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蜀中岁月

家世之谜

李白是一个谜,看不到开始,也猜不透结局。他留给世间的,只有那个狂放飘逸的背影,还有他的千余首诗。说他是天上谪仙,是因为他那些惊为天人的诗作。李白,终究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肉胎凡身,有来处,有去处。

面对连李白自己一生都讳莫如深的身世之谜,后世多少研究者皓首穷经,在茫茫史海中努力打捞,捞一点,再捞一点,希望能清晰地勾勒出李白家族的影子。就像大唐诗坛另外那些响亮的名字一样,杜甫的远祖是东晋名将杜预,祖父杜审言曾在武则天殿前手舞足蹈作《欢喜诗》;王维是太原祁县人,父亲王处廉为汾州司马;李贺为唐王室宗孙,有实实在在的谱牒可寻……

可李白没有这样详尽的履历,就连获得了他的授权书,受他本人嘱托为他写自传的同代人,提起笔来,也是语焉不详。因为李白在给他们讲述的时候就含一半,吐一半,闪烁其词。或许,其中的细节他自己也不知道。也或许,那些或远或近的家族往事,他自己不愿意提。

关于李白的身世,有种种不同的版本。从可信度较高的说起,他的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所记,也许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版本,至少是李白最认可的版本。

那是大唐宝应元年(762),在安徽当涂,62岁的李白于病榻前回首自己的生命历程,他觉得应该对自己的人生作一个交代。他把这个重任交给了当时的当涂县令——他的族叔李阳冰。

“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李阳冰其实也并非专门为李白作传,他是受托为李白那还未来得及面世的诗歌草稿写一个序言。序中提到李白的来处: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矅,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之三十一,第1229页

这是李白生前亲自口授,由李阳冰捉笔记录的家族历史,如果这份材料也不够确切可靠,那李白的身世就只能是一个永久的谜了。事实上,从李白一生的行事风格和他那些想落天外的诗句来看,也实在难保证这就是他们家族的真实历史。

李白病逝大约半个世纪之后,与李白家有着通家之好的唐人范传正,又会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将李白在当涂县南十里之龙山东麓的墓迁到了青山,并亲自撰写了《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言写道: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之三十一,第1246页

与李阳冰病榻前受托不一样,范传正的第一手资料是从李白孙女手上获得的,是李白亡子伯禽生前手疏,又由其女藏于箱筐之中。那张皱巴巴的纸,因年代久远,纸上好多字都已模糊不清,有些甚至残缺不全。范传正的这篇碑文并序,来得如此不易。让人欣慰的是,它正好可以与李阳冰的那篇序互相印证。

两篇有关李白身世的序,第一手资料应该都出自李白,他讲给儿子伯禽,也讲给了族叔李阳冰。这两篇序,也就成了研究李白身世可信度最高的史料。

李白在自己的诗文《上安州裴长史书》中云:“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在《与韩荆州书》中云:“白陇西布衣。”《赠张相镐》其二言:“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本家金陵,陇西布衣,实际指向一处。据郭沫若等人考证,李白所指金陵,并非今日南京,而是指西凉“建康郡”,如今的甘肃兰州一带,应是陇西的另一种说法。用李白自己的叙述,他的先祖曾生活在陇西成纪郡,是飞将军李广之后,凉昭王李暠九世孙。

《晋书·李暠传》中称李暠为李广的十六世孙,故而李白认定李广是其远祖。“世为右姓”,所谓右姓,指一等的皇族名门。依李白自述的这个身世往回追溯,似乎他的身世又眉目清晰,不再是谜。

刘宋永初二年(421),嗜杀成性的北凉王沮渠蒙逊,率部攻打李暠次子李恂。彼时,李恂固守的敦煌古城,已是西凉的最后一座城池。那应该是一场惨烈的厮杀,蒙逊的二万大军像蝗虫一样扑向敦煌,城门被攻破,城内百姓遭受血洗。那场战争改变了世为西州右姓的李暠子孙的命运,他们死的死,亡的亡,如被大风吹散的草芥,飘向世界不同的角落。

年代太久了,如果李白所言属实,他应该是李广的第二十几世孙。也难为他还能拨开弥漫在家族上空的重重迷雾,把自己的身世同汉代那位威震八方的李广将军联系在一起。

范传正碑序中写“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李阳冰亦称“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说的应该是李白近祖的命运了。大段的历史空白,已经无法填充,从这两段序中,隐约也能嗅出一丝让人不安的血腥气息,那就是:李白的近祖,大约在他祖父前一辈,遭受过朝廷的不赦之罪,其族人或被诛杀,或被流放,或如飘蓬远走他乡,待形势和缓,又隐姓埋名,到了中亚西突厥属地。

这一段历史距离李白出生,也就百年左右。李白本人不应该完全不清楚。他终生都不提,宁愿去与遥远的李广攀亲戚,或许真的有难言之隐吧。依大唐律法,流放之人逃亡要遭处死,逃往异域,则是“谋背国从伪”“投蕃国”,直接犯了大逆之罪。李白近祖匿名逃亡,想必是触犯大案,又逃亡西突厥,罪加一等。那恐怕是李白终生都不愿去触碰的伤心之处。

李白后来执意不走科举入仕之路,他说他不屑于去参加科举考试。他那难以启齿的身世,或许才是横在他科举之路上的最大挡路石。唐代科举考试,或是王侯将相贵胄子弟,直接享受祖荫,不用经过层层筛选就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或者由县乡长官层层推荐选拔,那是平民子弟跻身仕途的一座独木桥。从西域漂到蜀中的李白,哪一条也沾不上边。所以他干脆放弃。当然,这是笔者的猜测。

总之,无论是远远祖李广,还是远祖李暠,都缺乏更有力的史料来支撑他们是李白先人的这一说法。至于李白的高祖、曾祖、祖父,他们姓甚名谁,历史上一片空白,就连父亲,那个名为李客的男人,在李白自述中也只提过一句,说他大约在李白小时候,命其读《子虚赋》。仅此而已。李客,也是后人给他的名字,因他曾做过客商。

李白是从五岁开始出现在四川北部彰明县青莲乡的,他在那里度过童年。五岁之前,他在哪里生活,已无从考证。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他出生于长安元年(701),彼时大唐王朝还是女主武则天的天下。神龙元年(705)十一月,一代女皇武则天魂归天外,五岁的李白跟着父亲由西域来到了四川江油。武则天离世与李白一家来蜀,这中间是否有一些联系,暂不讨论。

李白的生命轨迹从此开始变得清晰倒是真的。

“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长庚,太白金星。是说李白母亲生他前夜,梦见太白金星,故而为他取字太白,这样的说法,难免有附会之嫌。

还有一种说法,说李白七岁那年春日的一天,父亲李客在庭院散步,看到满院的繁花绿树,忽然就想考考年幼的儿子。他率先开口吟道:“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识文解字的母亲心领神会,立马接上一句,“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其时正站在一树怒放的李树底下,仰头沉醉于花香中。听得父亲母亲联手吟出的三句,再扭头看他们满含期待的眼神,立即接了一句:“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李客大喜,由此为他取字“李白”。

扑朔迷离,真真假假,远去的历史真容,已经没有谁能去考证了,也没有考证的必要。后人可以记住的,是五岁的李白,在那座叫陇西院的地方,开始了他幸福又不同寻常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