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交换思想,互相学习
陈河坐在上面,听到这段话之后,倒是心里冷笑。
看来到哪里都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啊。而且看这孔府中人,陈河又是加深了一些印象。
在他的印象里,这孔府家里的人可是属于壁虎的。
非常懂得断尾保命,非常滑溜。
所以两千多年来,他们衍圣公一代接着一代往下传。
皇帝变了他们都没有变。果真是铁打的孔府,流水的皇帝。
不管是哪一个人当皇帝,他们都有方法,立即让那些个皇帝信奉他们儒家思想。
嬴政并没有太在乎这帮儒家人的首鼠两端。对于他们的识实务,还是非常高兴的。
于是缓缓的说道:“既然是儒家个别人的别有用心,朕不会否定儒家,儒家思想可刊登进报纸之中。”
嬴政很开明、聪明,怎么可能看不出这样的一点小伎俩。
但既然儒家愿意改,既然有心要改,那可以让他们参与....
诸子百家的学术在这一次的朝会之中,是各自的发表。
很快的就进入到了刊登进报纸的阶段。
造纸部门这边,由于墨家弟子的心灵手巧,很快的又是改进了印刷术的细节性问题,加快印刷速度。
造纸术那边,也根据陈河的指导,制作出的纸张越发的薄,越发的白,越发的好。
一张一张的报纸随着印刷出来。经由黑冰台向全天下各处散发。
与此同时在咸阳城中,也是免费的发放给百姓观看。。
虽然他们不一定能懂。但总有识字的进行解读。
官方也是出了很多学识渊博之士,以演讲的形式,召集百姓于广场之中解答各家思想的优劣。
诸子百家学子之间,也是就各家的思想学术开始了辩论。
如此一来,文化气息瞬间就膨胀开来。大家伙纷纷的讨论哪种思想更加好。哪种思想更加利于治国治民。
这难免的掀起了各式各样的争论辩驳。
幸好啊大家伙都是饱学之士,并没有出现当街殴打滋事的现象。
都是以各自学术来反驳对方的辩解。
陈河看到了如此文化兴起的氛围,心里面又有了一个想法。
诸子百家争鸣的现象能实现,不正是因为,各种思想学术都有着自家的独特性,才有了那么多的互相之间的不服。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大家既然都不服,就希望说服对方。久而久之,自然是形成了文化盛世。看到这里后,陈河立即是明白。有一件事情是可以很快组织起来的。
于是在街上听闻了如此多现象之后的陈河,立即是返回到了皇宫之中。
他一回来就听到嬴政开心的大笑。
陈河走上前去才发现,在嬴政手上正捧着一封捷报。
这份捷报是北方韩信传过来的。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
韩信率领了三万大军,经过两个多月的鏖战,终于是将匈奴十万人的大军赶回到了漠北草原,大大的长了军心,同时也树立了国威。
这一次韩信另辟蹊径,不再一味的防守。而是变防守为进攻,主动出击。
把在大漠之上已经是草原霸主的冒顿单于打的丢盔弃甲,死伤无数。
这一次韩信杀敌两万,俘虏三万,缴获牛马无数。
同时将版图以长城为界,向北推进了三百多里。接到这样的好消息,嬴政怎能不高兴。见陈河回来。当即是握住了陈河的手。
“国师啊国师,你推荐的韩信果然是国士无双,如今更是将冒顿单于给打的不敢往南。”
多少年了,大秦从未在漠北草原之中,与北方铁骑而战,而韩信做到了,步军打败了骑兵,而且还是正面战场之上。
可以想见韩信是如何的优秀。”“朕要亲自嘉奖他!
陈河笑了:“陛下完全不用在意,再给韩信一些时间,他必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战绩,现在封赏为时过早,我这里正有一件事情要与陛下商议。”
嬴政细心的将这一封捷报给卷好,放在了案桌之上,与陈河对坐而视。
旁边的太监宫女殷勤的将茶水给倒好。现在他们两个已经形成了习惯。
每次说话之前,都是要先喝茶润嗓子。茶比酒有一个好处,就是越喝越精神。
二人喝了一口茶之后,陈河开口:“陛下,如今诸子百家进京城之后有一个非常好的势头。”
嬴政放下了茶杯,看着陈河:“国师,请讲!”
“现在诸子百家汇聚在京城,有战国时期齐国百家争鸣的趋势。”
“他们在学术上面不服对方,开始了争辩,这是好事情啊。”
嬴政也早就听说过齐国的稷下学宫,当时汇聚了天下诸多有学之士在学宫之中互相交流商议国事。
连当时的齐威王也时常的驾临稷下学宫,聆听那些个有学之士对于朝政的看法。
这些有些只是来自于天下各地。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朝政。给出了非常多好的意见。最重要的是这些人不是官员。不用遵循官场上的规则。也不需要还怕得罪谁。
自由的发挥。
无拘无束。时间不长,就是诞生了许多的学术思想。
甚至连当时的儒家亚圣孟子也是稷下学宫的座上客。
各家名人在稷下学宫自由交换思想。互相学习借鉴。
促进了第一次文化大交流。
对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这种事情嬴政怎么会不知道?
当初他们秦国发展需要人才还从稷下学宫里面挖了不少人才过来。
如今听到陈可提这件事,但是是有印象。
国师的意思是,可以在大秦咸阳城中组建当年齐国的稷下学宫?”
陈河点头。
“当今这个时候正是文化气息最浓厚之际,诸子百家正需要一个可以展示自家学术的平台。”
“咱们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在咸阳城中搭建稷下学宫。”
嬴政恍然大悟。
这可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情。当年的齐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对人才的绝对尊重。
再一个是因为他们齐国一向的有钱,给得了钱让那些有学之士,肆意的发展。
而现在的大秦完全是有这样的条件的啊。毕竟现在的大秦,国富民强。诸子百家又都刚好在京城。
这个时候不创办稷下学宫,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于是二人是一拍即合。
立即着手组织修建稷下学宫村。嬴政这边在忙着修建学宫。
陈河这边也没有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