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吕布跟我抢诸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5章 袁谭的忧愁

袁谭很快就接到了来自邺城的消息。袁绍在信中说,他已经跟公孙瓒讲和,并接受了朝廷授封的邺侯。邺侯是县侯,比袁绍之前的邟乡侯要高一级。

袁绍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平定活跃在冀州西部山区附近的各支黄巾军。既然青州暂时没有战事,袁绍便让袁谭调遣部分军队,返回邺城,参与到平定黄巾军的行动中。

除了李预之外,其他的将官大多是许骃多年的老部下。于是,袁谭便留下他们协助许骃驻守青州,然后带着李预一同奔赴邺城。

李预对袁谭谈不上喜欢。不是因为袁谭能力不行,也不是因为袁谭不懂得知人善用,而是因为李预没有在他的性格上发现什么明显的可取之处。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并不优秀的豪门子弟,不值得深入相处。

但是在上次讨论袁绍立嗣的事情时,田丰更倾向于袁谭,因为他是长子,废长立幼不符合规矩。既然如此,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李预最好跟袁谭搞好关系。

为理想而死易,为理想而生难。在这个无依无靠的世界中,李预只能先压抑内心的真实情感,尝试去跟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人套近乎。

李预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要努力在未来开创一番大事业。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哪怕对方并不值得追随,暂时委屈一下自己也是必要的。

想干大事就要有干大事的胸襟。

比如说汉光武帝刘秀,他的哥哥刘縯被更始帝杀死后,为了自保,刘秀甚至都不能为哥哥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极力掩饰自己的悲痛,这才躲过一劫。

李预只是一个无地流民。想要爬到社会的上层,总归是要牺牲很多的。

况且,在做一个好领导之前,要先学会做一个好下属。这样,等到以后自己做领导时,才能更了解下属的需求。

于是,半路休息的时候,李预慢慢地走到了袁谭身边。他的伤口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不再需要别人搀扶。

袁谭正一个人站在远离营地的路边,一边望着远方,一边时不时地喝上几口装在随身携带的葫芦里的酒。

李预走上前,问道:“公子,您看上去闷闷不乐,是有什么心事吗?”

袁谭转头,看到是李预后,又喝了一口酒,然后说道:“也没什么。”

李预说道:“是在一个人喝闷酒吧?”

袁谭叹了口气,说道:“唉!很多人羡慕像我这样出身于世家大族的人。可是,生在豪门就一定会幸福吗?非也,非也!”

说完,袁谭又灌了一口酒。

嗬!你们这些豪门公子哥可真是蛋疼。我一个底层流民都没抱怨什么,你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有什么好感慨的。

不过是因为好高骛远,欲而不得。

人啊,总是奢望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

李预说道:“公子有什么忧愁,不妨跟属下聊聊。聊完了,心情或许会好很多。”

此时的袁谭已经颇有酒意:“无非是因为苦恼,惆怅,而又无可奈何。难道我比别人差吗?我从来不这么觉得。那为何我一直被否认,哪怕有功也很少得到赞赏呢?”

李预恭维道:“公子当然不比别人差。相反,公子卓尔不群,超逸绝伦。您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地从田楷手中拿下了平原城。当今世上,恐怕没有哪个豪门公子能取得您这样令人瞩目的成就。”

袁谭叹道:“是啊!可为什么命运对我如此不公呢?我的成就,不被认可啊!”

李预猜测,袁谭忧虑的应该是继嗣的问题,于是试探性地说道:“公子的忧虑,跟少公子有关吗?”

袁谭转身盯着李预,问道:“这你是如何猜到的?”

李预说道:“听过一些传闻。人们都说,长公子有能力,可担当大任。少公子不过是长得英俊而已,反而更受邺侯青睐。很多人都因此为公子您感到不平。”

袁谭转身,又喝了一口酒,说道:“是啊,显甫不过有一副俊美的好皮囊,却要凌驾于兄长之上,于父亲面前争宠,实在是可恨!可我又有什么办法,只能借酒消愁。却不想,愁未消,愁更愁!”

李预说道:“公子,您大可不必如此忧愁。”

袁谭说道:“你又没有处在我的位置,你不懂!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我的忧愁之深,你是无法感受到的!”

李预说道:“常言道,旁观者清。正是因为我不是公子,所以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看得更清楚。”

袁谭疑惑地问道:“哦,你都看到什么了?说来听听!”

李预有心博取袁谭的好感,便道:“长公子因才立身,少公子以貌悦人,两者相当。再加上您是长子,理应更受邺侯器重。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因为少公子身旁有人协助。”

袁谭想了想,问道:“你是说审配、逢纪?”

李预点头道:“正是。此二人不受公子赏识,故而攀附少公子,并想方设法,试图劝诱邺侯立少公子为嗣。我听人说,把公子过继给您的伯父,便是因为他们从中作梗。”

袁谭说道:“我身为长子,却被过继给伯父,原来是有奸人向父亲进献谗言?”

李预接着说道:“是也。这次派您来青州,对战田楷,亦是他们的阴谋。他们原以为您不会成功。”

袁谭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我才明白,为何父亲当初不为我指派哪怕是一员大将。河北四庭柱,父亲皆不允准。我只好依靠妻弟叔驹。虽然他不算优秀,但至少对我忠心耿耿,全力相助。”

李预说道:“公子以后恐怕会面对更多的困难。只要邺侯不立嗣,二人就不会善罢甘休。”

袁谭切齿骂道:“卑鄙小人,无耻奸贼!二人实在可恨,他日我必当诛之!”

李预说道:

“公子,自我随您来青州以来,就一直很敬佩您。

“您是长子,理应被立为嫡嗣,这才符合道义伦常,乃春秋大义。

“不过,您的处境不妙,需要有更多的人协助,才能赢得本应属于您的地位。如果公子不嫌弃的话,属下愿意为您效劳。”

袁谭听完,立即拉住李预的手,激动地说道:

“如此甚好!阿预,你让我很感动。而且,我能够夺取平原城,你的功劳最大。

“回到邺城之后,我定会将你大力举荐于父亲,让你不再试守,转为正式都尉。

“好好干,只要你站在我这边,支持我,我就绝对不会亏待你!”

李预低头,恭敬地说道:“多谢公子赏识!属下必将尽心尽力,协助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