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葫芦模型
罗浩伸手接过一瞧。
这几份材料都是图文兼备。
图片均是彩色打印,可以看出典籍出处的原始样貌。
文字则是梳理出来的典籍内容,也可以见到一些红笔标注。
“在搜集材料时,我们都是尽量寻找到文献来源的原始样貌。
这里面有古代珍藏的纸本,有出土的竹简帛书,也有青铜铭文。
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旁边有译注可以参考。”
安安提醒道。
罗浩点头道谢,拿起书稿细细研读。
首先是一份出土的黑色竹简。
竹简上的文字不甚清晰,罗浩直接看起旁边的文稿和译注:
“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成功遂事,莫知其状。
图弗能载,名弗能举,强为之说曰:
芴乎芒乎,中有象乎;芒乎芴乎,中有物乎。窅乎冥乎,中有精乎。
致信究情,复返无貌,不能为人业。”
“......”
嘶!
罗浩看完这几份书稿,心中越发激动。
“窅乎冥乎,中有精乎”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
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类似这般的字句,真的是一下子直挺挺地戳在他的兴奋点上。
这些材料看下来,罗浩心中还是泛起了不小的波澜。
他正想开口说点什么,突然觉得一阵口干舌燥,拿起桌上给客人准备的茶水,灌了一大口。
难道眼前这两位也是修行者?
他稍稍平复了心情,觉得贸贸然就此追问眼前人是否有在修行,到底不太妥当。
王易伯见到罗浩看完了材料,问道:
“怎么样?可有收获?”
见罗浩似乎仍在组织语言,王易伯笑了笑,继续说了下去:
“我们所说的上古先秦时代,指的是夏国在秦朝开始建立大一统国家之前的历史时代,起自远古先民开始在这片天地中繁衍生息,到始皇帝扫六合,一统宇内为止。
那是一段文明的奠基时期,决定了人们现在的语言、文字和文化。
从遗存的典籍以及出土资料来看,上古先秦之时的大夏先民,对于这片天地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备的认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观”。
小罗,你刚才其实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上古之人如何看待所处的这片天地?
其实,我个人觉得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必须从两个角度来切入。
一个角度是俗世观念对天地和社会的认知模型,另一个角度则是超脱凡俗的认知模型。
这两个认知模型都起源于上古时代,然后逐渐产生分野。
俗世观念中的认知模型随着先秦以后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演化,逐渐成为了主流,影响了历朝历代中人们对于这片天地和社会的看法。
当然,超脱凡俗的认识模型也在一直发展,不过更像是一道历史长河中的潜流,一直潜藏在幽深的水面之下。
虽然在历朝历代都曾泛起过数朵浪花,不过探寻这条道路的仍属少数。”
说着,王易伯起身走到墙上挂着的白板前,拿起黑色马克笔,手指划动,画出了流畅的黑色线条。
待成型了,罗浩才明白王易伯画的原来是一个上窄下宽的葫芦状事物。
见罗浩盯着那个葫芦图案略带不解,安安开口解释,显然已经不是第一回见到:
“这是教授总结出来的葫芦模型,这个模型便是俗世观念中的认知模型的具象化,代表的是在古代大一统国家的建制下,人们是如何认识和理解所处的社会和天地的。
这是教授新写的一篇论文里面的研究成果,马上就要发表了。”
“不错,这个葫芦便是我所认为的俗世观念模型。”
见王易伯已经画好,安安就不再多说,和罗浩一起听王易伯的讲解。
罗浩看到成型的葫芦图案,总体形状酷似阿拉伯数字“8”,像是一大一小两个圆圈连接在一起,上头小,下部大,中间细。
上头较小的圆形在正上方开了一个小口,形似葫芦嘴儿。
下部较大的圆形在左右两侧各开了一个口子,倒是不知其意。
“在俗世观念下,古人所认为的人与社会和天地的关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
这种看法和理念,完成的是自上而下的建构。
我们先来看最上方敞开的葫芦嘴儿,我在这里写着“天子”,在古代,人主被称为“天子”,乃天命所归,被视为上天的代言人,代天牧民。
只有天子才有沟通天地的身份和能力,也是人与天地最核心的链接点。
后来,围绕天子而产生一系列纲常伦理也被逐渐上升为天道和天理,深刻影响着古人对于天地的认识。”
罗浩想到,能否沟通天地,其实跟修行也有类似之处。
然而修行则意味着超脱凡俗,当天子被认为是秉承天地气运的化身,在人们的意识建构中,将沟通天地的能力和权力集中于一人身上,那么确实有助于巩固和维护俗世的秩序。
见罗浩两人理解起来都很快,王易伯便顺着讲了下去:
“葫芦嘴儿下面,是上方这个稍微小一点的圆形。
我在这里写的是‘宗室、官府’,其实便是围绕在天子周围的人群。
宗室是指皇亲国戚,天潢贵胄。
官府则是自上而下的治理层级,这些起到统治和治理作用人群便是古代社会中的核心人群。
下部分稍大一些的圆形,我在这里写的是“士农工商”,就是古代社会中的广大市民基层和普通的百姓。
葫芦中部这处细窄的连接处,便是古代社会中的上升通道。
再后来便是我们常说的科举制度,士农工商可以通过科举等途径而升为上方的统治人群。
这些结合起来就是俗世观念中的认知模型。
这个模型也直接影响了古人对于自身所处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来指引人们的生活。”
听完王易伯的一番见解,罗浩也觉得有很多收获,只是好像葫芦模型还没有完全讲完,他便开口问道:
“教授,请问在葫芦模型的下半部分,左右两侧各开了一个口子,这有什么深意吗?”
“其实这两处开口,和下面一种超脱凡俗的认知模型是密切相关的。
这部分的材料是安安整理的。
安安,你来给小罗讲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