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谷神不死
解释
,山谷,于人而言乃虚怀若谷之“谷”; ,无所不知、无所不应; ,山谷之神,山谷中央之“无”,为虚无之意。老子强调道以虚、以下为体,谷能容纳、生养万物。山区的村镇市都建在山谷中,如延安市、秦岭中的广货街镇。 ,会动、永恒地动。(“谷”字还出现在第15、28、41、39章。)
,朱熹说得很文雅:“有所受而能生物者也”,其实就是雌性生殖器。 ,基于牝而超越牝:牝只能生育同类,人生人、狗生狗、草生草、树生树,而玄牝却能生天下万物,不仅生动物、植物,也生神鬼,也生企业、国家,乃至能生整个宇宙( )。所以,玄牝(玄牝之门)就是第一章提出的“道”、“无”、“众妙之门”。那么,也就是上一的“中”。
,微细,形容连续不断的样子。 ,尽,勤奋,比喻道用起来用不完、还很轻松。
本章的含义和解读如下。谷神,是山谷之神,它无形无踪,处于卑下的位置,静静地待着,却主宰万物的生长,永远不会死。所以称之为玄牝。玄牝是一座门,就是万物生出来的门户,所以称之为天地之根,因为万物组成了天地。山谷之神,说它是“无”,它却能生万物,是实实在在的;若说它是“有”,却又是看不见、摸不着。它,似有似无、忽隐忽现,用起来,无物不成而无劳,是怎么用也用不完的。
《道德经》的含义是多重的,例如“
”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1)道,若有若无,用也用不完。所以,悟道者面前没有困难、没有难题。(2)人的不死,就在此句,呼吸一直不断。(3)健康者身中的炁即如此句中所说的。(4)朋友之间的感情与夫妻之间的两情相悦,情感稳定而深沉,如此才能“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启示
1.从牝到玄牝
我们每个人几乎都遇到过这样的东西:很深奥,看不清楚、说不明白。我们汉字中有一个字“玄”可以用来描述这样的东西。而道比这个还玄,谓之“
”。理解本章,特别是理解“
”这句话,要从人的性出发,超越之,达到神性的性。这是老子的方法。老子的“ ”是指“基于A而超越A”。所谓“超越”就是达到“道”的层面。老子在《道德经》中多处如是使用:“
”是雌性动物,能生小动物。“ ”则是描述“生万物的道”。因此,“ ”,即神性之性,生天地、万物。“
”(第十章)。“ ”是镜子,通常我们照镜子,就是看看脸上有没有污物,以清除之。因此,“ ”是照人内心的镜子,看看内心是否有不干净的东西,用王阳明的观点来说,是用来照人的内心是否有私欲(《传习录》)。“
”(第十、五十一、六十五章)。道生德,因此,“ ”也就是道。“
”(第五十六章)。“ ”是指两样东西一样、相同,可以是外表相同、内在相同、本质相同。而“ ”是怎样的相同呢?是得到它,不能亲也不会疏、不能获利也无危害、不能高贵也不会低贱,或者说,不分亲疏、不分利害、不分贵贱。在凡人的眼里,这是毫无用处的东西。但这是“道”。2.人何谓不死、永生?
儒家。儒家涉及到“不死”的,主要是战国时提出的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这是做别人的谷神、别人的玄牝之门。梁漱溟说(《最后一位儒家》),历史上做到三立的只有孔子、王阳明,孟子只能算半个。道家。这是道家修炼的主要目的:成仙。成仙有两种,一种是通常传说中的肉体不灭,另一种是与凡人一样,肉体会死,但死后其灵魂为仙。葛洪的《神仙传校释》有这方面的记载[1]。如,史上第一位注解《道德经》的河上公,是一位神仙。
终南山有一位道士,10年如一日只穿同一件道袍,道袍不破不臭;他每年种植365孔土豆,每天吃一空,挖出来没有就一天不吃(张剑峰,《寻访终南隐士》)。有位朋友的师傅,通中医、针灸、风水,从16岁入道家开始练功,直到93岁去世,练功时坐的椅子靠近的墙上,留有他的身影。
《河上公注》侧重于养身的视角来解读《道德经》。例如对第六章的解释中:
谷,养。谷神,人能养神。神,是养在五藏中的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称之为五藏神。
不死在于玄牝。玄,天也,于人为鼻;牝,地也,于人为口。因此,鼻口呼吸,绵绵微妙,若有若无。
读者可能会问,你还是没说,如何不死啊。是的,但老子在下一章会给你一个答案或者说一个方法,如何不死。
注释:
[1]葛洪撰,胡守为校,神仙传校释,中华书局,北京,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