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星火: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江西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内涵极其丰富,做到去繁就简、易于认识和记忆,对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大众传播极为重要。因此,在高度概括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需要把中医药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内涵再精简、再凝练,形成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做到简明精练、朗朗上口,使其时代化、大众化,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

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对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归纳总结:“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家普遍认为,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仁、和、精、诚”四个字朗朗上口,与人们熟知的文化常识相通,易于受众理解和记忆,适宜大众传播,可以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宣传语。从中医药学来看,“仁、和、精、诚”四个字极具代表性,高度概括了中医“医者、医道、医术、医德”四个层面的内容。

“仁”,即医者仁心、生命至上,追求“医乃仁心仁术”,是对医者的基本要求。要求医者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表现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起源于江西的“杏林”之所以成为中医药的代名词,形成传承千年的文化符号,正是寄托了人们对医者仁心仁术的认同、赞誉与感念,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和”,即医道中和、天人合一,是对医道的高度概括,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表现为人与自身、社会及自然三个方面的关系。例如,在人与自身方面提倡“阴阳平和”,人与社会方面提倡“医患信和”“同道谦和”,人与自然方面提倡“天人合一”,在诊疗方法上提倡“调和致中”等。

“精”,即医术精湛、精益求精,是对医者掌握中医药技术的根本要求,要求医者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

“诚”,即医德至诚、诚笃端方,是对医者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总体要求,要求医者在品德修养方面心地诚谨、以诚待人、求真务实,强调内外合一、知行合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溯源和特定意义上讲,中医药文化“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同根同源、相互蕴涵、彼此渗透的密切关系。

从历史溯源看,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皆来自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的结晶。从人文关怀看,中医药文化蕴含的“仁心仁术”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生动诠释,蕴含着深厚的人本主义关怀精神。从生态文明看,中医药文化强调“天人合一”,注重顺乎自然界的变化以护养调适,具有“万物一体”“生生不息”的自然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理念一脉相承。从思想道德追求看,中医药文化把“大医精诚”作为行医者的道德标准,要求行医者心怀至诚、虚怀若谷,精益求精、医术精湛,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诚信”在医药领域的践行。从价值追求看,中医药文化提倡“调和致中”的价值理念,把“致中和”作为为人行医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思想相一致。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相互补充,二者都吸收和借鉴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实践中,应坚持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去,大力推广中医药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