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药熏蒸技术
中药熏蒸技术
中药熏蒸技术是借用中药热力及药理作用熏蒸患处,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护理目标
缓解或解除因风湿免疫疾病及骨伤、妇、外、肛肠、皮肤科等疾病引起的疼痛、炎症、水肿、瘙痒等临床症状。
二、操作重点步骤
1.评估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心理状况及熏蒸部位的皮肤情况。
2.熏蒸法根据治疗形式和使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全身熏蒸(药澡水)法、局部熏蒸法两种。局部熏蒸法又可分为手部熏蒸法、足部熏蒸法、眼熏蒸法、坐浴熏蒸法。
3.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多取坐位),暴露熏蒸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
4.全身熏蒸,药液温度以38~43℃为宜,蒸汽热度适中;局部熏蒸,药液温度一般以50~70℃为宜,以避免烫伤或灼伤患部,但药液也不可过冷。
5.熏蒸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了解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感受。若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6.操作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卧位,清理用物。
三、护理结局
1.患者及家属对所给的解释和操作表示满意。
2.操作过程安全,方法正确熟练。
3.治疗效果、异常情况及时得到观察、反馈和记录。
4.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
四、意外情况的预防及处理
由于熏蒸水温过高,易使局部皮肤表皮发红、疼痛,出现烫伤。应掌握患者对冷热的敏感度,检测好水温,随时观察熏洗部位的皮肤情况。如熏蒸后局部起小水疱,可涂抹烫伤膏自行吸收;如起大水疱,需用注射器针头在水疱下端回抽,将液体挤干,保留表皮,涂抹烫伤膏,并覆盖消毒纱布,及时处理。
五、相关链接
1.适应证:类风湿病、风湿寒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肩周炎。
2.禁忌证: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病、妇女妊娠和月经期间慎用。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糖尿病足、肢体干性坏疽者,熏蒸时药液温度不可超过38℃。
六、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
续表
续表
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续表
七、操作案例
(一)案例
黄某,男,35岁,中医诊断“筋伤”,主诉“扭伤致左踝疼痛,活动稍受限5周”。体格检查:T 36.0℃,P 77次/分,R 20次/分,BP 120/77mmHg,患者精神好,左踝疼痛、肿胀、跛行、活动稍受限,站立、行走后疼痛加重,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无胸闷、心悸,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入院后医生开具医嘱:中药熏蒸,每日1次。
(二)评估
续表
(三)计划
1.人
(1)护士:患者配合程度高,此项操作由考核合格的护士完成。
(2)患者:操作前需协助取舒适体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暴露熏蒸部位。同时告知患者关注熏蒸后的感受,有无不适感。
2.机:使用床帘遮挡,保护患者隐私。
3.料:治疗盘、药液、盛放药液的容器、水温计。
4.法:操作中严格落实患者身份识别与三查七对制度,核对熏蒸部位,按操作流程执行。
5.环:病室安静、整洁,注意关闭门窗,启用防跌倒、防烫伤警示标识,治疗单清晰并按相关规定执行签名。
6.测:观察熏蒸部位情况,选择药液,根据不同部位按要求熏蒸,药液偏凉时及时更换,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四)实施
见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五)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熏蒸所需要的时间。
2.熏蒸过程注意室内避风,洗毕应及时擦干患处,防止受凉。熏蒸时药液不宜过热,以免烫伤皮肤。熏蒸后30分钟要注意保暖,避免吹风。熏蒸会有微汗,机体会处于少许缺水状态,应多喝水以防出汗过多导致虚脱。
3.坐浴时应在坐浴室进行,若在病室内坐浴,应注意遮挡患者。
4.老人、小儿熏蒸时,更应随时询问患者的感觉,掌握药液的温度,并耐心协助熏蒸,避免烫伤。
(六)提问
1.中风偏瘫侧肢体是否适合中药熏蒸?
2.中药熏蒸治疗的适应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