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项目
北京捷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捷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盟咨询)成立于1999年。捷盟咨询长期致力于企业研究—咨询—培训一体化服务,为企业管理提供一揽子系统解决方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教授担任捷盟咨询的首席专家顾问。捷盟咨询崛起于清华,成长于市场,高层次、高起点、厚积薄发,是中国领先的集团化大型管理咨询公司。
捷盟咨询以“塑造最受尊敬和可信赖的咨询公司”为公司愿景,努力实践前沿的企业管理思想和务实的清华大学作风,利用专业、科学的工作和分析方法及系统完备的案例和信息资源,已成功地为众多国内各类型大中型企业和世界500强跨国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客户涵盖能源、建筑、交通、房地产、物流、制造、IT、通信、传媒、医药、食品、市政公共管理、旅游、园林、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行业及政府机构,累计为1000多家客户提供满意的咨询服务。
本案例项目组成员
王京平,捷盟咨询副总裁,中央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师,公司知识管理中心主任,《中外企业文化·智库》杂志编辑部副主编。作为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长期合作顾问,参与过众多北京市国有企业文化及思想政治方面的调研分析报告的撰写;主持并参与过西城区区政府发展报告的撰写。18年管理咨询经验,擅长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内控、品牌建设、管理诊断和网站建设咨询。组织指导、参与各类管理咨询和研究项目数百个。
其他成员:李聪望、马健雅、马占凯、宋静
导读
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口运营公司)是行政整合企业,存在新公司老企业的现象,虽然被整合企业的行业环境基本相同,从事的业务范围也大同小异,但是一经整合,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就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隐患。港口运营公司高管层认识到,企业整合下的企业文化融合,势必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不能否认,也无须掩盖,关键是正确地面对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这就意味着,在组织、业务整合的同时,港口运营公司亟须建立一种全新的秩序,形成一整套有利于集团发展、效益提升、实力增强的理念体系。港口运营公司企业文化项目作为正在建设的三个重点项目之一,对加快推进安徽港口由资源“整合”向文化“融合”转变有重要意义。
项目启动后,捷盟咨询项目组充分考虑集团整合后企业文化融合需求,重点深入调研了集团下属蚌埠港、安徽港口物流、马鞍山港等单位,形成了科学缜密的调研诊断报告。在调研的基础上,与客户积极协调配合,多次召开党委会、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课题组会议,研究、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最终成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徽港口企业文化理念识别体系、行为识别体系、视觉识别体系;设计完成了安徽港口LOGO;实现了安徽港口运营公司从“整合”到“融合”,从“力合”到“心合”,从“形合”到“神合”,塑造了全员认同的企业精神及核心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凝聚了强大的发展共识。
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项目
北京捷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王京平
一、项目背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明确做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部署,文化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强大的、富有活力的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推进文化建设不仅是发展的要求,更是时代要求、政治要求。
安徽省港航集团(以下简称安徽港集团)经营范围多元,以建设全供应链物流综合服务商为目标,围绕建设港口品牌、规划、运营、建设一体化,做大做强港口主营业务和临港经济,努力成为安徽综合交通的枢纽、临港产业的支撑、开放发展的平台、自贸经济的先导,全面提升安徽港口辐射能力,努力成为长三角对接“一带一路”、联通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开放大通道。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从企业文化方面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设计,不断凝心聚力,提升企业的软实力。
(一)需求理解
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口运营公司)是安徽港集团控股的二级公司,是通过行政整合而成的企业,存在新公司老企业的现象,虽然被整合企业的行业环境基本相同、从事的业务范围也大同小异,但是一经整合,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就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隐患。从参与整合的心态来看,利益调整、岗位变动等给员工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位主义、消极思想、抵触情绪时有发生。从企业文化的积淀来看,整合各方原文化有强有弱,良莠不齐,先进观念与落后思想难免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从企业的管理来看,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从企业的历程来看,整合各方均拥有较长的历史,各自担负过特殊的使命,都深受计划经济、国有体制的影响,存在老国有企业特有的依赖思想。港口运营公司高管层认识到,企业整合下的企业文化融合,势必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不能否认,也无须掩盖,关键是正确地面对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这就意味着,在组织、业务整合的同时,港口运营公司亟须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秩序,形成一整套有利于集团发展、效益提升、实力增强的理念体系。
(二)项目目标
1.助力党建工作
安徽港集团属国有企业,在发挥党建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作用的同时,将企业文化作为党建工作服务生产经营的有效切入点,使党建工作更贴近实际、增强实效,适应改革、融入管理。
2.提升竞争力
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安徽港集团要实现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一流港口集团的战略与目标,必须要有文化的引领与支撑,助力企业向更高的发展层次迈进。
3.支撑战略
实施长远发展战略,推动公司由开发建设向运营服务转型,必须优化、整合文化资源,以特色、先进的价值理念,创新发展的思维模式,从内到外、从硬环境到软实力持续打造。
4.落地深植
深层次推进提升企业文化体系,使之成为安徽港集团发展的重要软实力,通过文化各项载体建设,系统深植落地,做到与管理相结合,与机制相匹配,员工与企业同成长、共进步。
5.树立品牌
塑造直指人心、温润人心、赢得人心、凝聚人心和鼓舞人心的文化,提升员工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责任感,打造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协同力和创造力,赢得客户员工满意、行业社会尊重、党和政府认可。
(三)项目重点与难点
安徽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项目的难点在于母子文化的融合和对接,不仅要充分考虑与母公司文化的有效对接,更要考虑与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文化融合,还要体现新公司的新气象,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深入研究安徽港集团的文化体系及关于基层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运用捷盟咨询在母子公司文化融合对接领域的工具和方法,探索具有安徽港特点的企业文化实践路径,构建集团文化统领下“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实践体系,有助于公司快速融入集团的发展,抓住发展先机。
项目的重点在于企业文化的宣贯与落地,要达到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目的,就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充分的设计,通过过程的参与与互动、全系列的培训与宣贯、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到位的宣传与载体建设,以及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考评等工作来实现。芜湖港等子公司和分公司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独具特色的管理经验,形成特色鲜明的管理模式,也沉淀了优秀的文化基因,但也存在本位主义和员工思想跟不上发展要求等一些文化倾向。这就需要提炼优秀基因、修正文化倾向、吸收先进文化,实现特色文化的显化,更好地引领企业长远发展,激发广大员工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以优秀文化支撑品牌战略,树立核心竞争优势,传递安徽力量是本项目的重点。
二、诊断分析
“深入的调研是项目成功的基础”,为真正摸清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项目组对华北公司进行了两轮调研,在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专题的外部客户需求调研,获得了真实、丰富的一手资料,为准确分析华北分公司的服务能力、关键管理问题与文化建设方向提供了依据。
(一)诊断思路
1.诊断视角,内外结合
内部,透过历程理脉络,透过经验看优势,透过管理看问题。外部,透过环境看趋势,透过需求看不足。多角度思考当前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劣势,进行文化归因,找到文化提升方向。
2.诊断方法,科学系统
通过访谈、座谈、问卷调研(见图1)、资料查阅等方式,对安徽港集团的运营管理、员工思想、文化积淀、公众需求等进行调研,运用文化管理模型、员工思想动态、满意度、价值观共享度、文化类型评估等工具,综合了解文化建设诉求。

图1 问卷调研
注:问卷调研是在资料研读和访谈调研的基础上,对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行的定量分析,其目的是通过统计方法对定性分析的一些结论进行验证,完成科学诊断。
(二)通过SWOT分析把握全局
SWOT分析(见图2)有助于项目组在提炼企业文化理念的过程中把握企业文化的建设背景,进一步明确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文化因子。

图2 SWOT分析
1.优势(S)
2018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安徽港口行业发展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提出要建立全省统一的港航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统一平台,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对外,形成港航联动发展、区域港口协同发展新格局,把安徽港口群打造成为联通我国东西部和长江中下游的河、江、海联运枢纽。
2.不足(W)
港口运营公司通过行政命令整合组建成立不久,企业的管理架构正逐步完善,专业人才储备相对不足,新整合加入集团的企业也存在一些历史问题。比如部分港口员工趋于老龄化,部分权属企业小而散、竞争力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集团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充分考虑。
3.机遇(O)
长期以来,我国的港口竞争基本处在低端竞争态势,尤其是自从港口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后,在“一城一港”的建设模式下,区域港口也出现了同质化竞争激烈,港口投资盲目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安徽省统一整合港口资源后,能够科学预判产能前景,控制恶性竞争,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提升港口的竞争力,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统一平台,也给港口运营公司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4.挑战(T)
近年来,港口吞吐能力适应性保持在适度超前的状态,一度触及超前水平,部分码头公司债务问题开始显现,市场调节也发挥作用,建设投资连续6年负增长,供求关系趋向改善,资源整合不断推进。各省份港口行业整合后,港口行业的竞争由无序的市场竞争转变为各省份港口集团争夺战略地位的竞争,各省市相继出台不同的补贴扶持政策,竞争形势更加复杂,随着物流、人工等成本的上升,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课题。
(三)通过行业文化分析明确文化特征
1.港口是连接陆海运输的重要枢纽
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重要运输枢纽。港口作为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点,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经济运行的命脉,也是国家之间、城市之间在经济、文化、商贸方面进行往来的最大的交流平台,是连接陆海运输的重要枢纽。港口已不再是一个被动地提供服务的场所,而是一个经济活动的主动组织策划者。随着行业发展,港口将逐步向以现代物流服务为主的“第四代港口”转型。
2.港口行业属于现代服务行业,工作相对封闭、艰苦
港口是服务性质行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港口企业为了更好地在行业中得到一席之地、抢占市场,需要提供一流的服务,尽最大能力去满足客户的需求。物流服务的重要一点是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要求港口企业做到最基本的效率高、物流成本低、质量优等方面的工作。港口一般都远离城区,业务单一,工作环境相对封闭。港口装卸为露天作业,风吹日晒,工作条件相对艰苦。装卸主要与货物打交道,工作内容较为枯燥。
3.港口与经济腹地及所在城市的互动更加明显
公路网和铁路网的发达密集程度及信息网络的建成,直接影响到港口与腹地之间的关系,目前正由原始单向地提供货源的关系,逐渐发展成为港口为所在腹地提供市场经济信息,通过组织生产和贸易,港口再通过运输中转作用使货物高效的流通,最终实现港口与腹地的双向良性互动;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与港口相关的新型企业纷纷入驻,港口就会形成一个发达的物流体系,有利于增强所在城市对腹地经济的辐射能力和影响力。
4.港口建设强调信息化
信息化与信息共享体系是现代港口发展的新特点,世界先进的港口均实现了信息系统标准统一化和共享化,对于改善港口物流的服务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近年来港口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也建立并完善了自身的物流信息系统。届时第四代港口信息平台,也将成为以公共港口信息平台为核心,以资金流、商流为载体的虚拟国际物流“集聚地”。
5.多元化的港口建设投资
港口建设投资具有所需资金数量大、周期长、回报率相对稳定的特点,对投资者既有需求又有吸引力。目前,比较普遍的参与投资方式有承包、租赁、合资、参股、产权转让等形式,港口通过上市发行股票的形式,可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用于港口建设和设备的更新改造升级,实现其投资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投资不仅解决了港口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多元化的股权所带来的专业的港口运营管理方式更能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益。
(四)通过管理文化分析把握提升方向
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对企业管理问题的分析,在本次项目中,项目组对港口运营公司的企业管理现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
1.公司整体执行力较好,有助于企业文化工作推进
总体上,安徽港的员工对公司的执行力较为认可,大部分受访员工认为员工执行力较强,领导安排的任务都能尽快完成,但也会出现各部门配合效率低下的情况。提升执行力的关键在于强化岗位责任心,倡导“有追求、敢担当、善服务”,提高职业素养。受访者认为提升个人的责任意识,强化岗位责任心,同时奖罚分明,做到公平公正等。
2.公司整体工作氛围积极向上,需要加强协作文化建设
在调研中,大多数员工对公司的办公环境和工作氛围给出了正面评价,但认为企业集团整合后,集团与下属公司、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还需要磨合,部分子公司反映集团整合后,本公司会出现资料提供不及时、各部门配合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的情况,受访者认为强化主人翁的意识,关注员工职业成长,以及增加员工收入可以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归属感。整体上,员工期望“高效、人本”的工作氛围,并认为集团具有“团结协作、敬业奉献、诚信守约”的优良作风,员工普遍能够做到敬业敬责,有担当意识,同事之间遇到问题也能互相帮助。
3.公司员工对企业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对公司有归属感
员工总体满意度较高,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同事关系融洽,对公司有归属感。国有企业机制导致考核和评价机制不够灵活,涉及薪酬与绩效考核满意度相对较低。部分员工感到工作压力稍大,企业培养和激励员工方面也应持续提升。捷盟咨询项目组认为企业应该探索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公平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队伍的活力,加强文化引导,建设人本文化。
(五)明确企业文化建设方向,架构理念体系框架
1.安徽港文化的特点和特质
结合调研分析,安徽港的企业文化基因,主要有六个来源:源自追求、源自港口、源自物流、源自事业、源自员工、源自团队。
源自追求:追梦文化是安徽港的核心文化,对标世界,引领中国。具有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舍我其谁的英雄情结。
源自港口:港口文化在安徽港文化的主体文化中居于中心位置。文化特点是整合一体,协作共赢。具有精诚团结的大局意识,专注精益的匠人精神。
源自物流:物流文化在安徽港文化的主体文化中居于副中心位置。文化特点是用心服务,讲求效率。体现出客户为本的市场意识,持续改进的服务追求。
源自事业:管理文化在安徽港文化的主体文化中居于重要位置。文化特点是科学规范,精细高效。强调履职尽责的担当精神,立说立行的工作作风。
源自员工:人本文化在安徽港文化的主体文化中居于次重要位置。特点是尊重信任,欣赏鼓励。提倡以港为家的主人翁意识,能打硬仗的拼搏精神。
源自团队:团队文化是安徽港的基层文化。文化特点是合力向上,共创共享。讲求同心同向的合作精神,以苦为乐的阳光心态。

图3 港口运营公司企业文化体系
2.安徽港企业文化建设方略
综上所述,捷盟咨询项目组认为安徽港的企业文化建设是由大港之梦与大国之梦共同牵引,港口文化与物流文化双核支撑,管理文化与人本文化两翼齐飞的大思路下,构建接地气,有归属感、有获得感、有幸福感的企业文化,营造快乐工作、阳光心态、充满激情的企业文化氛围。捷盟咨询项目组基于战略导向型文化建设要求、在充分吸纳港口运营公司各成员单位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其企业文化体系(见图3)。
三、方案设计
(一)构建特色鲜明的理念体系
捷盟咨询项目组以理念体系构建入手,总结提炼安徽港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明确集团企业文化核心内涵及企业文化特质。
1.集纳智慧、创新满意
安徽港的企业文化建设关键是找准定位。对于安徽港的文化定位,捷盟咨询项目组与客户共同组织了多次研讨,最后以安徽港的“徽”字和象征船桨的“楫”字组合,结合安徽港口整合的背景和江河汇聚的特点,实现了从“徽楫”至“汇楫”的创意突破。汇楫者是港口运营公司的企业文化定位,也是安徽港口人的全新形象,意指汇聚大家的力量,精诚协作、努力划桨,在安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有所作为。
“汇楫者”文化的内涵(见图4)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徽楫、汇楫、慧楫和惠楫,代表安徽之桨、众人之桨、智慧之桨、富民之桨。内涵丰富、特色鲜明。

图4 “汇楫者”文化的内涵
2.“老板”文化质朴纯粹
卓越:卓越是港口人锲而不舍的追求,坚持把事业做到最好。时刻为自己加压,时刻为自己充电,安徽港口人不甘人后;失败面前不气馁,成功面前不骄傲,安徽港口人永不满足,奋勇争先。
创新:创新是港口人与时俱进的风骨,时刻寻求创新与改变。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只有前瞻思考,我们才能洞悉明天的可能,优化今天的工作;只有面对未来,我们才能洞察明天的趋势,创新今天的方法。
奉献:奉献是港口人上善若水的性格,持续为企业和社会服务。选择安徽港口就选择了敬业,选择安徽港口就选择了奉献。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承担社会责任一往无前。寂寞中有坚守,平淡中有挑战,在平凡的岗位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图5 管理人员及员工行为准则
(二)构建简明的行为识别体系
结合业务特点,明确组织行为与员工行为提升的方向,形成员工行为规范。设计并完善视觉识别(VI)使用的基础部分与应用部分,形成视觉识别(VI)系统。
(1)管理人员及员工行为准则(见图5),言简意赅、易于操作。
(2)行为准则目录(见图6),细致入微、便于遵守。

图6 行为准则目录
(三)项目成果一览
(1)《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诊断报告》。
(2)《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3)《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行为体系》。
(4)《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视觉识别系统》。
(5)《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手册》。
(6)《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7)《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培训课件》。
(8)《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手册》。
(9)《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个性化品牌设计》。
(10)《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考核评测办法》。
四、项目评估和绩效说明
在本项目咨询的开始阶段,更多地计划从企业内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作为企业文化实践体系提炼和提升的依据。在调研过程中,项目组充分考虑集团整合后企业文化融合需求,在对集团总部调研的基础上,重点深入调研了集团下属蚌埠港、安徽港口物流、马鞍山港、芜湖港、合肥港共5家单位,深入了解各板块企业文化建设基础,了解子公司对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期望,确保了企业文化诊断工作的普遍性、科学性和指导性。港口运营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多次召开党委会、行政办公会、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课题组会议,研究、启动和推进企业文化项目建设,最终成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徽港口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团队理念、品牌理念、安全理念,以及行为识别体系、视觉识别体系;设计完成了安徽港口标识;企业主题名称为“汇楫江海 集疏天下”;文化定位为“汇楫者”;文化内涵提炼为“徽楫、汇楫、慧楫、惠楫”;文化特质概括为“平凡英雄、港口情结、工匠精神、国企担当”。
在项目评审会上,项目组报告了企业文化管理咨询服务项目设计结果,包括前期企业文化调研情况、企业文化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别系统(BIS)、形象识别系统(CIS)、视觉识别系统(VIS)以及编辑形成的《企业文化手册》《员工手册》《品牌视觉识别系统(VIS)手册》和相关附件。与会人员结合实际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专家组现场审阅了研究设计成果,并发表项目评审意见,认为项目组提交的企业文化研究设计成果完整齐全,完成了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
港口运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魏士彬指出,港口运营公司企业文化项目作为正在建设的三个重点项目之一,对加快推进安徽港口由资源“整合”向文化“融合”转变有重要意义。安徽港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沈江涛提到省港口运营公司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精诚奉献,从“整合”到“融合”,从“力合”到“心合”,从“形合”到“神合”,从思想一致到步调一致,塑造了全员认同的企业精神及核心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凝聚了强大的发展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