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张陈王周传 1.博浪飞椎
《三国演义》中描述诸葛亮,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这句话毫不掩饰地给了张良崇高的评价。张良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千古“谋圣”。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汉高祖刘邦当之无愧的人生导师,屡次奇谋,多次挽救了刘邦。成就了那个时代“白衣飘飘”的旷世奇才。这样一个光芒万丈的历史人物,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那就得从那个为复国仇的热血青年说起。
张良,字子房,战国末年韩国人。他长相俊美,如同女人一样漂亮,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国相。父亲张平,亦担任韩国两朝国相。韩悼惠王23年,张平去世,死后二十年,秦灭韩国。张良当时还年轻,没有在韩国朝廷任职。韩国破灭后,张良还有私家仆从300人。因为祖父、父亲曾担任五朝韩王的国相,张良决心为韩国报仇。弟弟死了,张良没有办理葬礼,而是将全部家产都投入反秦事业。他一开始选择的是最直接粗暴的方式,擒贼先擒王,征求刺客行刺秦王政。
张良曾经到淮阳去学习礼法,淮阳东部有一个叫仓海君的隐士,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个大力士,为他制作了一个重达120斤的铁椎,然后开始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按照秦朝君臣车辇规定,天子六驾,即秦始皇所乘车辇由六匹马拉车,其他大臣四匹马拉车,刺杀的目标是六架的马车。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张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游车队即将到达阳武县,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埋伏在到阳武县的必经之地—博浪沙(位于河南省原阳县东郊)。果然远远看到三十六辆车队向博浪沙过来,前面鸣锣开道,紧跟着是马队清场,黑色旌旗仪仗队走在最前面,车队两边,大小官员前呼后拥,但所有的车辇全为四驾,分不清哪一辆是秦始皇的座驾,只看到车队最中间那一辆车最豪华。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向该车击去,120斤的大铁椎一下子将乘车者击毙倒地。张良趁乱钻入芦苇丛中,逃离现场。
然而大力士击中的只是副车,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预防准备,所有车辇全部四驾,时常换乘座驾,张良自然很难判断哪辆车中是秦始皇。秦始皇幸免于难,但对此事十分恼怒,下令全国缉捕刺客,但因无从查起,后来不了了之。古博浪沙因张良刺秦,从此闻名遐迩。这也是成语“博浪飞椎”的典故,比喻报仇雪恨。
刺杀秦始皇失败,让张良幡然醒悟,要报复秦朝这样的庞然大物,光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孤掌难鸣。他所需要的便是去寻找战友,然后一起瓦解、推翻秦朝。张良从此改名换姓,逃到了下邳,隐居起来。下邳即今天的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原属楚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水路通衢,商贸繁荣之地。张良早年曾在楚地游学,结识了不少有志于反秦的游侠,可以帮助他掩盖身份。他也深知当地民众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决心,绝不会出卖他这个矢志反秦的斗士。他更想利用下邳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来继续结交四方豪杰,以图未竟的事业,所以才会在此地隐居起来。
那张良在下邳又有什么奇遇,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