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历史上的商业文明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同类别的文明,比如农业文明、军事文明、商业文明。
军事文明对人类伤害非常大,农业文明又过于保守。腓尼基、古希腊、中国的宋朝,都证明了商业文明是开明的,它们更关注个体,更讲究开放与包容,更重视规则与契约,也更接近现代的主流价值观。
● 紫红之国
腓尼基人是最早的商业民族之一,活跃于公元前10世纪(相当于我国西周时期),生活在今天的东地中海黎巴嫩、叙利亚一带。
“腓尼基”一词在古希腊文里的意思是“紫红色”。
当时埃及、巴比伦等国家的国王和贵族,都喜欢穿紫红色的大袍子。可是,他们找不到一种办法能让颜色永远保持鲜艳。
腓尼基人掌握了财富的密码:他们去海边寻找一种叫骨螺的贝类,打碎贝壳后,里面就会流出紫红色的液体。腓尼基人正是用这种液体制造出了美丽而不褪色的染料——“泰尔紫”。他们用“泰尔紫”染布,再卖给埃及、巴比伦等国家的国王和贵族,赚了很多钱。
他们还是最早的航海家。从地中海到大西洋的出口处,现在叫作“直布罗陀海峡”。当时,没有谁敢驶出那个海峡,认为那是世界的尽头。可是,腓尼基人为了做生意,天不怕地不怕,他们不但驶出了海峡,还航行到了今天英国附近的某些地方。
腓尼基人只想做生意,并没有成立强大的王国。同时期的亚述帝国,则是军事文明的代表,其征服战争以残暴闻名,军队所到之处城镇都被焚烧破坏,财物被掠夺,居民被屠杀或被掳走,人口锐减,生灵涂炭。
腓尼基的军事能力不强,没能逃出亚述帝国的魔爪,但是它点燃了后来的迦太基文明,也点燃了古希腊文明。
● 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文明(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本质上也是一种商业文明。古希腊地处丘陵地带,不太适合耕种,所以只能发展商业。
古希腊人先向东方学习了陶器等手工业品的制作方法,并进行了工艺创新。古希腊的城邦均设有大小不等的陶器作坊,像雅典这样的大城市甚至专门设立了烧陶区。大批手工业生产中心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手工艺品设计和制作水平的提高。
受早期腓尼基人航海贸易的启发,古希腊人也开始了远洋事业,他们将手工艺品卖到盛产小麦的北非尼罗河流域以及近东两河流域,以换取粮食。
由于贸易频繁,古希腊人必须与陌生人打交道,不像我们中国古代是一个熟人社会。和陌生人打交道,如何取得信任,只能依靠规则、协议和契约。
频繁做生意,需要估算货物的价值和利润,所以他们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发达。
商业文明必须讲契约精神和规则,不然无法正常进行贸易。如果规则遭到破坏,大家都做不成生意。所以每个人都要严守规则,一旦有人肆意破坏规则,必然会有人群起而攻之。这也催生了民主制度。
古希腊能够奠定科学、民主、文学、艺术等现代人类文明的基础,商业文明是其主要原因。然而,古希腊及其继承者古罗马灭亡后,文明的复苏之花要等到1000多年后的文艺复兴才重新绽放。古希腊、古罗马后的黑暗时期,更多是由于军事、政治和宗教造成的,与之相比,商业恰恰是文明的守护者。
● 开放的宋朝
宋朝是中国古代最开明、最有风雅、文化最发达的朝代。
日本汉学家宫崎市定提出,中国从宋代开始,从“内陆中心”的时代变为“运河中心”的时代,“大运河的机能是交通运输,所谓运河时代就是商业时代”。
从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汴河两岸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大商人、小商贩、手工业者、艺人等各类市民过着有烟火气的生活。
由于西夏隔断了河西走廊,陆上丝绸之路改为海上丝绸之路。由于运河联结了沿海,海上贸易也得到了发展。
当时宋人的造船技术、指南针技术都领先于世界,他们还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将商船开到南洋群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驶入孟加拉湾,然后入印度洋,进入阿拉伯海与波斯湾,再沿着阿拉伯半岛海岸进入红海,或越过苏伊士地峡入地中海。原来由阿拉伯商人控制航线的印度洋,在11~13世纪时成为大宋商船的天下。
在北宋的汴京有犹太人的聚居点,在泉州与广州等口岸城市,则生活着大批阿拉伯人、东南亚人和东非的黑人。宋朝以开放的胸襟鼓励海外诸国来华贸易,也注意保护来华外商的利益。在宋朝,商人的地位到了古代华夏文明的顶峰。
只可惜,宋朝灭亡后,元、明、清又重新“抑商重农”,走了回头路。
思考题
在中国的历史上,其实大多数时期都轻视商业,甚至认为商业是罪恶的。和你的长辈交流,或者上网搜索,看看能否找到传统文化轻视商业的证据?或者是一句歇后语,或者是一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