士一顿瞎忽悠,将他的好友李太白给忽悠进了玄门。这让他一直都耿耿于怀。
“嗯,都是青阳道人告诉我。不过你也知道,道不能乱法,更不能妄议朝政。”
萧安小声说道。
“老夫明白了。若有朝一日,真如你想的这样,老夫一定前来助你一臂之力。”
高适承诺道。
“多谢前辈。”
萧安大喜。
至少是大宗师级别的高手拼入了他的蓝图板块里,未来可期!
“慢着,先不急着道谢。老夫也是有要求的。”
高适笑眯眯道。
“高前辈,那《秦风·岂曰无衣》真不能相让。”
萧安苦涩笑道。这个高老头一点都不可爱,老惦记着他那么一点家底。
高适又笑:“哈哈,既然如此,不如送老夫一首诗吧。这个要求总简单吧。”
萧安一脸无辜道:“可我真不会作诗啊。”
“在老夫面前,你还装什么装?《青玉案》和《破阵子》,哼哼,你真以为老夫耳聋还是眼瞎……”
高适冷笑不已。
虽然萧安身上没有文气流露,但世上屏蔽文力气息的办法多的是!
比如青阳老道的【断气术】、【龟息大法】都有这效果。
而此子和青阳老道的关系可是一点都不简单呐,学个一招半式还不容易?
“也罢!兴许是等不到送别那一日了,我便提前写首送别诗赠于前辈吧。”
萧安也没再推脱。他便对着宫女招招手,示意取来笔墨。
等过了三月的武举,他肯定要马不停蹄就赶去南诏。所以四月份他肯定是没法送别高适,提前赠诗倒也无妨。
至于他有没有机会前往南诏,这根本不用怀疑。
可别忘了,他的靠山是谁!
杨国忠啊!
杨相一出手,安排他一个武官职务还不是手到擒来?
而且南诏那边,杨国忠可是一点都不敢懈怠,若萧安请命前往南诏战场,杨国忠高兴都还来不及呢,怎会拒绝?
“那老夫就拭目以待了。”
高适微微一笑。
终于能够逼出这小子的一张底牌了。
“饮了杯中酒,你我江湖再相逢!”
萧安斟满酒,举杯对着高适。
“饮!”
高适也是顿生豪气,扬头一饮而尽。
萧安将酒樽搁于案几上,立刻提笔蘸墨,写下一诗——《芙蓉园送高达夫》
“我居长安君洮阳。
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