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3章 会员众筹模式开启
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陈轩就一心想要搞类似会员众筹模式的商业模式,让大量的人口收入增加。
他们的收入增加了以后,必然就会对科学或者是文艺类的事物感兴趣。
同时他们也有了物质条件去追求这些东西。
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搞文艺,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的。
而他之所以如此的醉心于,把工人和农民变成科研人口。
是因为他从读大学以来就意识到:“相比于西方,其他民族对现代世界的科技、科学贡献度远不如西方。”
虽然华国古代的很多重要发明都对现代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而华国古代也是所有古文明中对现代影响最深远的。
但陈轩一直想问,我们这一代呢?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在哪里?
“因此为争一口气,实现机器人替代工人,实现全民脱产搞科研的科研工业化必须搞成。”
由于陈轩的这个计划,找不到一个适合的名称来形容。
而工业化指的是,把农业人口转变为工业人口,实现城镇化,实现把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而科研工业化就是指较大限度的把农业人口和工业人口,转为科研人口,实现把工业国变为科研国。
从而最大限度的那让那些想要从事科研行业,想要在科研行业发一份光发一份热的人不至于因为科研岗位不够而跑去送外卖和在血汗工厂里拧螺丝。
比如都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结果,各行各业都能找到学生物的师兄们。
……
在接到阿里和腾讯以及红杉的融资之后,陈轩本来是不想对外披露的,但阿里和腾讯都是上市公司,按照公司法规定他们对外进行重大投资时,都需要对外披露,对股民负责。
因此虽然陈轩没有披露,但是一部分星汉论坛的用户,居然会去看这些小众的通告,然后发现了星汉对外融资的信息。
这倒是在星汉论坛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有人表示陈轩是不是投靠资本了?
因为接纳大资本投资的话,就会导致普通众筹会员的投资机会被挤占,这对普通星汉用户是不利的。
对此,陈轩觉得还是有必要出来说明一下,不过因为这个事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讨论,只是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有人讨论。
所以陈轩并没有用发官方公告的形式,广之于众。
而是用自己的星汉论坛账号在帖子里回复道:“因为要搞会员众筹模式,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就有两条,一条是联合传统老牌实业公司去抢互联网公司的生意。
一条是联合互联网公司去抢老牌企业的生意。
这个只能2选1,否则的话就会面临举世皆敌的情况,而一些老牌公司,本身没有什么技术创新,基本就是靠当年的下海经商潮,踩到风口之后一直吃红利到今天。
他们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抢他们的生意成功率较高,相比之下,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壁垒更高,实力也更雄厚。
因此只能暂时采取联合的策略,远交近攻。”
陈轩选择吸纳资本的投资,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他不接这些投资,这些投资投到竞争对手手上,他就会面临自己在前面扩张商业版图,而这些互联网公司却在背后扶持竞争对手挖他的墙角的局面,然后前面还有那些老牌实业公司,可能会联合起来跟他竞争。
这就是两线作战。
一旦陷入这种情况,那么就算把所有众筹会员的钱包都榨干,可能也打不赢,就像当年二战前期的波兰一样。
他的左边是德国,右边是苏联,都对他虎视眈眈,偏偏他还又得罪苏联,又得罪德国,被一些西方网友戏称为前有狼后有虎,中间夹着个二百五。
结果很快就被苏德瓜分,毫无波澜了。
二战后期德国也是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的情况,东边面临苏联的进攻,西边又面临诺曼底登陆后的美英联军的进攻。
小日子后期也是两线作战,一边是太平洋战场,一边是华国战场,甚至是三线作战,还有东南亚战场在英法殖民地上跟英法的战争。
所以总结历史,吸取教训,星汉公司现在根基浅薄,还是要以和为贵。
经过陈轩解释了之后,很多指责陈轩投靠资本的相关负面言论也少了很多。
而陈轩也终于可以安心的开启下一阶段工作,他首先发了一篇公告,阐述了要做会员众筹网的原因:“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一直在想,假如有一个人,他发现了一个非常容易赚钱的商业点子,但投资这个商业点子需要启动资金。
比如可能需要20万的启动资金,但这个人现在刚毕业,工作一年多,存款才1万块钱。
想要存到20万的启动资金,那得到何年何月?
可能他好不容易存了20万,但这时这个商机已经过时了,或者等他好不容易存了20万的时候,他已经30多岁了,该结婚了。
再不结婚就老了,因此他只能把这笔钱拿去结婚,结婚之后又要养孩子,要供车贷供房贷,好不容易孩子也大了,房贷车贷供完了,父母又该到生病的时候了。
总之等到好不容易存到钱,可以去实现曾经年轻时候的梦想的时候,那个梦想可能已经零落成泥碾作尘,
而自己的身体可能也不支持自己去创业了,再加上中年人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开始创业,如果创业失败,基本上就很有可能会满盘皆输,妻离子散。
这导致了很多人都不敢去创业,同时这也导致了创业成本太高。
我之前在新闻上看到很多专家鼓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产业资本发达,说的就是他们的一些创业者,只需要一个ppt,一个商业点子就可以融资。
关于这一点,我不知道是谣传还是真的有这事。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我们目前的华国,商业点子是不值钱的。
你想要去融资的话,你最起码要自己出钱,把这个商业点子落地,这个时候才能去融资,否则的话,你光有一个商业点子,人家直接把你商业点子抄袭走了,一分钱也不给你,你一点办法也没有,而在法律上商业点子也是无法注册成专利的。
这就导致了商业点子是不值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