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柳宗元与《梓人传》
由于建筑属于器物的范畴,通常的书家是不屑于记载的,因此,对于建筑工程及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与人员,古人很少形诸笔墨。好在有柳宗元写的《梓人传》,让我们能看到盛唐时建筑大师的形象。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793年进士及第,798年考博学宏词科中榜,在官场沉浮,为新派改革家之一。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47岁时逝于柳州任所。柳宗元在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都有研究,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梓人传》作于柳宗元初入仕途时。当时朝廷政出多门、吏治混乱,这使年轻的柳宗元深感不安。他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执政者必须清楚,宰相治理国家,必须能统揽全局,善于用人。由此他写作本文,借一位建筑大师的故事,提出关于人才选拔的原则、方法与途径,进而阐述了他的治国之道。撇开本文的主旨,其中关于建筑师的记述也别有意趣。
《梓人传》写道:“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45)
这梓人姓杨,是柳宗元在其妹夫裴封叔家认识的。起初知道这杨木匠的职业时,柳不以为然。但不久后,在京兆尹官署建造工地上,柳突然发现,这杨木匠可不是一般的木匠,而是一位建筑大师。他对建筑的整体把握,对建筑细部的明晰,对众工匠技艺的了解,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指挥若定,一方面表明了这位大师对建筑工程技艺的深刻领悟,另一方面也表明,是中国古代建筑完全成熟的时代造就了这样一位建筑大师。
综上所述,先秦以来,随着建筑形态的形成发展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的认识逐渐深入,建筑中的技术、艺术乃至文化等问题都被当时的学者所关注。礼乐制度文化自然与建筑文化逐渐结合起来。“中和”观念在建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与之互生并长而凝聚。中和之道的以人合天、顺应自然,成就了中国传统土木建筑文化与建筑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