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九,苏双赠宝
“玄德见识过人,我不如矣。”
县衙内,刚一见面,公孙瓒便感慨道。
闻言,关羽张飞俱是挺直腰杆子,跟了一个好大哥,连走路都带着风。
“伯圭兄谬赞了。”刘备有些羞耻,虽然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但太平道之乱并不是靠自己看出来的。
公孙瓒看着他,不禁感慨世事无常,自己努力了这么多年,还娶了郡守的女儿,才堪堪爬到这涿县县令的职位。
而对方仅一份救命之恩,先见之明,便可能凭借这场动乱一飞冲天。
自己是一方县令,有守土安民之责,不能轻动。
刘备却是自由之身,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
只看他能以这三千兵马获得多大的前程。
公孙瓒收起思绪,沉吟道:“我知道玄德的来意,可毕竟没有朝廷诏令,若是此时出兵,恐怕会引人非议。”
“非也非也。”卫徽开口道:“黄巾虽是平民组成,却胜在人数众多,恐有百万之众。以吾观之,朝廷定会让各州郡组建义军,也许此刻诏书已经在路上了。”
“百万之众?”公孙瓒呼吸一窒,面露骇然:“张角这厮真能号召这么多人?”
整个大汉所有的正规军加在一起,恐怕也没有百万之数啊!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战火将席卷天下。
卫徽微微点头,语气肯定:“只多不少。”
当然他没有说,黄巾军中掺杂着许多老弱妇孺,真正能上战场的应该只有二三十万,还分散在各地。
刘备在一旁听着他侃侃而谈,心中又是赞同又是欣赏,愈发认定仲道有逆天之智。
自己有三国志,所以知道黄巾之乱会席卷天下,拥百万之众。
仲道却是全靠自己的智慧,这是何等超凡的见识,若是让他死去,一定是大汉的损失!
刘备如是想道,随即开口附和:“太平道教徒遍布天下,百万之众绝不是危言耸听。”
“虽是百万之众,却恐怕是一群乌合之众!”关羽抚着长须提出意见。
毕竟是一群农民组成的反叛军,战力可想而知。
“却也未必。”卫徽微微摇头,否定道:“张角毕竟经营多年,应有一部分久经操练的主力,不可小觑。”
毕竟在镇压起义的初期,皇甫嵩朱儁率领的羽林精锐可是吃过几场败仗,可见黄巾军还是有些实力的。
他们失败,是因为后期面对的是整个地主阶级的镇压!
通过黄巾之乱的预测,关羽已经认可卫徽的能力,低头陷入深思。
张飞忍不住说道:“孰强孰弱,打一场不就知道了。”
看得出来,他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
卫徽调侃道:“看来翼德已经忍不住要捅叛军一万个透明窟窿了。”
张飞一怔,心想这话好啊,你怎么比我还了解我?
众人忍俊不禁,公孙瓒又道:“如果卫君能笃定朝廷一定会发布诏书,可以救援之名出兵平叛。”
他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刘备,同样也是为自己。
两人师出同门,如果其中一人能崛起,另一人也会跟着受益,这就是党派的由来。
汝南袁氏为何能成为天下世家之首?
便是因为四世三公,有着许多门生故吏,这些人被理所当然的定义为袁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公孙瓒的意思显而易见,出兵可以,如果发生什么意外,你们得自行承担。
刘备虽然对朝廷招募义军很有信心,但还是象征性的看向卫徽,征询他的意见。
卫徽微微点头,表示完全没问题。
刘备于是正色道:“若是朝廷问罪,备愿一力承担。”
不知不觉,两人已经进入主公与谋主的角色。
公孙瓒尽收眼底,心中有些艳羡,自己怎么就碰不到这么一位左膀右臂?
“好,我便以涿县之名,令玄德出兵平叛,驰援各郡县。”
“备...遵命。”
——
得到公孙瓒代表的官方许可后,刘备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秘密训练的三千义军被迅速集结。
将士们知道要去建功立业,俱是士气高涨。汉承秦制,在这个时代,普通人崛起的最好方式就是军功。
偌大的空地上,数千人在争先恐后领取甲胄兵器。
张飞见形势有些混乱,立即咆哮道:“排队,都给我排好队,谁敢滋事,我绝不轻饶!”
他在这只军队的威望早已深入人心,谁若是犯事,张三爷的皮鞭绝不饶人,秩序迅速形成。
卫徽目睹这一幕,笑道:“翼德此话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何人?”张飞疑惑不解。
“大名鼎鼎的宇文将军,有事他第一个上,有好处却让将士们排队,实乃千古难逢,爱兵如子的好将军。”
张飞百思不得其解,他也读过些史书,却不知宇文成都这么个人。
杨修冷不丁问道:“你们为何会有这么多军械?”
铠甲和弓弩是国之重器,就算是世家也不会轻易打造,以免落人口实。
除非家族的命运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由刘备开口解答。
“说来也巧,公孙县尊有意更换军备,于是命备代为打造。如今适逢黄巾之乱,这批旧军械倒是派上用场了。”
“巧合?”
杨修面露质疑,之前他就觉得这张家庄园有些奇怪,区区一个小县城的豪强,完全没必要圈养数千之巨的乡勇。
只是当时还不太在意,现在又突然冒出这么多军械,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一起。
难道...
一个可怕的想法在杨修脑海中涌现。
除非他们事先预测到了太平道之乱,才会事先准备。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修自幼聪慧,都没能看出来,他们怎么可能做到?
杨修很难接受这一点。
苏双目光闪烁,忽然下定决心,开口道:“刘君高义,在下虽一介商贾,也愿助君一臂之力。”
“先前的数百战马,愿赠予君作平乱之用。”
“除此之外,在下曾偶然得到千金上好镔铁。正所谓宝物赠英雄,便给刘君及关张二位壮士打造兵器吧,还请刘君切莫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