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外中风
方一 牵正散
出处:南宋杨倓《杨氏家藏方》。
组成:白附子、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3g,温酒为引送服;也可作汤剂,各按常规剂量,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治法:祛风解痉,活络化痰。
证象:营卫不固,风邪入侵,风痹面瘫,邪阻经络的外中风,颜面一侧口眼歪斜,单侧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说话漏风,饮水淌漏,咀嚼不便,患侧麻木,脉沉弦。
忌宜:气虚或肝风内动者不宜。
评介:本方为古代传统经典方剂,主要用于营卫不固,风邪乘虚入中,颜面等部位受风邪刺激所致的外中风又称真中风。传统上中医将中风分为外中风和内中风,内中风又称类中风,是由肝风内盛、肝阳暴动、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本方一方多用,也用于神经系统病证面神经瘫痪。
方二 大秦艽汤
出处:金代刘完素《河间六书》。
组成:秦艽15g,独活12g,羌活10g,防风10g,白术12g,茯苓15g,白芷10g,细辛5g,熟地黄12g,生地黄12g,当归10g,川芎8g,白芍15g,石膏15g,黄芩10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宜饭后服。
治法:调血理气,祛风通络。
证象:卫外不固,风中经络,手足麻木,肌肤不仁,或突发口眼歪斜,语音不利,甚则半身不遂,苔薄白,脉弦细。
评介:本方为经典古方,临床常用,疗效明显。既可用于风中经络,手足麻木,半身不遂,外中风;又可用于感冒,恶寒发热,拘急身痛,内有郁热者。
方三 黄芪秦艽汤
出处:刘耀三《脏腑证治新编》。
组成:黄芪30g,秦艽20g,当归15g,川芎10g,白芍20g,汉防己20g,木瓜15g,全蝎6g,蜈蚣2条,大枣10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治法:益气和荣,祛风通络。肌肤不仁,肢体拘急,手足酸重,甚则半身不遂,苔白腻,脉弦紧。
评介:本方是成都中医学院名老中医刘耀三著作中的经验方,为治疗外中风方剂,表现为风痹偏瘫、肌肤麻木、半身不遂等症,临床遇有上述证象患者可选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