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影帝的日常修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3章 牛欢

在等待签证的同时,陈伟没闲着,抽空去了一趟对外经贸大学,拜访了牛欢同志。

“听臧天硕说过,你自己写歌、自己谱曲?”

“学着写,瞎闹腾呢。”

“自己写歌,自己谱曲,这才是一个音乐人应该做的事情,很好,我很看好你。”

“就瞎捉摸的,牛欢老师您就别笑话我了。”

牛欢的心情很好,先看了《东风破》的歌词,拍案叫绝,赞不绝口了好一阵子。

不过,看了姜二妮的记谱,哼唱了几段主旋律,他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不对啊,这旋律……有点古怪。”

他走到钢琴前坐下,将那几页简谱摆放端正,十根胡萝卜似的手指头搭在键盘上,略一酝酿,便开始当当当的跳跃起来。

同时,他还轻轻哼唱着,试图将《东风破》的歌词代入到旋律中去。

几分钟后,他放弃了。

“小陈,你写的歌词真的很好很好,我很喜欢,都想自己谱曲唱了。”

牛欢端着一杯白开水,喝了一小口,眉头紧锁:“可是你写的旋律不像歌曲啊,里面包含的元素太多,有昆曲,有京腔,有摇滚,还有一种说不清楚的韵味,我一时间还把握不准……”

看看,这就是专业。

陈伟伸出一根大拇指,给牛欢点了一个纯手工的赞,十分真诚的说道:“您的感觉真准!”

“这一首歌,还真就包含了传统戏曲、摇滚、民谣、甚至民歌的一些元素。”

牛欢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重新拿起几页曲谱,认真哼唱起来,一只手搭在沙发扶手上,用几根手指轻轻叩击着打节拍。

十几分钟后,他还是找不到那种感觉,不过,他很明确的告诉陈伟,应该是记谱出了一点小问题。

“要不、你试着唱一遍,我帮你记谱?”牛欢很认真的说道。

陈伟‘哎’了一声,赶紧起身,二话不说开始酝酿情绪,轻轻哼唱起来。

这一次,他不仅哼唱出了歌曲主体的‘主旋律’,还顺带着将他记忆中的前奏、伴奏等,一股脑儿的都给唱了出来。

得,这一下,终于对路了!

牛欢记谱很快,刷刷刷的,就像美术生们的速写,陈伟一句唱完,还在气口的地方换气呢,人家已经写好了一句乐谱。

一个哼唱,一个记录,不到6分钟时间搞定。

刘欢一跃而起,猛的一拍陈伟的肩膀:“哎,这就对了,这就对了!”

“这才是真正的古风新曲……”

牛欢重新坐下来,一手捏了铅笔,在曲谱上涂涂画画,一手拿了手机拨通一个电话:“喂,老宁,你在不在北平?”

“是这样的,我一个朋友写了一首新歌,得几个、不,得二十几个人的民乐团伴奏。”

“对对对,现在只有一个主旋律,还没来得及配器,干脆这样,你组织乐队,我这就带朋友过来。”

“老宁,乐队组成以民乐为主,得有戏曲音乐功底的,另外,还得保留摇滚的一些基本元素,要不然,低音部没办法处理……”

牛欢打完电话,快手快脚的收拾东西,举步便走:“小陈,走,我带你去见个朋友。”

陈伟赶紧跟上。

看看,这才是牛欢,国内顶级音乐人,真正的大咖啊,对音乐的感觉真特么的好!

仅凭他的一次哼唱,人家瞬间就明白过来,这首《东风破》的配器,就得民乐、摇滚、戏曲等好几种音乐元素混搭,才能整出想要的那种味道。

四十几分钟后,牛欢、陈伟二人来到北平西城区鲍家街43号的中央音乐学院,上了一栋只有三层高的建筑。

“老宁,这是我朋友陈伟,小陈,影视演员,音乐天赋极高,他写了一首很了不起的歌!”

在一个小型音乐厅,见到宁教授,牛欢就对陈伟进行了隆重介绍。

寒暄几句后,几个人立刻进入工作状态。

不愧是中央音乐学院,哎,说要组织一个二十几人的乐队,结果到了才发现,人家直接整来了五十几个人,妥妥一个整编制的民乐团。

“给你,这是我记的简谱,咱们先配器吧。”

“行,让我先看看。”

两位大拿凑在一起,随口讨论,随手记录,一看就知道曾经合作过很多次,业务熟练的很。

五十几人的乐团,则安静的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偶尔低声交谈一两句,显得很是肃穆。

音乐厅里,唯一的闲人,似乎就剩下陈伟一个人了。

他坐在一只沙发椅上,百无聊赖,只好很认真的观察不远处正在工作的宁教授、牛欢。

宁教授是一位中年大叔,秃顶严重,剩下的一圈花白秀发足足有二尺长,甚是凌乱的挂在后脑勺上,满满的都是艺术家范儿。

牛欢则显得有些朴素。

目测240斤以上的体重,一头浓密秀发差不多有两尺半,梳到后面,用一根皮筋儿扎了个马尾,就跟电视上见过的一模一样。

这位的歌太多,《少年壮志不言愁》,《好汉歌》,《弯弯的月亮》,《千万次的问》,《天地在我心》,数不胜数啊。

对了,他不仅是集作词作曲、编曲、制作、演唱和音乐教育于一身的音乐人,也是中国内地头一批能用电脑作曲、编曲和制作的音乐人之一……

“好了,先按照这个思路试试效果。”

“行。”

“那个谁,于红梅,过来把配器曲谱拿下去,大家迅速誊抄一份各自单元的,先熟悉一下。”

一位年轻、文静而秀美的女老师快步过来,拿了一叠配器稿,给乐队老师分发了下去。

专业人专业事,一阵忙乱后,乐队老师们便可以干活儿了。

“先过一遍,感觉没问题了,就让小陈试着唱吧。”

宁教授也不客气,直接登上乐队指挥的小台子,手里的小棍儿横扫一圈,骤然一抖,一扬!

整个乐队瞬间进入演奏状态,当当当,吨吨吨,咿咿呀呀……陈伟忍不住心头一颤,都想开口演唱了。

这味儿,真特么的对劲儿!

钢琴起了头儿,短短几秒钟的清泉石上流,叮叮咚咚,直接进入演唱环节。

在一组低音乐器的简单节奏下,钢琴的伴奏变成了背景板,偶尔出现的几声民乐元素,浑然不觉,偏生就好听得不行。

然后,便进入了咏叹环节,各种民族乐器的伴奏,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进来,美不胜收……

陈伟听着乐队演奏,心中默唱歌词,渐渐入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