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创新驱动发展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我国经济正处在从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的关键时期,创新是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企业是创新的微观主体,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甚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都需要依靠持续创新。我国企业近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我国企业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知识化的趋势下,如何发展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进而走出粗放发展模式,如何通过形成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进而嵌入全球创新网络中,以实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快速响应市场个性化需求来赢得竞争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1.1.1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经济增长也面临着严峻的下行压力。新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抓紧推行“再工业化”、工业4.0战略。在这种背景下,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因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努力建设成创新型国家,既是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动力与目标,也是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保持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我国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落实者,企业需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
放眼全球,创新驱动发展是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在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以及全面深化改革、保持平稳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着力加快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改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当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是要发挥好企业作用。通过着力优化创新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驱动中的主体作用,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战略需要企业转变发展模式,由粗放式发展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还要大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推进自主创新。同时,创新驱动战略也需要构建差异化的区域优势创新网络平台,运用好产学研和创新网络的创新力量,以努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1.1.2 当前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网络化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逐渐嵌入一个巨大的社会网络中,网络化成为企业创新和成长的重要方式。因此,当前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复杂化和网络化的特征: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产品创造或工艺改进要求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很多创新往往出现在知识交叉、综合的领域,分工也越来越细,参与创新的企业不可能具备全部必要知识,因此需要寻求外部支持;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本身也趋于复杂化,单个企业的知识吸收、消化、利用水平无法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企业作为一种适应性主体,其技术创新的范式逐渐向网络化、开放式演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越来越趋于网络化,高效的创新网络有助于创新要素的快速流动和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也有助于创新成果的转化共享,能够促使网络中的一些节点区域成长为创新能级高、对外辐射功能强的全球创新节点。为顺应全球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的一系列变革,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掀起了以抢占竞争制高点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纷纷加大对产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建设的投入和扶持。例如,美国提出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以促进制造业复兴;法国政府提出重构国家创新治理体系,从强化战略引领和顶层设计、重新梳理国家科研计划、加强公共科研机构管理、优化政策环境等方面开展改革和实践;俄罗斯政府出台《2020年前科技发展》国家计划,拟投入巨资建设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及配套的斯科尔科沃科技大学;韩国发布《第三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致力于构建“创造经济”生态系统,把大田市发展成世界基础科学研究枢纽,培养人才挑战诺贝尔奖;以色列着力推动建设30个国家集优科研中心,并作为唯一非欧盟国家加入“地平线2020”计划。我国也于2016年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各先进省市已纷纷加紧重构技术创新网络的步伐,如北京市相继颁布了《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试行)》和《加快推进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试行)》,致力于打通科研与产业转化的通道。上海市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致力于优化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山东出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方案》,致力于构建基层科研创新体系等。
1.1.3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仍然存在较大不足
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了大幅增加,创新成果越来越丰富,企业家也越来越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尤其体现在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领域。2016年,我国科技研发费用支出占GDP的比例为2.11%,全年科技研发费用支出为15676.7亿元;我国研发人员数量居世界第一位,达到387.8万人。2016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10944.7亿元,比2015年增长9.295%,企业研发投入经费占主营收入的比例、研发人员、新产品开发费用、具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比重都比2004年及2009年有了长足的进步(见表1-1)。可见,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已经进入厚积薄发的新阶段,我国企业近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表1-1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基本情况
续表
尽管从数量来看我国企业已经成为技术研发投入、执行的主体,而且在研发投入、研发人员、专利数量等总体数量方面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企业在平均研发投入、研发投入结构、高水平技术创新成果创造、吸引高层次人才、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质量指标上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如表1-2所示,对比中国与世界典型国家的创新投入强度,从纵向看,中国在过去十多年中创新投入强度有了很大提高,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0.893%提高到2015年的2.067%;但从横向看,2005年前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创新投入强度都高于中国,到了2015年,虽然我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与韩国、日本等国差距较大,但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创新投入强度平均水平,超过俄罗斯和欧盟28国平均水平。由表1-3可见,中国的上市公司企业研发投入与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不论是平均研发投入经费还是投入强度都存在较明显的差距,但高于印度,这也反映出我国企业在创新投入上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不足。
表1-2 中国与世界典型国家研发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表1-3 2014年上市公司企业研发投入的总体情况跨国比较
单以研发投入较高的大中型企业相比,情况也不乐观。根据2015年国家统计局数局,我国500强企业中只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天科工)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的研发强度超过10%,分别为14.17%、11.55%和11.06%;而有13家企业研发强度超过5%,有63家企业研发强度超过3%。在汤森路透发布的“2014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中,只有华为1家中国内地企业,中国台湾有2家,韩国和德国各有4家,瑞士有5家,法国有7家,美国有35家,日本有39家。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7》及《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2017)》中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对象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从创新成果呈现、创新前端投入等方面展开评价,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首先,企业申报或者授权专利数量极不平衡,大部分专利是由极少数优秀企业申报或者获得授权的,而只有较少部分的专利属于大部分一般企业。其次,我国企业的专利质量较差,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企业发明专利或者授权数量的占比明显较低。再次,我国企业的创新成果主要集中于传统制造业,与目前初步达成共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点行业有较大差异。最后,我国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偏少,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较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