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如火如荼的建设
崇祯七年,十月六日。
受小冰河气候影响,大明北方,已是秋风瑟瑟。
可保安州境内,慈庄堡的村民却依旧干的热火朝天。今天已是挖掘护城河的第四天。
虽然工程进度,连二十分之一都没完成,可张渊却并不着急。毕竟在明末,没有大型机械辅助,一切只能依靠最原始的人力。
为此,张渊还特意放松条件,将竣工日期,延长至来年开春。给村民留出休息时间。
这样的做法,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如今堡内村民的日子,正在一天天变好。
他们每工作一天,不仅能吃上两顿饱饭,还能从阎小娘子那里,领到十文钱的报酬。就连几岁的孩童,也能靠帮助家里长辈推车,领到一至五文不等的工钱。
这是样的日子,是堡内村民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张渊看着眼前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巡视现场时,张渊还看到了,被留下一命,发配到工地进行“劳动教育”的塞尔塔。
此刻的塞尔塔,尊严已经被彻底磨灭。
他被人们用绳子绑起来,套在车上代替牲口,用来运输挖掘出的泥土。稍有懈怠就会被监工张波,狠狠抽上一鞭。
对这样的结果,张渊十分满意。毕竟这样的劳动力,压榨起来也不会有负罪感。
他不杀塞尔塔,除了想羞辱对方。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想通过塞尔塔,与走私粮食的商队取得联系。
等走私粮队,进入管辖境内,将粮食截下。这样既打击了建奴,又缓解了粮食压力,何乐而不为?
解决了护城河与粮食来源,这两个重要问题后。张渊这才能继续募兵的计划。
而这次有了钱的张渊,想一口气直接将部队人数提升,至二百人!
为此,派人在张高庄与慈庄两处,都张贴了募兵的告示。
张高庄的村民,因为有上一次募兵的经验,所以告示刚一张贴出去,就引起了村民的热烈响应。
短短一上午,刘二喜就在张高庄内招募了六十多人。除了几个泼皮无赖,没能通过审核。
几乎张高庄内所有青壮,都加入了张渊的新军。
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不仅张高庄村民参军热情,就见慈庄堡的村民,一听说新任管队官大人要募兵,也都积极报名。
短短一天时间,张渊就成功招募了一百七十多人。
看着逐渐壮大的新军队伍,张渊开心的同时,却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
虽然新军人数如愿达到了二百人。可放眼望去,除了那三十名老兵,其余新募士兵,手中连个像样的武器都没有。
统一制式的长矛,虽然造价便宜。但是张渊知道,它们晚会被历史淘汰。
只有选择火器,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而且自从被告知,日后奖励,只能以知识注入的形式发放后。
毫无疑问,只有利用系统发放的知识,走自主研发的道路,才能真正做到,碾压同时代的所有敌人!
而要想走这条路,除了要靠先进的知识,还要依靠,与枪械制造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那就是明朝的“匠户”。
张渊当然不会一开始,就让麾下的军户,打造蝎式手枪这样的武器。这不现实!
但可以让他们,从最拿手的鸟铳,开始打造!
张渊心下盘算一下,虽然招募新军和挖掘护城河。花费近二千两银子。但他手中依旧还有五千多两银子。他要把这五千两,全部用在打造火器上。
天启年间,制造一杆鸟铳,正常价格,大约需要四两银子。
若是嫌贵,当然也有比较便宜的。只需二两银子,便可打制的官造货。
但张渊对此,却完全没有考虑过。
因为具他在后世的资料中,了解到。大明边军打不过建奴,除了制度,军饷、训练等问题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边军所使用的鸟铳,大多是造价只需二两银子的官造货。这些官造货,质量较差,容易炸膛。往往激发时,没等打到建奴,就自己先炸了膛!使用者轻则被炸伤,重则丧命。
为此,许多大明边军,宁可使用冷兵器与建奴血拼,也不愿用上官发下的火器。
张渊可不想这种事,发生在新军身上。他立刻命人将堡内的五名匠户召来,将打造鸟铳的想法,告诉几人。并定下严格的制度。
他要求匠户,每制作一把鸟铳,就要在鸟铳的木柄上,镌刻出自己的姓名。
若是鸟铳,在战场出现问题。那制作鸟铳的匠户,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常言道,恩威并施。如今威有了,恩自然也不能少。
张渊对已经被吓坏的匠户,笑了笑道:“你们放心,我张渊不是不尽人情。除了惩罚,我还制定了相应的奖励。”
“每做出一把合格鸟铳,你们就会获得三两银子的奖励!”
听到张渊,开出如此丰厚的奖励后,几名匠户脸上才重新露出笑容。
明朝的匠户,社会地位较低,经常被要求,为官服免费制作器具与武器。很多时候辛辛苦苦一年,却一文工钱也拿不到。
却没想到,张渊能给他们,开出制作一杆合格鸟铳,就给五两的天价赏金!
在强大的金钱攻势下,慈庄堡的几名匠户,已经完全忘了刚才的慌乱,全都信心十足的准备大干一场!
张渊在送走五名匠户后,还觉得不够。
就算五名匠户每人每月,都能造出一杆合格鸟铳。一年下来也不过六十杆,远不能满足新军的需求。
思考再三,他还是决定,去中旺堡再招募些匠户过来,加快制造鸟铳的速度。
最少也要敢在崇祯九年,建奴再次入关之前,做到人手一把鸟铳。
说干就干,张渊立刻让人备马,准备连夜赶到中旺堡。
可就在要出发时,却被阎然拦下,劝道:“大人,不急于一时。路上不安全,还是等明日天亮再去吧。”
面对阎然的劝解,张渊心中一暖。可为了能尽快招募到足够的匠户,还是笑着道:“不用担心,我很快就回来。”
言毕,便骑马朝着中旺堡疾驰而去。
等到中旺堡时,天色已经很晚了。无奈之下,张渊只好来到王永府上借宿。
见到张渊到来,王永异常开心,连忙让人准备酒菜,要与张渊一醉方休。
在席间,王永屏退几名仆从,小心翼翼的对张渊道:
“张渊老弟,你最近是不是得罪了聂知县?”