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大秦帝国](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64/51671264/b_51671264.jpg)
第4章 长平风云
在合纵连横的激烈交锋与岁月的悄然流转中,秦国与赵国之间的矛盾如即将喷发的火山,炽热且难以遏制,一场惊世骇俗、足以撼动天下格局的大战,已在弦上,蓄势待发。
赵国,自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以来,军事力量如日中天,士兵们身着短衣窄袖,行动敏捷,骑射之术精湛,成为秦国东进道路上一块难以撼动的巨石。而秦国,历经商鞅变法,耕战结合,国力昌盛,兵甲精良,对赵国这块硬骨头,势在必得。
长平,这座往昔宁静祥和的小城,此刻却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
秦昭襄王嬴稷端坐在咸阳宫那气势恢宏的大殿之上,他那深邃而威严的目光紧紧盯着眼前巨大的地图,仿佛能透过这羊皮卷上的线条与标记,看到战场上的金戈铁马和硝烟烽火。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御座的扶手,心中正紧锣密鼓地筹划着对赵之战的精密方略。
“王龁,此次出征长平,你肩负着秦国的荣耀与使命。务必旗开得胜,扬我大秦军威!”嬴稷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可违抗的王者之威。
王龁单膝跪地,抱拳高声应道:“末将定不辱使命,不破赵军,誓不还朝!”话语刚落,他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宫殿,身后披风烈烈作响,宛如战神出征。
秦军在王龁的率领下,宛如一条汹涌澎湃的钢铁洪流,向着长平滚滚而去。马蹄声如雷,震得大地颤抖;旌旗遮天蔽日,在风中呼啦啦地作响。士兵们个个英姿飒爽,眼神中燃烧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蔑视。
赵国的邯郸城,此刻也是一片紧张与肃穆。赵孝成王在王宫的议事厅中焦急地来回踱步,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秦军势大,来者不善,诸位爱卿有何应对之策?”赵孝成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和焦虑。
廉颇,这位久经沙场、满脸风霜的老将,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队列。他的目光坚定而沉着,仿佛能看穿战争的迷雾。“大王,秦军锐不可当,但其长途奔袭,粮草补给必然困难。我军当以逸待劳,凭借长平的地势,筑起坚固防线,坚守不出。待其疲惫,士气低落之时,再寻机破敌。”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洪钟一般在厅中回响。
赵孝成王微微点头,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廉将军所言有理,那就依计行事。”
廉颇率领着赵军迅速奔赴长平,士兵们挥汗如雨,在这片土地上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壕沟深挖,鹿角密布,寨墙高耸。
秦军到达长平后,王龁望着眼前固若金汤的赵军防线,毫不犹豫地挥动令旗,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攻击。秦军士兵如潮水般涌向赵军阵地,喊杀声震耳欲聋。但廉颇指挥若定,赵军凭借着坚固的防线和顽强的抵抗,一次次击退了秦军的进攻。
咸阳宫中,嬴稷焦急地等待着前线的战报。当得知秦军久攻不下,双方陷入僵持时,他的眉头紧紧皱起,脸色阴沉得如同即将暴雨的天空。
“这廉颇果然是个难啃的骨头,众爱卿可有良策?”嬴稷的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怒火。
这时,范雎上前一步,他那狭长的眼睛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王上,臣有一计。可派人在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怯战,欲投降秦国,而赵括乃军事奇才,若用赵括为将,必能战胜秦军。”
嬴稷眼睛一亮,如同黑暗中划过一道闪电:“此计甚妙,速速去办。”
赵国的都城邯郸,街头巷尾充斥着各种流言蜚语。“听说了吗?廉颇那老家伙不敢打仗,想投降秦国啦!”“可不是嘛,还是赵括将军厉害,熟读兵书,定能打败秦军!”这些谣言像瘟疫一样迅速传播,赵孝成王的耳边也不断传来这些声音,他对廉颇的信任开始动摇。
在众人的纷纷劝说下,赵孝成王终于做出了决定,临阵换将,用赵括取代廉颇。
赵括,一个年轻气盛、自视甚高的将领,自幼熟读兵书,谈起兵法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却从未有过真正的实战经验。
赵括一到长平,便不顾众人劝阻,改变了廉颇的坚守策略,决定主动出击。
秦国这边,得知赵括为将,嬴稷大喜过望,他在密室中召见白起。
“白起,此次长平之战,朕命你为上将军,秘密赶赴前线,务必给朕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嬴稷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白起跪地领命:“臣定当不负圣望!”
白起星夜兼程,赶到长平前线。他身着重甲,目光如炬,仔细观察着赵军的部署,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那久经沙场的敏锐直觉告诉他,破敌的时机即将到来。
赵括急于证明自己,率领着赵军倾巢而出,士兵们呼喊着冲向秦军。
白起却佯装败退,他骑着战马,在阵中指挥若定:“撤!诱敌深入!”秦军士兵们边战边退,看似狼狈,实则有序。
赵括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丝毫没有察觉这是个陷阱,他挥舞着长剑,大声呼喊:“追!给我追!”赵军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
当赵军深入秦军的埋伏圈后,白起猛地抽出佩剑,向前一挥,怒吼道:“杀!”刹那间,秦军从四面八方杀出,喊杀声震天动地。赵军瞬间被包围,陷入了绝境。
赵括这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中计,但此时已为时已晚。
赵军被围,断粮多日。士兵们饥饿难耐,原本明亮的铠甲变得黯淡无光,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赵括不甘心失败,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突围。他身先士卒,奋力冲杀,但每一次都被秦军强大的防线击退。
最终,在一次冲锋中,一支冷箭呼啸而来,赵括躲闪不及,被射中要害,从战马上跌落。赵军群龙无首,士气彻底崩溃,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长平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气息。残阳如血,映照在这片修罗场上,显得格外凄惨。
白起望着黑压压一片投降的赵军,心中却泛起了一丝忧虑。
“这四十万降卒该如何处置?若放回赵国,日后必成大患;若全部坑杀,又恐遭天下人诟病。”白起眉头紧锁,在营帐中来回踱步。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和深思熟虑,白起最终狠下心来,下令坑杀了四十万赵军降卒。
这个决定,如同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瞬间震惊了整个天下。
赵国上下,一片哀鸿遍野。邯郸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回荡着哭声和悲号,家家戴孝,户户悲声。失去亲人的人们眼中充满了仇恨和绝望。
消息传到邯郸王宫,赵孝成王瘫倒在王座上,痛心疾首,悔恨的泪水夺眶而出:“寡人误信谗言,致使赵国遭受如此重创,悔之晚矣!”
而秦国,虽然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无数英勇的将士埋骨他乡,国内资源消耗巨大。
咸阳宫中,嬴稷在庆祝胜利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场战争对秦国和天下带来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长平之战虽胜,但秦国也元气大伤。接下来,该如何收拾这残局?”嬴稷望着窗外的天空,喃喃自语。
长平之战后,各国对秦国的恐惧达到了顶点,合纵之势再次兴起。而秦国,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又将何去何从?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