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少长江汉

神龙元年(705),一代女皇武则天病重,时任宰相的张柬之发动兵变,杀死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并派兵包围武则天寝宫。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于太子李显,徙居上阳宫,中宗正式登基复位,上武则天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王朝就此结束。

二月,李唐复辟,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神都洛阳复称东都。

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朝廷在忙着重新洗牌,百姓则为大唐重新恢复李姓而欢欣鼓舞。被武后迫害的唐室王公子孙蒙赦回朝,恢复旧有的爵位,被流放的朝臣也纷纷被赦回乡。除了罪大恶极者,那些在前朝遭流放的人大都被赦免。

那个叫李客的男人,就是在那一年携妻挈子来到蜀中彰明青莲乡。这可能是历史的巧合,但更可能是受了政治环境的影响,他们一家不必再担惊受怕地漂泊流浪。

从西域到蜀中,天遥路险,一路上要经历多少艰辛,年少的李白可能没有什么印象。他的记忆是从那个叫陇西院的地方开始的。

昌明县,唐代为剑南道巴西郡昌隆县,后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讳,改为昌明县,五代又改为彰明县,直至民国。昌明县青莲乡,是历史上公认的李白的家乡。甚至有人说李白就出生在青莲乡,这种说法未得到大多数史学家的认同。李白五岁随父入蜀这种说法更为流行,本书姑且以此为准。

群山环绕之中,一座平坝之上,举目四望,天宝山、太华山、戴天山、紫云山,几座大山将平坝环拥其间,涪江、盘江两条大江,在平坝上一左一右奔流而过。被西域风沙和一路的艰险考验折磨太久,李客被眼前这处山清水秀之地吸引住了。他决定在此安家落户,养儿育女,隐居耕读。

自此之后,陇西院,蛮婆渡,粉竹楼,磨针溪……这些美丽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共同编织了一个伟大诗人的童年岁月。

李客来西蜀,在那片青山绿水环抱的平坝上一砖一瓦建起了一座庭院,他给它命名“陇西院”。这便是李白幼年生活读书的地方。

后人多以为李白之父是一个商人,“李客”这个名字也与他经商有关。客商嘛,故而名李客。但从李白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诗剑风流之气看,这种说法颇让人生疑。李白曾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如此介绍自己:“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又说:“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

儿子五岁就要求其诵读六甲,稍长又令其诵《子虚赋》,十岁时已遍读诸子百家。李客倒更像一个“高卧云林,不求禄仕”的隐者,或许经商只是他迫不得已选择的生存之道。在小李白读书的过程中,他口传身授亦是极为正常的事。李客对儿子的教育,起点不低。

关于李白的母亲,李白几乎从未在诗文中提及。据《四川总志》中的一段记载,倒可以隐约触摸到那位神秘母亲的身影:“蛮婆渡,在江油青莲坝,相传李白母浣纱于此,有鱼跃入篮内,烹食之,觉有孕,是生白。”吃鱼生子,原本就是荒诞的传说。李母在蛮婆渡浣纱倒还可信。

从那个被后人命名为“蛮婆渡”的渡口,推知李白母亲是西域人,这一点也是顺理成章的。后来可能觉得这个名字不雅,就改为漫坡渡,使其成为青莲乡的又一处人文景观。

这个西域女子跟随丈夫,携带儿子,跋山涉水来到四川,在陇西院定居,不久之后又给李白生了一个妹妹,名唤李月圆。李月圆生于哪一年已无考,《彰明县志》曾载:李白“有妹月圆,前嫁邑子,留不去,以故葬邑下。墓在陇西院旁百步外”。又载:“粉竹楼,县西南十五里,青莲场侧,李白为妹月圆造,遗址尚存,土人增葺,中奉太白、月圆木主。”

相传李月圆也是一个才貌兼得的女子,李白24岁去国远游,再未回过家乡,李月圆为代哥哥李白尽孝,虽许配人家,但留而未去,离家之前,李白特为妹妹建造了一座绣楼,算是对妹妹的补偿。李月圆就在这座闺阁绣楼中以琴棋书画自娱,晨昏之时,她把洗脸的脂粉水泼到楼下的竹林上,天长日久,竹上便覆了一层白粉,后人就将此楼称为粉竹楼。千余年过去,今天的粉竹楼还能看到这种外表蒙了一层白粉的粉竹,好不让人称奇。

胭脂水染粉竹子的事虽不太可能,但粉竹楼一直到现在还有的。现在出现在李白故居陇西院的粉竹楼,兴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为一四合院式的庙堂,门为朱红色,用宝顶花、鳌鱼鸱、草翼角等加以装饰。正中有竖匾一道,上有青瓷片镶嵌的“粉竹楼”三个大字。门对面是戏台,两侧为厢房,典型的旧式大家闺房。山门前尚立有《重修粉竹楼记碑》,碑文云:“粉竹楼者,李青莲先生为其妹李月圆所筑也。自唐迄明,崇祀不绝,迨兵志燹后,庙宇倾圮,基址犹存。”

李白诗中极少提及父母和妹妹李月圆,不过从后来李白为妹妹修建粉竹楼一事来看,对这个妹妹,李白想必也是宠爱的。

李白自述中的那个少年,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今天的李白故居陇西院附近,尚存一处洗墨池,那是一口小方井,终年泉水清冽,水面冒着珍珠般的小水泡,那源源泛上来的小水泡,像极了一朵朵开在井中的小蒲花,因此此井又称蒲花井。据传,少年李白就在此井汲水研墨、洗笔。久而久之,井水就成墨色,故又名洗墨池。

一个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的男孩,除了勤奋用功之外,想必还要有过人的天赋才成。有天资的孩子也往往有着不同寻常的顽劣天性。李白家所居的陇西院在阴平古道旁,道上终日商旅不绝,人声嘈杂。李白读书时分心跑神儿的事也常常发生。陇西院李白家门前,有一条小溪经年流淌,那里也是小李白常常玩耍的地方。读书习字累了,他常跑到那里去玩。

那个坐在磨石前磨铁杵的白发老婆婆,就是小李白在小溪边遇上的。一根粗粗的铁棒,老婆婆坐在那里缓慢而细致地磨,她信心满满地对小李白说:只要功夫真,铁杵亦能磨成绣花针。小李白大受启迪,自此收了那颗顽劣的心,回归书斋认真埋头攻读,最终成为一代诗仙。

这个故事家喻户晓。那条无名小溪,成为磨针溪。故事真假已不必考证,这个故事的影响力一直从唐朝延续到当代。20世纪80年代,全国青少年还捐零花钱在磨针溪旁建了一座磨针亭。

李白在陇西院读书习字,广泛阅读先秦诸子百家之典籍,在了解华夏历史文化的同时,他的视野也渐渐变得开阔,思想变得丰厚。那座小小的庭院里,庭前院后的山山水水间,遍布小李白的足迹。

血统的遗传,环境的熏陶,后天的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都不可忽略。李白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或要追溯到他长期流徙在西域的父亲和母亲。李白的父亲李客深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熏染,而他的母亲很大可能是西域少数民族的后裔,这都为年少的李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李白精通汉语,也懂番语,是个语言天才,他后来待诏翰林醉后草签挥笔自如写番书便是明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李白一生影响更深的,应该是他成长于斯的蜀地。李白五岁入蜀,到他二十几岁去蜀远游,近20年的光阴都在蜀中度过,那恰是他的生活习惯奠定、语言行为方式形成、个性思想性格成型的关键时期。

有“天府之国”之称的蜀地,地处群山、高原的环抱之中,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纵横其间的河流,浇灌着千顷良田,让那里成为货物山积、繁花似锦的富饶之地。蜀中的秀美风光,为少年李白打开了第一扇审美之窗。

李白的故乡彰明临近陇南及松、维、茂诸州。那些地区在汉代时即已有羌人聚居,他们冬则入蜀以避边地之寒,夏季返回家乡避暑。在川西平原上,他们学会了修堰打井,筑墙造屋,耕地种田,并把砌石术传给当地人。唐朝初年,原河湟一带的党项羌又南迁到岷江上游,西山诸羌也迁到了成都平原上,李白故乡彰明一带就成了多民族杂居之地。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对李白思想性格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还有那个被流放异乡、尝尽颠沛流离之苦的男人李客,一旦生活稳定,便开始不遗余力地对儿子进行教育。李客在史书中面目模糊,但从李白所留的只言片语中,能看出那是一位见识不凡且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男人,不然不会在李白那么小的时候便让他遍读百家诸子之书。

严父,慈母,可爱的小妹妹月圆,陇西院,磨针溪……

那些与少年李白相关联的人与景,对他的影响,深藏在他流传于后世的一篇篇诗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