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胡惟庸入瓮
朱元璋听着胡惟庸的话语,脸上的笑意更加温暖了。
胡惟庸的这个态度,他喜欢啊,可是太喜欢了,就需要胡惟庸保持这个态度才行。
朱元璋缓缓笑着开口。
“咱这心里,一直有一事非常想要去完成,这几日以来,咱夜不能寐,就是在思量此事,现在啊,总算是想出一些头绪来。”
胡惟庸神情恭敬,静静的听着,没有丝毫言语,朱元璋说的每一个字,都在心中反复思量。
“还记得之前咱说过的驿道之事吧?”
听到这里,胡惟庸心头顿时了然,他能否晋升,能否成为中书省丞相,应该就是和这事有关了。
按照朱元璋说的,他现在没有什么功劳,这件事一旦做成,功劳肯定足够他升任上去了。
“禀皇上,之前确实有商议过,驿道的修缮,利国利民,不仅更加方便百姓往来,大明往来消息的传递,大军的集结,北征大军后勤物资的输送,都会更加方便。”
胡惟庸说到这里就停下,现在朱元璋已经将这个话题拿出来了,明显是要着手这件事,他就将修缮驿道的好处全部说出来,至于修不修,他不说,由朱元璋来决定。
哪怕朱元璋已经表达出修缮的意思,他只能说修缮的好处,一旦他提议修,这是要准备跟朱元璋抢功劳?还是表现得自己比朱元璋更优秀?将朱元璋的成果抢到自己手中?
胡惟庸是想要往上升,不是想要往下面走。
朱元璋听着这番话,心中确实舒坦,胡惟庸就是这点好,不像李善长与刘伯温那些人,他只要提出一个什么,这么些人就把他的想法给猜透了,并且还直接说了出来,无不显摆自己的能力。
朱元璋脸上笑意更甚,但很快收了起来,一脸的忧心。
“修缮驿道,建立官驿,对大明而言,确实非常重要,这不仅是一项庞大的民生工程,更是大明的百年工程啊。”
朱元璋满心感慨,这些话,是真心实意的,驿道的修缮,官驿的设立,确实关乎大明国运,是非常重要的大事。
历朝历代,每个朝廷,对驿道以及官驿都是非常看重的,前元同样有驿道与官驿,但许多驿道都已经损坏,官驿更是缺斤少两,如今大明要修缮驿道,修建官驿,很大部分其实是在前元的基础进行修缮,而不是修建。
只有相对比较少的一部分,才需要修建,以保障驿道连接大明各府,以及下面一些重要的地方。
“驿道的修缮,官驿的建立,虽然非常重要,但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内府同样没有银两,且百姓过得也艰难,咱这心里想啊,现实却是如今无力实施。
咱就想了一个法子,大明的富商不少,而这条驿道,又是要修往各地,咱想着,能不能让这些富商捐献一些,驿道修缮,官驿建好之后,也能方便他们经商。
到动工之时,未免中间有人中饱私囊,各地的商人筹集钱财后,由他们自己来修缮,朝廷派人监督,保证质量,这样一来,他们也放心。
他们都是大明百姓,咱这么做,也是为了大明的发展,但咱心里啊,就是拿不定主意。
子中啊,你帮咱想想,这个法子能不能行。”
朱元璋一脸忧愁又希冀的看向胡惟庸,希望胡惟庸能够给他想一个法子出来。
现在国库的空虚,胡惟庸是知道的,这个驿道的事情,他也拿出来讨论几次了,就是因为没钱,几次都搁置了下来。
至于内府,这也是朱元璋的私库,用于内廷的开销,同样都知道是没钱的,因为内廷就在节衣缩食,马皇后堂堂大明皇后,自己都得织衣服、织鞋,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都这样了,内府能不穷吗?
虽然内府也确实还有一点,但现在朱元璋就是想要胡惟庸来搞定这事的,朱元璋肯定现在拿出来。
胡惟庸此时皱眉沉思着,如今朱元璋的问题抛出来了,就是这个驿道,而且方法也给出来了,但是朱元璋没有确定。
胡惟庸很清楚,这件事他若是同意,那么他就必须得接下来,而且必须要办好,要是办不好,这就是他胡惟庸谄媚朱元璋出的点子,最后恐怕要被拿出来背锅。
胡惟庸不断思量着,现在他被架住了,他想要成为宰相,就必须要完成现在朱元璋给的任务,若是他不接,胡惟庸很清楚自己宰相的位置是别想了,说不定就连如今的位置,都很难保住。
而且还有可能会远离中枢,看看唐胜宗那些人就知道了,惹了朱元璋的不快,虽然没死,但跟死了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胡惟庸头脑风暴着,分析着这件事的一切,他很清楚自己能够思考的时间并不多,不然哪怕做出抉择,也未必讨喜。
朱元璋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方法,就是压榨商人,而朱元璋对商人的恨,那是朝堂上下都非常清楚的。
想了片刻,胡惟庸看向朱元璋。
“皇上,此法甚为可行,只是中途必然会遭到商人的反对,到时朝中难免流言蜚语,还望皇上有一个心理准备。
臣是非常赞同此事的,只是该怎么实行,到什么程度,臣还没有什么头绪。”
朱元璋紧紧看着胡惟庸,他知道,这是胡惟庸在向他问态度了,就看他态度能否坚决了,不然流言蜚语他就动摇,胡惟庸很可能不会接这个任务。
后面那句话,虽然一定程度表明了胡惟庸的想法,但是实行的程度,就是在问他要一个底,就是底在哪里,又将这些问题抛给他。
朱元璋一笑,随即肃然道:“子中既然赞同,看来这事可以去做了,若是此事交由中书省牵头,咱只要结果,你觉得中书省能否完成?”
胡惟庸更加沉重,如今汪广洋不在的情况下,他就代表了中书省,朱元璋现在态度已经无比明确,那就是必须要完成,而且要交给中书省,接下来就看是中书省接下,还是他胡惟庸接下了。
胡惟庸没有迟疑,当即起身。
“此乃利国利民之举,臣为中书左丞,必然牵头将此举落实!”
胡惟庸哪里还犹豫,得罪天下商人罢了,与他的宰相之位比起来,差远了。
而且这事也不是没有操作空间,现如今这个机会,他不能错过,一旦错过,不仅机会没了,以后都不会再有了。
朱元璋闻言,彻底笑开了,铺垫了这么多,总算让胡惟庸接下来了,体现出来的重视,同样体现出来了。
“好,此事交给子中,咱也放心,这事你去做,咱可以给你一个承诺,只要这事落实下去,右丞相的位置,是你的。
至于宰相,咱得看你的表现,若是子中做得好,封公也不是不可以的。”
胡惟庸整个人都变得激动与兴奋起来,他所要的,不就是这些吗?
现在只要完成这件事,无非就是几年的时间,他还年轻,这几年的时间完全等得起,而且这段时间,他虽然不是宰相,但跟宰相,又有什么区别?
胡惟庸目光坚定看向朱元璋。
“请皇上放心,臣竭尽全力,必将此事完成,大明利国利民的工程,大明商人身为大明百姓一份子,理应出一分力!”
胡惟庸心中已经发狠,任何人都不能阻拦他的这条宰相之路,谁敢拦,他就让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